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上海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日期:2025-07-21     来源:www.lweik.com    浏览:413    
文章简介: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化学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水平:H-1  C-12  O-16   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知错误的是A.化...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化学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水平:H-1  C-12  O-16  

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知错误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家可以制造源于然界中没有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随着着能量变化

D.化学研究会导致紧急的环境污染,人类终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2. 垃圾分类有益于资源收购借助下列垃圾归类不适当的是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131  53I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4.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再生矿物能源 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石油裂化是物理变化 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

5.右图是一种有机物的模型,该模型代表的有机物可能是

A.饱和一元醇                             B.羟基酸

C.羧酸酯                                 D.饱和一元醛

6.有关NaCl晶体的性质,正确的是

A.易导热 B.易熔化 C.熔融状况能导电 D.有延展性

7.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关于适量的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水中分子总数降低          B.水中c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C.水的pH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D.水的电离过程是放热过程

8.向CH3COOH溶液逐滴加入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H2O + CO2↑ B.2CH3COOH +      → H2O + CO2↑ +

C.+      → H2O + CO2↑ D.CH3COOH +       → H2O + CO2↑ +          

9.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用途的是

  A. Na+       B. HCO3-       C. Fe2+     D. Cl-

seline;"=""> 10.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seline;"="">A.它的同分异构体除本身外还有4种

seline;"="">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eline;"="">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seline;"="">D.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有机产物只有一种

 

11.肯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N2+3H22NH3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两种平衡状况下各物理量的比较错误的是

seline;"=""> A.平衡状况Ⅱ时的c 肯定小    

seline;"="">B.平衡常数K一样大      

seline;"="">C.平衡状况Ⅱ时的c 肯定大        

seline;"="">D.平衡状况Ⅱ时的v 肯定大

 

12.关于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 = c

B.加水稀释后溶液酸性增强

C.可除去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D.微热促进水解平衡右移氯离子数目增多

 

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地区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坐落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过渡元素

 

14、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小

B.溶液中的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seline;"=""> 

seline;"=""> 15.为探究雾霾颗粒中的可溶性成分,某课外活动小组采集雾霾颗粒样品,用蒸馏水浸获得到浸取液,取浸取液进行以下实验,其中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肯定含Mg2+

B.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肯定含Cl―

C.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肯定含SO42―

D.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雾霾中肯定含NH4+

seline;"=""> 

seline;"=""> 16.已知还原性 I— > Fe2+ > Br—,在只含有I—、Fe2+、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所得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seline;"="">  A.I—、Fe3+            B.Fe2+、Br—          C.Fe2+、Fe3+        D.Fe2+、I— 

 

17.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采集并进行尾气处置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采集SO2  D.尾气处置

18.常温下,amol·L-1的稀氨水和bmol·L-1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肯定正确的是                         

A.若a=b,则c)=c  B.若a>b,则c)>c

C.若a>b,则c>c   D.若ac<c 

 

19.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适当的是

 

离别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20.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原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2、综合剖析题(共60分)

(一)(本题共15分)

“容易见到无机物”,主如果指的铝、铁、硫、氯四种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完成下列填空:

21、四种元素原子的半径大小Fe >______>______>______。

22、铝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3、若铝热剂的成分是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写出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并标明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4、工业上用氯气和__________制获得到漂粉精,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5.硫的非金属性________于氯,请用一个事实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讲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ine;"=""> (二)(本题共15分)

可用以下办法处置尾气中的SO2。

办法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恒温恒容2C +2SO2S2+2CO2+Q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图:

26.首次达到平衡的时间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in;0~20min化学反应速率表示v=__________

27.30min时平衡发生移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

28.40min时,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 (指代入具体数值的算式)

办法2、亚硫酸钠吸收法

29.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

seline;"=""> 30.右图是Na2S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关系示意图。

seline;"=""> 其中③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

常温下,当吸收至pH=6时,吸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关系肯定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c(Na+)+c(H+) > c(SO32-)+c(HSO3-)+ c(OH-)

b.c(Na+) = c(SO32-) + c(HSO3-)+ C(H2SO3)

c. 水电离出c(OH一)=l×l0-8 mol/L,

 

(三)(本题共16分)

聚合物F的合成路线图如图:

 

已知:HCHO+RCH2CHO→

请据此回答:

31.A中含氧官能团名字是__________,C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

32.检验B中所含官能团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E→F的反应种类是__________,B+D→E的反应种类是__________。

3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4.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甲醛、乙醛和甲醇为主要材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四)(本题共14分)

氮的氧化物是大方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肯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36.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预采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

37.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采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在肯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讲解缘由

打开K1,推进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