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
教 材 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初一 第一学期 (试用本)
课 题 9.1用字母表示数
一.课堂训练
试 题 | 解 答 | 设计意图 |
A组 (课本P4/1.2) 1.(1)已知长方形的长为 (2)已知圆的半径是 (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
2.设某数为 (1)某数的 (2)某数的立方的相反数; (3)8减去某数 (4)8减去某数
|
1.(1)长方形的面积是
(2)圆的周长是
(3)三角形的周长是
2.(1) (2) (3) (4)
| 提升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的能力,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为列代数式作铺垫. 教师需强调的是字母表示数的规范表达的需要: 1. 数字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省略. 2. 除法运算要用分数线来表示. 3. 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当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 4. 若结果中有多个字母,习惯上根据字母的顺序书写. |
B组 (课本P4/3) 1.用字母表示两个学过的公式和运算法则.
2.某厂生产一种机械零件,截面如图(1)所示.试用含
图(1)
3.某厂生产一种机械零件,截面如图(2)所示.试用含
|
2.
3.
| 第三领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在实质问题中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某个量,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第一要明确问题中各量之间的数目关系.
|
C组(补充) 探寻下列各组数据的一种变化规律,并按需要填空: (1) 2,4,6,8,__________,…,__________… 第n项
(2)4,7,10,13,__________,…,__________… 第k项
|
(1)110, 第n项2n
(2)16,第k项3k+1
|
明确n,k的实质含义,用字母表示于规律的数.
|
二.课后作业
试 题 | 解 答 | 设计意图 | ||||||||||||||||||||||||
A组.训练册P1/1 1.设某数为 某数的3倍加上5的和; 某数平方的倒数 ; 2005减去某数的立方的差; 某数除以5的商 . | 解答: (1)3 (2) (3) (4) | 提升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的能力,第三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为列代数式作铺垫,强调代数式的书写规范.
| ||||||||||||||||||||||||
B组 训练册P1/2.3 1.填空 (1)假如正方形的边长为 (2)假如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 (3)假如扇形的半径为 (4) 假如长方形的周长为
2.探寻下列各组数据的一种变化规律,并按需要填空: (1)1,3,5,7,9,__________,…,__________… 第n项
(2)1,4,9,16,25,__________,…,__________… 第k项
|
(1)它的周长是 4
(2)梯形的面积是 (3)它的面积是 (4)长方形的宽是
2.(1)11 , 第n项2n-1
(2)36,第k项
| 在实质问题中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某个量,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第一要明确问题中各量之间的数目关系.
明确n,k的实质含义,用字母表示有规律的数. | ||||||||||||||||||||||||
C组 1. 训练册P2/4 一盒火柴棒搭成一个正方形,接着用火柴棒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搭成两个正方形,再用火柴棒搭出三个正方形.四个正方形,…… 将用去的火柴棒下数依次填入下表
假如搭出 20个.30个…… 正方形,那样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 20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__根火柴棒; 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__根火柴棒;
|
20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__根火柴棒; 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__根火柴棒;
|
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果要与图形的序号联系起来;体现从特殊到普通的过程. 通过此问题,让学生第三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4 4+3×1 4+3×2 4+3×3 4+3×=3n+1
| ||||||||||||||||||||||||
2.已知一个二位数的个位数字是x,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的2倍小1,这个二位数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解:十位数字是2x-1, 这个二位数是10+x,即21x-10
.. | 进一步领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 ||||||||||||||||||||||||
__________ 3.已知扇形的弧长为l,圆心角为n°,用l和n表示 (1)半径r; (2)面积S. | 3.(1)半径r=
| 进一步领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