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考查容易见到设题方法01复述
题型设置:1)抄录词句,指出某种事实
2)抄录词句,找出得到某结论的某事实(依据)
答卷方法:直接在原文找到需要的答案。
02讲解题型设置:1)讲解文中的词汇、短语的意义:
答卷方法:通常来讲,一个词汇(定义)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肯定在原文中。答卷时要找准原文中有关的句子,一般在词汇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题型设置:2)讲解语句的表层意义
答卷方法:抓住关键字
03概括题型设置: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素
答卷方法: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素词汇,第三步整理答案。
04伸展题型设置:某一句话在文中有哪些用途
答卷方法: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氛围(环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题型设置:剖析句子在文中有哪些用途
1、首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照应上文,前后呼应。
3、过渡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05赏析题型设置:请简要剖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卷方法: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剖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剖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剖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题型设置: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何?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怎么样?为何
答卷方法:不可以。由于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成效,换了后就变 成+不好的成效。或:不可以,由于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符合对象的性格特点特点)。
题型设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办法?如此写在表达上有哪些好处?
答卷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有哪些用途+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生动形象,将抽象化具体。
拟人:生动形象,增强亲切感,趣味性。
答卷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质。
2、排比:有气势、加大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卷格式:强调了+对象+特质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考虑。
答卷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质的注意和考虑
4、 反问:强调,加大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大语气
题型设置: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何?
答卷模式:
不可以。由于:
(1)与大家 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规律不同。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类词是递进关系,一环扣一环,不可以互换。
说明文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法来解释说明事物、说明事理而给人以常识的文章。
2、分类
从内容上分:
①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将事物是“什么样的”作为说明重点,对事物的状况、性质、功能、架构、进步变化等特点,进行科学说明。
②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这个事理,说清“如何”和“为何”,使人不只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从语言上分:
①平实性说明文
语言平实、简洁、了解。对事物的外形,内部结构,功用及种属关系加以较客观的说明,用词造句一般不带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极少用描写,更少用修辞手法。
②文静性说明文
具备的非常强的文学性,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双重产物。但没一般文学的辅阵。渲染,寓科学性于趣味性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