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小升初择校过程中,父母对尾部初中,或者更大众点的说法——“菜中”,有着很大的排斥,菜中就是择校的洪水猛兽,仿佛只须进了菜中,孩子这辈子就毁了......
那大伙是不是知道过这种学校呢?
其实不少被大伙叫的"菜中",可能只不过中等或者中等偏下水平的初中,甚至有的学校,虽名不见经传,会被归类为“菜中”,但学校水平很了得。
譬如近期看到的这所学校——新闵学校。
这所学位坐落于松江区,在2018年7月,新闵小学与中学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就是目前的新闵学校。
2023年,学校有了我们的第一届中考毕业生。
在学校公开的信息里,首届毕业生,至少有30人考取市重点,比到校名额多了整整1倍,并且录取分数高于平行志愿的录取分数。
新闵学校2023届中考,初三共有5个班约140人:
市重点录取30人,市重率21.4%;
其中到校名额为15人,名额到区至少录取10人,平行志愿大约录取5人(上外云间3人、松江一中2人)
*数据来源:小区愈加美好
今年,是这所学校第二届参加中考,成绩也非常不错,童妈整理了该校公布的毕业生去向状况:
据学校公布的消息,有34名毕业生进入市重,比2023年还多了4名;
其中,1人录取四校,1人进入四校分,4人进入八大,其他市重录取28人;
而这类进入市重的学生,并不是全部都是到校名额的。
本区市重分配到新闵学校的到校名额,共计17个,也就是说,上面大家提到的34名同学,除去17位是通过名额到校(控分线610)进入本区市重,另外的17位,是通过别的录取方法进入市重的。
如此的成绩,对于一所才培养了2届毕业生的普通学校来讲,的确很好了,这所没什么知名度的普通初中,好像也没大家想象的那样差呀。
自从名额到校推行后,普通公办的学生要进入市重,其实很利好的,而目前的初中,过去大家以为的那种“菜中”,放在目前来讲也不准确,说是强生源校、弱生源校,会更为准确。
声明:图文均源自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