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爱孩子是本能,中国不少爸爸妈妈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的太多,孩子却感觉理所当然。
1
近期,豆瓣上的一个帖子火了,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
这个小侄子不只成绩出色,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喜好也出类拔萃,重点来了,小侄子感觉自己太出色,嫌弃我们的爸爸妈妈配不上这样好的自己。
孩子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太穷,只开得起十几万的丰田,他的同学都拿着iPhone7,自己却只有儿童手表。
他的成绩总考第一,才艺出类拔萃,然而,就是这样出色的孩子,竟因感觉自己出色而嫌弃爸爸妈妈,真实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贫,儿嫌母丑的闹剧。
我努力出色,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这是这位考第一孩子的价值追求。
这位考试总1、才艺出众的小孩子,被爸爸妈妈捧在手里,放在心尖儿上,时常还会晒在朋友圈里,爸爸妈妈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我们的孩子所嫌弃。
2
无独有偶,看到豆瓣上有一个小组。
这个小组有个让所有爸爸妈妈感到心惊肉跳的名字:爸爸妈妈皆祸害。
小组中是一群深觉自己遭到爸爸妈妈伤害,而选择站在爸爸妈妈对立面仇视爸爸妈妈的人。
小组里有的网友抱怨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穷养,有的人感觉自己因爸爸妈妈太穷,令自己没办法进入上层社会。
言语中对爸爸妈妈的怨恨,有的人甚至咬牙切齿,让旁人看了都深觉寒心。
很多中国式爸爸妈妈都在无声无息中培养白眼狼,付源于己全部的心血,却培养出一个个受之无愧的孩子。
受之无愧是指孩子感觉爸爸妈妈所有些付出都是应该的,假如哪一天爸爸妈妈付出的不够多,孩子还会心生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最后会变成一只白眼狼。
3
对一个家庭来讲,爸爸妈妈是根孩子是果。
果实出了问题,多半是根也有问题,孩子不懂感恩总是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中国式爸爸妈妈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付出了太多,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却忘了孩子有学习爱与给予的权利。
你的爱太过浓密,却错过了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机会,付出越多的爸爸妈妈,越容易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总是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我的姑姑家经济条件一般,两口子平常非常节俭,但对他们的儿子却非常大方,只须儿子想要的东西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他买。
姑姑常挂在嘴边的是再苦不可以苦孩子。
iPhone4S刚出来时,表弟非要买,姑父为了给表弟买手机在工地上开吊车,武汉近40度的夏季,自己不舍得买一瓶水。
然后,手机买完还要买电脑,要去旅游,甚至有一次下雨,姑父去接表弟,表弟气得被大雨淋湿都不愿跟姑父走一块。
他对着姑父吼:不准跟我走一块,你也不看你我们的样子。
表弟学习成绩出色,爸爸妈妈也以他为骄傲,可是他却从不要他的爸爸妈妈出目前他的朋友面前,他甚至怨恨他的爸爸妈妈为何这么穷?
爸爸妈妈付出所有,却滋生小孩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孩子已经习惯了爸爸妈妈的付出,却不会感恩,心安理得地享受爸爸妈妈的付出。
不少爸爸妈妈告诉孩子:你只须认真学习,其他的都是大家来做。
时间长了,孩子感觉爸爸妈妈的付出是应该的,却感受不到成人世界的困难。
4
几年前有如此一则电视新闻:
上海浦东机场发生一幕惨剧,赴日留学5年的25岁年轻人汪某对前来接机的妈妈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生命垂危。
究其缘由,这5年汪某赴日留学的经费全由妈妈一人承担,花费超越150万。
他妈妈省吃俭用,将唯一的房地产变卖,寄住在娘家,最后四处举债,仍没办法继续支付他高昂学费。
妈妈付出了我们的全部,当难以满足儿子的需要时,却换来儿子的仇恨。
爸爸妈妈爱孩子是本能,中国不少爸爸妈妈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的太多,孩子却感觉理所当然。
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自己当成心头肉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为榨干自己、嫌弃自己、甚至仇视我们的白眼狼,这让操劳了一生的爸爸妈妈真是感到彻骨的冰凉。
为何付出越多的爸爸妈妈,总是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中国式爸爸妈妈总是只了解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却忘了教孩子感恩。
不了解感恩的孩子,爸爸妈妈为他付出的再多,在他眼里都是正常状态,一旦他眼里的正常状态被打破,就会心生怨恨。
5
天下的爸爸妈妈们:假如你爱孩子,必须要教孩子懂得感恩。
了解感恩的孩子能从自我的世界里脱离出来,他们可以感觉到别人的不容易,更容易生出同情心,人际关系更好。
了解感恩的孩子,愈加快乐和幸福。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调查显示,了解感恩的人罹患抑郁和焦虑的概率更低。
不懂感恩的孩子,最后总会感觉失望和不满。
让孩子懂得感恩,让他心存感激地面对这个世界,掌握爱别人,这不是爸爸妈妈的自私,而是对孩子将来生活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