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化学  英语  高中  数学  初中  小学 

你一个人都不成功,凭什么需要你孩子成功?

   日期:2024-10-15     来源:www.guaizhui.com    浏览:385    
文章简介:导读:大家爱孩子,有时候都是自恋的延伸,由于孩子是爸爸妈妈基因的延续。过度晒娃是一种病。

导读:大家爱孩子,有时候都是自恋的延伸,由于孩子是爸爸妈妈基因的延续。过度晒娃是一种病。

大家得成功点,才敢让孩子可以不成功

01

王朔说过一段非常拽的话。

说到对女儿的期待,他直抒胸臆:我期望她做什么呀?我什么都不期望她。我期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

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逼们知不知道?!

第一,王朔已经成功了。

他家底摆在那儿了,银行存折上的数字已经牛逼闪闪了,资源、人脉什么都不缺了。

所以,他的女儿,输得起。

有时候,中国父母的思维定式,就是怕孩子输不起。

大家一直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文史哲啊、艺术啊,被觉得是没钱赚的学科。

仿佛只有富豪才学得起。

海外也一样,学文史哲的、学艺术的,更多是富豪家的孩子。

而我身边不少父母跟我一样,这么努力,这么拼,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不被成功学绑架,让孩子输得起。

让他们工作是为了兴趣,而不是为了成功。

让他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让他们学得起艺术,学得起文史哲。

让他们学得起所有“无用”的学科。

假如周围的人唧唧歪歪指手画脚如何解决呢。

就像我一朋友,她女儿想考哲学系,周围的朋友就各种规劝,说,为何不学国际贸易、金融、工商管理啊。好好一个孩子,如何学哲学啊。将来如何找工作啊,毕业就失业啊。

忘了说,我朋友身家过亿。

我跟她说,这个时候就动用我教的万年金句:

关你屁事。老子有钱。

02

我发小,从小跟我一样喜欢语文。

全市初中生作文大赛,我拿二等奖,她拿一等奖。

她的梦想跟我一样,当作家。

高考考试的时候,我所有志愿都是中文系,她也一样。感谢我爸那时候有钱,虽然他不爽我学中文这种“无聊又无用”的东西,但他也忍了(后来他就赌足彩,后来他就破产了,好想哭)。

我发小,她爸、她妈、她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让她改志愿。

由于中文系没前途,不赚钱。

所有人都让她学经济。

她抗争、她不忿。但想到自己家境不好,想到自己假如非要任性,以后养不起父母如何解决?

她哭了一夜。

第二天把志愿改了。

她学了自己讨厌到想死的房产经济。

大学四年她学得极其痛苦。

大学毕业后她的工作还特么跟经济学有关,她更痛苦。

活像天天不是去上班,而是去上坟。

她目前自己出来创业,特别拼。

她说,她奋斗的目的就是,她女儿以后高考考试填志愿的时候,她只用说,孩子你随意填。爱学什么学什么。即使你会遇见挫折,即使你短期内赚不到钱,吃不起饭,没事,你母亲有钱,大不了我养你!

帅爆了怎么样。

03

有人会说,可我不想成功如何解决?

为毛我要为了孩子,绑架自己?

不是说好了,不要为其他人而活吗。

这也完全可以。

假如你一个人不想成功,那你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也不可以需要你的孩子成功。

冒死说一句,我由衷地讨厌“望子成龙”这个词。

由于我见过的父母中,说这句话的人,更多的是自己就过得特别失败的,不敢追逐梦想,屈从于世俗,浑浑噩噩,破罐子破摔,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望子成龙之前,先望“己”成龙吧。

孩子有权决定他想不想成龙。

假如你一个人都不成功,你凭什么需要你孩子成功?

你失败了,你就去绑架孩子,你不是可更可耻吗?

假如一家人必须要有人成功的话。。。

为何不可以是爸爸妈妈?

对我来讲,我不在乎我的孩子成不成功,我只在乎他开不高兴。

我家唯唐一会儿想当宇航员,我说好,我带他去每个城市的天文馆观摩。

我家唯唐一会儿想当火车司机,我说好,我带他去坐遍各种型号的火车。

我家唯唐一会儿想当厨师,我说好,我带他去每个城市的饭店吃吃喝喝。

本来呢,我以前更有安全感,由于唯唐长得还挺帅的。

我带他外出,人家都说,你儿子好帅,你先生肯定非常好看吧。

靠,他们的意思是啊。

这两年我儿子彻底长残了。

我得努力赚钱,让我儿子长大将来追女孩,不可以靠脸的话,还能靠钱(毕竟他才7岁半就已经失恋过两次了,生活非常坎坷啊)。

跟我一样离谱的朋友说,她这么拼,也是为了让女儿将来择偶可以最任性,想找哪个找哪个,不需要考虑他们有没钱。

让下一代的生活境界更高级,超越功利,超越实用。

让快乐学成为他们的成功学。

这就是大家这一代人努力是什么原因。

过度谈论我们的孩子,就是没修养

01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肯定是真爱。就算孩子长得再平凡,在爸爸妈妈眼里都是艺术品。

孩子永远是自带PS和柔光处置的。

就算再理智的人,生了孩子,都多多少少有点夸孩子和秀孩子的冲动。

毕竟,亲手制造了一个小生命,容易陷入这种神奇感、收获感、新奇感中很难自拔。

就像我家唯唐几个月的时候,胖成一个球体,堪称“痴肥”,我当时还感觉他特别可爱。每次他一睡觉,我就凝视他的睡颜,感叹,天啊,这么帅的孩子,哪个生的啊!

02

其实我真的由于生了孩子,理性就被狗吃了吗?

真的不了解自己孩子好看不好看吗?

我了解的。

之前跟一朋友见面,他的孩子,就是标准的奶粉广告孩子,婴幼儿中的高富帅,我家唯唐相比之下一秒钟变屌丝。理智上我了解我们的孩子的优缺点,感情上又本能地去美化他——当了父母,需要在这种主观和客观、理智和情感之间切换。

但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处于非理性的时段实在太多了,把对孩子的夸耀、美化甚至是神化,延伸到公共空间,完全不管受众关不关心、喜不喜欢、在不在乎,恨不能把他孩子的喜怒哀乐弄到《新闻联播》里天天向全国人民现场直播——实不相瞒,这种毫无节制的行为,就会有的惹人厌了。

陈丹青在《退步集》里说,“人得有教养。我闺女出生后,我对人大谈孩子如何好玩,我爸爸妈妈就警告我不要谈我们的孩子,没教养”。

教养这个词用得比较重,玻璃心和圣母型父母要紧急受伤了,那好,大家换个温和点的词,修养。

02

见人就秀自己孩子的一大堆照片,推荐人家看自己孩子冗长的视频,强迫其他人连续看反复看,考验旁人的耐心与演技,万一你家孩子长得乏善可陈,人家还要昧着良心夸他好可喜好漂亮,没看见旁人已经一脸黑线词语匮乏了么?这是没修养;

在办公室24小时滚动播报你家孩子的一言一行吃喝拉撒,炫耀自己孩子双眼多大、吃饭多快、鼾声多悦耳、拉的屎多健康,这是没修养;

公众平台上明明不是专门的亲子板块,非要去发自己孩子的照片,夸自己孩子多美多帅多天使,其他人说不好看就跟人家对骂,甚至诅咒其他人生不出孩子,这是没修养;

到处贴自己孩子裸照、流口水照、满脸食物残渣照,还自以为可爱、真性情,其他人说非常恶心非常脏,就骂他们恶毒、没爱心,这是没修养;

在网上帮孩子参加各种婴儿选美,强迫周围所有人去助你投票,还一次次催“多投几次啊,叫你朋友也帮忙投票”,全然不考虑他们是不是想、是不是有空、是不是有兴趣,这是没修养。

03

不少父母看到这里估计已经出离愤怒了——那是,说到他们的痛处了嘛。人家搞不好非常委屈——大家有多大的错啊,只不过由于太爱孩子,才不由自主的嘛。母爱父爱多伟大啊多崇高啊,如何能不理解不宽容不配合呢?

坦白说,大家爱孩子,有时候都是自恋的延伸,由于孩子是爸爸妈妈基因的延续——不少父母晒自己孩子,跟晒名牌包、豪宅、名车没太大不同,为的就是炫耀自己家里基因和教会有方而已。

没必要把正常的爸爸妈妈之爱粉饰成崇高和伟大,更要紧的是,不必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过度表演给其他人看,更不该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强加给其他人。

冒着生命危险说点真话:你感觉自己孩子出类拔萃,其他人可能感觉十分平庸;你感觉孩子的屎尿屁不脏,其他人可能感觉恶心透了;你感觉自己孩子的事都是国家大事,其他人可能感觉不重要。

最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的孩子,关其他人屁事。他只不过你的孩子,不是全人类的孩子。

04

这类父母又会预言大师附体,来几个固定句式:“等你有了孩子就了解了”,“你将来生了孩子还不是一样”……

其实呢,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由于生了孩子,就变得更自我、更狭隘、更扰民的。做事情顾及一下其他人的感受,这是基本需要。

持续不断地谈论我们的孩子、炫耀我们的孩子,这是过激,不是势必。

事实上,还是有不少父母,可以维持淡然、理性的态度去评价和谈论我们的孩子的,譬如孟非同意采访时说,自己女儿就是一普通孩子,没看出什么专长,什么天分异禀。多低调啊,多可爱啊。

我身边大多数有孩子的同事朋友,谈起孩子,也都比较克制,都做得比我好多了。

05

当然,大家不是说父母提一下我们的孩子就违法了,就该被逮捕——大家说的是要学会分寸嘛,谈论我们的孩子,也应该注意一下频率和趣味:

不要常常主动地跟其他人(除非是闺蜜、死党这种级别的)谈论我们的孩子,其他人问起来,尽可能简要回答。

其他人对自己孩子的长相好奇,展示两三张照片意思一下就好了。除非他们真的特别感兴趣,再继续(有的人出于客套,还假装感兴趣,这给大家当父母的带来更高的考验啊)。

假如想谈论我们的孩子,甄选最好玩、最搞笑的部分讲述——再说句刻薄话,不少父母一提到我们的孩子,IQ常见降低,自己家里孩子特平淡、特无聊的表现,他们都拿出来当新闻讲,其他人听来真的非常乏味,还要强颜欢笑,容易吗?

特别不和没孩子的人谈论。

实在想谈,找其他父母谈,寻求共鸣或者互相解答疑惑。

06

我是说过,爸爸妈妈要尽全力伴随我们的孩子,但这不等于说,爸爸妈妈应该尽全力炫耀我们的孩子。

每一个人都有多重身份,在家,你是尽责任的爸爸妈妈,你可以用所有空闲关注孩子;但到了单位,你就是一个职场人士,不断谈论孩子的事,就等于没处置好身份的切换。

一旦你的话题只有孩子,除去孩子以外你没任何兴趣、喜好、看法、信息,那给其他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无聊的欧巴桑或者大叔了。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