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父母过度干预致使孩子独立能力缺失

   日期:2025-08-24     来源:www.mvska.com    浏览:476    
文章简介:宁宁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个子长得也高,俨然像个小大人。但,他做作业却不认真、不细心。

宁宁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个子长得也高,俨然像个小大人。但,他做作业却不认真、不细心。

宁宁做完作业的最后情景常常是如此的:匆匆忙忙地、飞快地将作业写完,不管对错,将铅笔往桌上一扔,像脱离魔龙一样,飞速地离开书桌,跑向电视机前或奔向门外。

书桌上,摊满了他的作业本、训练册、课本与铅笔、橡皮。

一般是宁宁的母亲先将书桌整理了解,将他的课本、铅笔盒等一一放入书包,然后再认真地将他的作业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用铅笔将错误的地方勾画出来,再将孩子叫回来改正。

对于母亲指出的错误,宁宁想都不想,也不问为何错了,拿过来就改。时常,改过的作业还是错的。当他再被叫过来改错时,他就会不时烦,大声嚷着问:“你说如何做?”于是母亲只好教他如何做。

对于宁宁的上述状况,大家该如何认识呢?

独立能力

智择优教育专家孟老师剖析: 大家不可以说宁宁是独立做完作业的。“写完”作业并不意味着作业的完成。事实上,作业的检查是作业完成中的一项要紧工作,而这项工作却由父母来承担了。孩子的任务好像只不过写作业,并无需对作业的水平负责。

整理书包是哪个的工作呢?在这里也成了爸爸妈妈的。

那样,孩子在学校时,这类工作是由哪个做呢?当然只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为何在家就要由父母来承担呢?导致这种局面的责任在哪个呢?

孩子的学习责任感和责任能力是通过训练形成的。训练则意味着由孩子自己去承担学习活动,并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步骤与需要等等。

这种训练机会刚开始应当由父母来提供,并提出适合的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孩子对于自已可以胜任的学习活动,或者是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一直乐意承担,并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

正是通过学习活动,孩子在学习力、学习意志、学习意识等各方面得到持续的提升和进步。

当孩子入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时,随之而来的便有与学生角色相对应的角色行为。这类角色不只使孩子有一种角色感,而且能使他更好地完成角色形象。

孩子都渴望成为一名学生。

但,爸爸妈妈剥夺了孩子成为一名学生的某些义务和权利。

爸爸妈妈可能通过以下方法渐渐使孩子舍弃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一种,指责孩子检查作业不认真,整理书包不整齐。于是,替孩子完成这种工作。

第二种,出于关心,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动时间,主动代替孩子做这类工作。

一种做法,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爸爸妈妈不是想做吗?干脆由你们去做。渐渐,孩子将这类工作不再纳人我们的范围。

第二种做法,没把孩子当作学习的主人,没使他意识到这类工作是他分内的事儿。

无论哪种做法,最后结果是一致的,即导致孩子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缺失,丧失了自主做完作业的信心和独立能力。

那样,如何引导孩子独立做完作业呢?智择优教育专家孟老师建议爸爸妈妈们按以下经验去做:

1、建议孩子与爸爸妈妈一块检查作业。

2、就某些作业问题让孩子说明是不是正确,与他一个人的原因。

3、渐渐表现出对孩子的教学内容不太熟知的样子。

4、对孩子作业中的错误,不要表达我们的修改建议,建议孩子自己重新考虑。

5、放下让孩子自己去检查作业。

至于整理书包,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担忧他会丢三落四。即便他可能忘了装一本书,或忘了装橡皮,也不会太影响他的学习。而且,经过一两次可能出现的“惩罚”,从此他会仔细检查我们的每一样东西,对我们的事认真负责起来。

智择优教育专家孟老师温馨提示:

假如你的孩子学习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逃学,行为偏差,性格不听话,与爸爸妈妈,老师交流困难、逆反心理,离家出走、性格孤僻、自闭症、贪玩、自卑、小孩子早恋、打架斗殴、奢侈消费等等问题,孟老师天天1对1线上咨询,为青少年提供行为、心理疾病咨询,免费指导青少年择校。天天限2个名额。可以加微信或访问zhizeu.com 在线提交父母求助表单。

有关阅读:

孩子逆反意味着渴望独立

要孩子精神“独立”,父母需先以身作则

父母要正确看到孩子生活独立期的不听话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