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儿子穿袜子或者叫他做别的事,一直要说2或者3遍才开始做,我第一遍是好声说,第二遍声音变大,第三遍就是吼着说,他才听,非常头痛,是否我的说话方法有问题?!”
这位母亲的孩子已经3岁9个月了,穿袜子这种事情其实已经可以自己做了,这位母亲头痛的地方就是孩子为何必须要说好多遍,一直催着、推着甚至吼着才能去做。
“孩子起床后不爱穿衣服,可是又需要穿啊,爷爷奶奶都是一边好好说一边强行穿,有时遇见我给娃穿衣,就哄着他说穿好衣服母亲给拿饼干吃,他一下就安静的乖乖穿了,可是不可以一直如此哄着穿衣吧?”
再说说让不少母亲都“痛心疾首”的孩子不好美味饭问题。
有位母亲的留言非常有画面感:“孩子吃饭磨蹭,吃一口,把周围看一圈,再吃一口,再看一圈,也不了解周围有什么漂亮的,如何催、如何哄都跟没长耳朵一样,还常常把饭含在嘴里,感觉人家吃一口,他吃一粒。”
“一直边吃边玩,不让玩就不吃饭,感觉吃饭不是他的事儿,玩才是他的事儿,吃饭是他和我谈条件的筹码。”
吃个饭像打仗,花式做饭、各种喂饭,总算吃下去了,但你总会发现,如此下去不是方法,孩子还是不会好美味饭。
前阵子,母亲们都被一则陪娃写作业陪到心梗的微博戳中了痛点,纷纷发出了灵魂般的拷问:老娘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要陪娃写作业!
有母亲说:“孩子写作业这事儿,不管吧,他不做,管吧,总感觉不是那样回事儿,作业是他一个人的啊,如何还把爹妈搭上了呢?而且这才刚上学,总不可以管到上大学?”
面对这类婴幼儿教育难点,不少母亲会讲道理、哄、吼、催。但你会发现:给孩子讲道理,他听不进来也听不懂,给他讲道理就是没道理;哄和催,一两次有效,过几天就失灵了,而且还会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吼孩子就更不需要说了,是不少母亲不能不用,用完就后悔的办法。
有位母亲说:“从淑女到夜叉,就差一个熊孩子!”吼孩子或许有用,但并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并非真的理解了,他只不过害怕了……
你有没发现,你采取的这类方法都是靠外力在推进孩子,这类方法之所以效果不好、之所以叫你感觉累,就是由于你没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他应该主动去做。
没这个大首要条件,孩子的所有“听话”都是暂时的,被动的,也就是母亲留言中所说的“他虽然这次听话了,但过几天又有。”
且不说如此的推、催、吼并不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更要紧的是,这给孩子传递了一个很不好的信号:我吃饭、着装都是母亲的事情,母亲不催我就不动。
前两天午饭后,同事一块闲聊:“昨天我和儿子睡前聊天,忽然想到他还没有刷牙,让他去刷牙,他却说 :‘母亲你将来要记得哦,这是你的事情,你不要忘记了。’你说,他刷牙如何还就成了我的事情?!”
或许你感觉目前催着、哄着、吼着孩子做事,也就是累点而已。但长期下去,你的孩子就丧失了独立和自信,成了“学习靠催,进步要推”的人。
一旦失去了外力的推和催,孩子也就成了生活的loser,5年后叫你陪作业陪到心梗、10年后没基本的生活能力、15年后无法在社会立足,20年后伸手要车要房啃老……
母亲们,千万不要让孩子感觉“这是母亲让我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了解“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让“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如此的内在驱动力,小时候不培养,长大了花10倍的力气也未必有好结果。
我有一个朋友豆爸,由于老婆工作关系,全家移居加拿大,他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婴幼儿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成了全职父亲。
刚做全职父亲的时候,除去母乳喂养他没法帮老婆分担,别的婴幼儿教育难点他一个也没落下。譬如孩子吃饭磨蹭的问题,让他着实非常抓狂。
于是,他给孩子立了规矩:不吃完饭不可以下桌子!结果呢,孩子能从晚上六点吃到八点。有时气急了,豆爸还打孩子的手心,却惹得孩子忿忿地说,“I hate you!”这让他既心疼又伤心。
他一边焦头烂额地带娃,一边疯狂学习婴幼儿教育常识。在一次讲坛中,他接触到了breakthrough parenting婴幼儿教育法,字面翻译就是“突破性养育”,这让正在寻求突破的他看到了期望。
breakthrough parenting婴幼儿教育法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杰恩·梅森博士依据20世纪70年代后的心理学研究成就,结合自己25年家庭教育培训和咨询经验总结而成,因为在实践中的有效性,被海外很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推崇。
豆爸深受这个婴幼儿教育法的启发,还考取了breakthrough parenting的认证导师。由于,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意识到:只靠爸爸妈妈的单向推进,并不可以彻底解决问题,需要让孩子意识到,那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他要做,而不是爸爸妈妈让他做。
小女儿出生后,豆爸就很有意识地保护和激起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目前两个孩子在他的培养下,成了把“Let me do it(让我做)”和“I can do it(我能行)”常常挂在嘴边的孩子。
当你还在忙着给孩子整理一地狼藉的玩具时,他家的孩子已经可以玩耍后自己将玩具放回原位了;
当你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他家的孩子已经能自己吃饭并且摆设碗筷了;
当你的孩子由于需要不满足而打滚哭闹的时候,他家的孩子已经能和父母协商了;
……
所以我跟他开玩笑说:其他人带娃,累死累活;你带娃,是娃累死累活。而豆爸也告诉我:“非常庆幸,我在孩子小时候就有了培养她自主做事的意识,非常难想象假如我还像当初那样和孩子硬碰硬,她目前会是什么样子。”
大女儿目前已经上学,根本不需要豆爸操心学业。目前的他致力于在中国推广这个让他受益无穷的婴幼儿教育法,让更多母亲可以和他一样轻松婴幼儿教育的同时孩子还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