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上)期中化学试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分)汞:俗称水银,元素符号是()
A.He B.Hg C.Ag D.H
2.(1分)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A.20% B.21% C.78% D.79%
3.(1分)是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天体运动规律 B.动植物进化规律
C.光传播规律 D.新药物合成规律
4.(1分)是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蜡烛融化
C.铁锅生锈 D.霓虹灯通电发光
5.(1分)是纯净物的是()
A.泉水 B.雨水 C.蒸馏水 D.海水
6.(1分)以下四幅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中与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分布较一致的是()
A. B.
C. D.
7.(1分)表示3个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A.3H B.NH3 C.O3 D.3H2O
8.(1分)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硫 B.木炭 C.镁带 D.铁丝
9.(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铵NH4CL B.五氧化二磷O5P2
C.氧化钙CaO D.氧化铁FeO
10.(1分)为了使天空变得更蓝,人类正在积极行动.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很多用煤作燃料
C.加大空气监测 D.开发太阳能和风能
11.(1分)进行蒸发操作时无需用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温度计 C.酒精灯 D.玻璃棒
12.(1分)某同学乘坐飞机时发现他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由于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隙增大 B.水平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13.(1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振荡试管
C. 放回滴瓶 D.
检查气密性
14.(1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想法于一个“方盆子”,很多“水泡泡”、很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水分子不可以再分
C.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5.(1分)下列变化中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离别液态空气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干冰升华
16.(1分)如图表示某些定义的从属关系,下列选项中能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 | B | C | D |
|
X | 化合物 | 单质 | 纯净物 | 化合反应 | |
Y | 氧化物 | 化合物 | 混合物 | 氧化反应 |
A.A B.B C.C D.D
17.(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粉碎机粉碎纸张时,可能将原子一分为二
B.维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某物质发生了分解反应,那样该物质肯定是化合物
18.(1分)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 | |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19.(1分)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在肯定条件下每两个NO2分子会聚合成一个新分子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转化为N2O4是物理变化
B.两者中的N元素化合价不同
C.每一个N2O4分子里含有两个NO2分子
D.等水平的NO2和N2O4,所含氮原子的个数相同
20.(1分)在借助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由于温度升高
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方压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充气压力增大是因为水倒吸入集气瓶
二.填空题
21.(3分)化学使世界更美好,通过学习,大家有不少的收成。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请用适合的化学符号填空:
(1)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 (2)硝酸钾中的原子团____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 (4)植物光合用途的材料__________
(5)海水中除去水以外,含量最丰富的物质是__________
22.大家掌握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
(1)在水、铜和氦气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填化学式)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2)“●”和“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所示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3)食品中常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C6H5COONa)。该防腐剂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摩尔水平为__________,0.5mol的苯甲酸钠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氧原子
23.日常处处有化学,“家”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丰富的化学常识。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 | Ca | K | Zn | F |
含量(mg/L) | 20 | 3 | 0.06 | 0.02 |
这里Ca、K、Zn、F是指__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单质”)。
(2)下表为几种家用清洗剂的功能及有效成分:
名字 | 洁厕灵 | 活氧彩漂 | 漂白精 |
功能 | 有效清除污垢与异味 | 漂洗使衣物色彩鲜艳 | 迅速漂除衣物污渍 |
有效成分 | HCl | H2O2 | NaClO |
Ⅰ这类清洗剂是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若不小心把“洁厕灵”打翻在大理石地面上,会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
ⅡH2O2 中氢、氧元素水平比为__________
Ⅲ“洁厕灵”与“漂白精”不可以混用,二者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
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玻璃中的主要成分SiO2是__________(选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4)塑料诞生一百年来风光无限,它的创造者贝克兰也因此荣获“塑料之父”的美誉,而今因为大家使用方法不对而直接引发的一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填选编号)。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温室效应 D.白色污染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一个甲烷分子的水平约为__________克(只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简答卷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依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从图一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仪器a、b的名字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较B的优点是__________。
(2)甲同学从图一中选择A、F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取用相应药品操作正确的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选填编号);
(3)该同学迅速采集一瓶氧气后发现产生气体速率明显降低(实验状况如图三),下面他应该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将酒精灯地方升高 B.将酒精灯向右微移 C.再向试管中加入氯酸钾
D.再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采集完氧气后,为了预防水倒流将试管底部炸裂,操作上应注意的事情是__________。
采集氧气还可以使用的装置时__________(从仪器A﹣E中选填),证明氧气已经采集满的办法为__________。
(4)写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若要制取0.03mol的氧气,理论上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多少mol?(依据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
(6)若将(5)反应后的残余物固体进行离别,需进行溶解、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在这类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25.早在十七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因为实验设计“失误”,错过了发现水平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试验办法,以验证水平守恒定律。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 我的改进 |
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得到了金属灰 | 称量密闭的容器(连同里面的金属),进行燃烧实验 |
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水平 | 燃烧结束后,称量__________ |
发现比原金属水平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或“不变”) | 发现总水平和燃烧前一样。若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是镁带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
启发:用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水平关系时,应该在__________ 容器中进行。 | |
拓展:应用水平守恒定律验证石墨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称量a克石墨,放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引燃;反应结束后,用足量的b克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气体(吸收完全),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称量石灰水的水平变为c克。 剖析:依据__________(现象),可知石墨中含有碳元素; 依据a=__________(用含b、c的关系式表示),可知石墨中只含有碳元素 |
2018-2019学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上)期中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与考试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解答】解:A、He是氦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B、Hg是汞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正确。
C、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D、H是氢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因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少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故选:C。
3.【解答】解:A、天体运动规律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进化规律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
C、光传播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而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不符合题意;
D、新药物合成规律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是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答】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蜡烛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不过状况发生了变化,没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D、霓虹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C。
5.【解答】解:A、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B、雨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D、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是混合物。
故选:C。
6.【解答】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对比图示剖析解答,
故选:A。
7.【解答】解:A、3H可表示3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办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H3可表示1个氨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子的表示办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3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办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H2O可表示3个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备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故选项错误。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氯化铵中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H4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C、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
A、植树造林有益于改变环境,是保护环境的要紧手段,故可行。
B、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所以需开发新能源,逐步降低化石燃料的用法,故不可行。
C、加大空气的监测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方法,故可行。
D、开发新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用法,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要紧手段,故可行。
故选:B。
11.【解答】解:A、蒸发时用到蒸发皿来盛放溶液,故A需要;
B、蒸发时不需用温度计;
C、蒸发时需用到酒精灯来加热,故C需要;
D、蒸发时需用到玻璃棒来搅拌,故D需要;
故选:B。
12.【解答】解:将密封好的膨化食品从平原带到高空时,包装会鼓起,是由于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A。
13.【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可以超越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办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滴瓶上的滴管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可以用水清洗,不然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侧的长颈漏斗与大方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不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可以判断气密性是不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4.【解答】解:A.水滴中含有不少个水分子,而不可以说成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故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构成的,故错误;
D.讲解分子用原子来讲解,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是化合态,生成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是游离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离别液态空气过程中,只不过把氧气和其它物质离别开来,过程中元素的存在状况不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氧元素由氧气中的游离态变成五氧化二磷中的化合态,该选项说法正确;
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发生化学变化,盐酸的状况不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A、化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为氧化物,应是Y从是X,故A对。
B、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为并列,没包括关系,故B错误。
C、混合物、混合物为并列,没包括关系,故C错误。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没势必联系,故D错误。
故选:A。
17.【解答】解:A.粉碎机粉碎纸张时,是宏观物质的形状改变,而不是原子可分,故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维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错误;
C.氧气与臭氧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其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故错误;
D.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反应会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以上,所以此类反应需要反应物肯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D。
18.【解答】解:由水平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类型及数目不变可知,2个双氧水分子分解生成了两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所以方框内应应填入的是:,所以B正确。
故选:B。
19.【解答】解:A.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不是同一种物质,所以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B.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也为+4价,故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一个N2O4分子里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不含二氧化氮分子,故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2NO2和N2O4的相对分子水平相等,2NO2中含有2个氮原子,1个N2O4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所以等水平的NO2和N2O4,所含氮原子的个数相等,故正确。
故选:D。
20.【解答】解:A、反应开始时,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a点处的压强小于大方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因此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该选项说法正确;
D、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伴随水的进入,压强增大,因此a点后充气压力增大是因为水倒吸入集气瓶,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21.【解答】解:(1)由化合价的表示办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三价的铝元素可表示为:。
(2)硝酸钾中的原子团是硝酸根,其符号为:NO3。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用途的材料,其化学式为:CO2。
(5)海水中除去水以外,含量最丰富的物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
(1);
(2)NO3;
(3)H2O;
(4)CO2;
(5)NaCl。
22.【解答】解:(1)在水、铜和氦气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铜和氦气,化学式分别是Cu、He。
故填:Cu、He;
(2)A、图A表示的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B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C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D、图D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依据苯甲酸钠的化学式为C6H5COONa,剖析其由C,H,O,Na 四种元素组成。
1摩任何物质的水平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水平;可得C6H5COONa的摩尔水平为:
12×7+5+16×2+23=144。
每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微粒,则0.5mol 的苯甲酸钠含有氧原子数为:0.5×6.02×1023×2=6.02×1023 个;
故填:四;144;6.02×1023。
23.【解答】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Ca、K、Zn、F是指元素;
(2)I、混合物只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所以这类清洗剂是混合物,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小心把“洁厕灵”打翻在大理石地面上,会出现气泡的现象;
II、元素水平比等于相对原子水平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所以H2O2 中氢、氧元素水平比为(1×2):(16×2)=1:
16;
III、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元素类型不变,反应物中有1个钠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X是Cl2;
(3)硅是非金属元素,所以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
(4)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故选:D;
(5)相对原子水平是以一种碳原子水平为标准,其他原子的实质水平与它相比得到的比值,所以一个甲烷分子的水平约为16×1.661×10﹣27克。
故答案为:(1)元素;
(2)I、混合物,气泡;
II、1:
16;
III、Cl2;
(3)非金属氧化物;
(4)D;
(5)16×1.661×10﹣27。
3、简答卷
24.【解答】(1)仪器a的名字是锥形瓶,仪器b的名字是集气瓶;装置C较B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A、手不可以直接接触药品,以免被腐蚀;故A错误;
B、块状药品加入试管中时,试管要平放,故B错误;
C、粉末状固体药品加入试管时,试管要平放用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故C正确;
D、粉末状固体药品加入试管时,试管要平放用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故D错误;
故选:C;
(3)A、将酒精灯地方升高,就不可以用外焰加热,反应速度会减少;故错误;
B、将酒精灯向右微移会使右侧的氯酸钾分解从而制的更多的氧气;故正确;
C、由于能迅速采集一瓶氧气,因此不缺少氯酸钾;故错误;
D、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水平不变,因此无需加入二氧化锰,故错误;
故选:B;
用排水法采集实验完毕后,需要注意的地方之1、先取出导管、后移走或熄灭酒精灯,预防水倒流,炸裂试管;故答案为:撤导管,熄灭酒精灯;
采集氧气还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选择D装置,氧气具备助燃性,检验氧气是不是采集满,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察看木条复燃则已经采集满,故填: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察看木条复燃则已经采集满;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5)设要制取0.03mol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2KClO32KCl+3O2↑
2 3
X 0.03mol
=
X=0.02mol;
(6)若将(5)反应后的残余物固体进行离别,需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在这类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填:过滤;玻璃棒。
25.【解答】解:金属燃烧是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依据水平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与氧气的水平之和等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水平。生成的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水平比原来金属的水平增加了;
发现比原金属水平增加;
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用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水平关系时,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实验步骤:称量a克石墨,放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引燃;反应结束后,用足量的b克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气体(吸收完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剖析:石墨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依据水平守恒定律,即可说明石墨中含有碳元素,假如参加反应的石墨的水平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水平,即a=(c﹣b)×,可说明石墨中只含有碳元素。
故答案为:其金属灰的水平;增加;2Mg+O22MgO;密闭;CO2+Ca(OH)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