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两岁之后,自我意识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他有了我们的怎么看,有了我们的倡导。假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倡导强行压制,孩子就可能要坚持己见,爸爸妈妈总是会觉得孩子变犟了,叛逆了。
其实孩子犟不犟,与爸爸妈妈的态度关系非常大,爸爸妈妈假如一直要摆出绝对权威,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自主权,孩子就会心生不服。因此,要掌握尊重孩子,听听孩子的想法,加以一定或诱导,这对孩子性格的进步有非常大的影响。
倔强、反抗是婴幼儿进步过程中容易见到的一种行为,倔强的孩子较容易有反抗行为,然而倔强的孩子未必不好。爸爸妈妈可以用启发的方法,慢慢引导孩子把倔强变成一种正向的力量。以下一些办法,提供爸爸妈妈作为参考:
1、防止情绪失去控制。当孩子出现倔强、反抗的行为时,爸爸妈妈应防止用权威的口语或方法来教训孩子,而应拿出一点方法来。第一深呼吸,不要让自己跟伴随孩子的生气情绪,然后试着和他讲道理,教他掌握尊重其他人,并学习控制我们的情绪。
2、转移注意力。当你感觉到孩子开始浮躁不安时,可用他感兴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来转移他马上爆发的情绪。譬如:母亲今天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快点过来,母亲讲给你听!或母亲有一颗非常不错吃的糖,要给一个乖孩子吃哦!
3、离开现场。爸爸妈妈的干涉越多,孩子倔强的脾气可能越强烈。当孩子在闹脾气时,有时是带点试探的性质,爸爸妈妈表现得越在乎,他可能越过分、越吵闹。所以,在不会干扰到其他的状况下,就试一试让他哭个够,等他安静下来后,再去处置。
4、适合用隔离法。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假如你感觉不生气了,再过来和大伙一块玩。但需要注意隔离处的安全性,且不可以是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比如:黑暗的小房间或不熟知的地方。
5、满足需要。当孩子正努力组合一张拼图或搭积木时,却要他尽快去洗澡,孩子一般会表现出不想的态度。其实对于孩子的这种坚持,反而是值得表彰的,若爸爸妈妈硬要孩子舍弃,孩子反而容易培养半途而废的性格特点。
6、尊重孩子的建议。对于反抗、倔强期的孩子,必须要站在他的立场看事情,无论做什么事尽量尊重孩子的建议,不过分干预。有时明了解可能做不好,也应让他感受一下。除此之外,在他做不好的时候,偶尔可以正确示范一遍给他看。
7、面对面交流。爸爸妈妈有时不免会主观觉得,孩子应该听话、顺从,而不应该反抗。其实,可以把专利、命令的语言交流形式改为双向的交流,让孩子有表达建议的机会,并试着去知道不适当的缘由并去探索适当的条件,打造自我约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