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要想出人头地,出色的口才断不可少。想当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出道要竞选时,可没人看好他,全靠了三寸不烂之舌吸引选民投票。有鉴于此,女儿一来到美国,我就计划必须要在这方面好好进行培训。不然依着亚裔家庭谦虚小心的传统,要想让她以后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想着这事,机会就来了。纽约当地有家媒体举行母亲节节日中文演讲比赛,正好合适不太会讲英文的女儿。我不管她认不认可,直接给她报了名,期望给她树立公开演讲的自信心。不过这是最高期望,怕就怕她自信心没树立起来,反而伤了自尊心,产生畏惧心理,这将来就不好办了。为了预防这一点,我将演讲的内容设定为她最熟知的儿歌和故事,甚至筹备好,她假如怕得实在记不起来,就念两句母亲就是好来就是好,直接冲下台。
事后的进步果然不出母亲所料,小女孩天天换个主意:我不想参加比赛了!还是我一个人去参加比赛吧。一直持续到比赛那天的早上。
没想到真的到了比赛时,小女孩却忽然变得特别有大将之风。前面的小朋友刚一结束,她就迫不及待地冲上台,大大方方一鞠躬,然后表情生动地把儿歌和故事都讲完了。虽然跟其它孩子相比,她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清爽自然的表现倒也取得不少掌声,还获得了勇气奖。
其实在美国的教育中,处处看重培养孩子的公开演讲能力。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老师非常鼓励孩子发言,无论是对是错,孩子都会得到表彰,即使有的看法在大人看来很奇怪,老师也会用goodpoint给予鼓励。而且在提问时,老师还会特别注意给每一个孩子机会,而不是总集中在几个喜欢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记得我在南加强读硕士的时候,看到美国同学不论那些问题都能高谈阔论一番,心里还羡慕不已,目前看看他们的小学教育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管对错都能聊得特自信的本事,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
而且老师也重视打造一个不怕犯了错误误的环境,不只允许学生犯了错误误,并且教会学生,犯了错误误是学习的最好渠道。老师甚至常常有意识地犯了错误,并且告诉学生我们的错误,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都会犯了错误,甚至是老师。有了如此的思想基础,学生发表起我们的建议自然可以滔滔不绝。
社会上还有不少培养孩子演讲能力的比赛和活动。譬如拼字比赛(spellingbees)。这个比赛说白了就是考哪个的记性好,与对单词拼写规律的学会程度,对于善于背书的华裔孩子来讲不是问题。但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一个可能听也没听说过单词一个字母不差地拼出来,还是非常能培养参赛选手应变能力的。心理素质不好的估计上了场就脑子一片空白了,哪还想得起单词该如何拼?
或许国内的教育大家没办法改变,但我感觉这类做法和小游戏还是可以给父母们带来非常不错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