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天天早上,有多少工薪族母亲要和家磨蹭的孩子斗智斗勇,用上十八般方法,完成起床、着装、洗漱、吃饭的例行功课,冲锋般赶在托儿所关门前把孩子送进来,然后庆幸自己终于在打卡机上的最后一秒踏进办公室。总之,我的孩子总有本事在我快点快点的催促声中维持她悠哉悠哉的步伐。
婆婆说,孩子要早睡早起,不早睡如何能早起?孩子子就像春季的笋尖尖,喝着早上的露水,才能蹿着往上长。你晚上别给她讲故事了,要讲早上讲,把她讲讲醒。是啊,我如何没想到呢?
从孩子喜欢上故事开始,我就天天晚上给她讲睡前故事,我相信书上说的那些温馨的故事有催眠有哪些用途。但实质状况是,由于白天见不着母亲,她非常珍惜晚上和我同床夜话的时间,如何舍得睡觉去!
她会点播情节曲折的故事,比如小红帽。小红帽问扮成奶奶的老狼你的嘴巴如何这么大,老狼说我的嘴巴这么大,就是为了吃掉你,她就咯咯咯笑个不停,以此来提神醒脑。她会需要我给她泡奶喝,然后需要上卫生间。她会说小了便屁股痛,要我重新给她洗屁屁。洗完屁屁继续讲故事,然后说母亲我还要吃奶就这么折腾到我快要睡着,她才停手。
晚睡不可能早起,对于要上班的我和要上学的她,早睡早起非常重要。听从婆婆的建议,就从睡前故事下手。睡前,我和她订下君子协定:故事,我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数目,一个手张开来5个手指头,讲好一个故事收回一个手指头,低于5个。假如耍赖,我就不讲了。她只能赞同。
我挑选甚至自编5个极短的故事讲给她听,情节不紧张,内容甚至有的枯燥。比如,第一个故事,小蝌蚪变青蛙,小蝌蚪长着圆圆的脑袋细长的尾巴,小蝌蚪黑黑的,然后长出两只后面的脚,再长出两只前面的脚,最后变成绿颜色的青蛙,故事讲完了。第二个故事,毛毛虫变蝴蝶枯燥的睡前故事至少对我一个人来讲非常催眠。
讲完故事讲道理,告诉她母亲上班非常累非常辛苦,要睡觉了。然后假寐,不一会儿发出点小呼噜声,她纠缠一会儿,感觉无趣,就只能睡觉了。
两天试下来,孩子居然能早睡了。早睡,生物钟自然能早醒,早醒的宝贵时间,当然第一要用来弥补大家的亲子故事时间。
我说你穿了衣服我给你讲故事,她就乖乖配合我穿衣。穿好上衣,我让她在我的被窝里坐一会儿。我坐在床上,胸前拥着她,和她一块翻书,一页又一页。生动有趣的故事讲下来,提神醒脑,好过我催促她快点快点。一本书讲5遍,5个手指头都收回来的时候,就要出被窝啦。
由于早起,着装、洗漱、吃饭,就有足够的时间,我甚至早早送她去托儿所,和老师多聊了好几句,了解她在班级里不太和同学说话,看碟片会非常感兴趣跟着一块跳舞
由于我不再和她睡前纠缠,她非常抗议地哇哇大叫,叫了一阵,我问她:你发泄好了吗?她说:发泄好了。
我把头蒙进被子偷笑,坚持下去,我相信她也会爱上晨读时光,做一只有虫子吃的小鸟,做一棵喝着早晨露水的笋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