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快要到了,对于不一样的家庭来讲,有人欢喜有人忧。一到放假,有些家庭是亲子共享美好时光,有些家庭却是亲子冲突的密集爆发。
通过适合的交流方法,不只可以解决亲子间的矛盾,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在亲子交流中,“听”和“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解其他人和被其他人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需要被理解,而爸爸妈妈需要掌握听懂孩子的心声,如此才能了解孩子为何会表达出如此的情绪、做出如此的行为。
当父母了解孩子的交流方法是孩子心理进步阶段的一个特征时,就更容易理解孩子了。
比如孩子有时会表现出和父母针锋相对的行为,其实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进步的体现,也是孩子开始走向独立过程的信号。
在处置亲子矛盾时,父母需要在处置办法上和孩子达成协议。父母需要被理解,孩子也需要被理解,当孩子不被理解时,就大概闹情绪,加剧亲子矛盾,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肯定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最后主动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我们的情绪点表达出来。
有几个方面很好用的小窍门,父母可以在实质日常尝试一下:
1. 自我觉察
当大家发现自己近期对孩子、家人很没耐心,或者莫名的感到忧伤、烦闷,先判断是否大家我们的情绪影响了行为,还是他们的表现?然后察看当下的自己主如果哪种情绪?觉察即疗愈,这是情绪特有些秘密,也就是当情绪被看见的时候就会变弱甚至消失。
2. 准时阻断不好的情绪
虽然有时可能因建议不同,冲突在所难免,或是由于爸爸妈妈遇见不顺心的事情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爸爸妈妈做为成年人要准时觉察自己,管理好自己情绪,准时阻断焦虑以免感染孩子。
3. 做好的倾听者
每个孩子都在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多倾听孩子对事情的想法与感受,同时给予适合的反馈,而不要只不过一味地发号施令。爸爸妈妈可以倾听自己,能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与可以安全地表达我们的情绪。
4. 先处置情绪,后处置问题
孩子处于一个敏锐、情绪容易波动的时期,千万不要感觉这只不过由于孩子太“矫情”。再多的“矫情”也有背后是什么原因。对于孩子情绪失去控制的时候,必须要接纳孩子,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知道孩子情绪背后的需要。
5. 多进行心理安抚
当孩子遇见情绪问题的时候,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抚。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生理上的快速变化,独立意识的增强,情绪容易波动,他们的情感活动常表现出不稳定、易冲动失衡的特征,大家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关切的举动,都可能触动到孩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