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三减”应该注意
考试内容及需要:
1、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和需要。
2、依据课程改革精神确定命题思路和特点。
3、依据评价基本需要确定试题结构与题型。
考试试题设计科学合理,确保有效性;题型安排稳中求新,讲求开放性;题目呈现多样性,体现革新性。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初二上、下册),占45%左右
世界近现代史(初三上、下册),占55%左右
试题结构
思想品德、历史综合试题满分80分(两个科目各40分);历史部分包含选择题(15小题,30分)和非选择题(2小题,10分);选择题为三选一,非选择题以材料式问答卷为主。
[b]名师点评:[/b]
历史科目今年是最后一年参加中考考试,所以题型基本没变化。与去年相比,今年历史考查困难程度变化不大,但对学生能力考查需要更强,中国史部分共有11个主题,39个内容,考查内容还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部分有了一些增减,可以总结为“三加三减”。
增加的部分为中国近代史中,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包含三次战争和三大条款,删除部分则是现代史中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部分内容,这类内容去年为新增加部分,但并未进入考试内容,今年则干脆删除掉了。
[b]备考建议:[/b]
1.扫描考试知识点,复习应以《考试说明》上的考试知识点为依据,查找复习的缺漏。而不要局限于某些题型。
2.总结规律,注意对历史常识纵向的整理,加大对历史整体感的认识。最后的复习应结合做过的模拟考试进行。对考试试题不求新,不求多,而需要甚解,要多剖析、积累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
3.巩固基础、总结提升、巩固已有些复习成就可以说是现阶段复习的要紧内容。
4.针对弱项,调整变通。最后阶段需要大伙对我们的弱项绝对不要舍弃。解答材料分析题的步骤:第一,了解材料。第二,审清问题。第三,注意材料同教程常识的“貌合”与“神合”。第四,行文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