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常常打架的青少年有时会非常委屈地说,我控制不了自己,就打人了;也有些在受批评之后仍是打架斗殴,并觉得这这是自己在同学中树立威信的表现。像这种青少年的暴力倾向、攻击性行为假如不准时教育,就会从违纪走向违法,甚至走上未成人犯罪道路。
为何有些青少年常常会出现暴力倾向行为呢?缘由主要有:电视、电影、网游对暴力行为的示范;同伴群体甚至是父母的赞许,“孬种”、“没得用”常常被用在嘲笑或指责不打架或不还手的孩子身上;以暴力的方法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且没遭到惩罚;很难控制我们的愤怒情绪,并只能用暴力攻击性行为这一种方法表达愤怒。
降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会青少年怎么样抵制同伴的重压,不付诸暴力攻击行为去解决冲突。当违纪行为出现时,要严肃对待,并确信青少年明确不好的行为的紧急后果,预防再犯同样的错误。
2、多给予青少年孩子赞赏和认可。防止强烈的惩罚,强烈的惩罚总是使孩子产生更大的反感和愤怒,且给孩子示范了暴力攻击行为。
3、暴力倾向行为的端倪大多是在学校。因此老师对制止此类行为和教育学生有非常大责任。老师之间要多交流,学会正确的处置办法。如,让打架的学生写下打架是什么原因、经过与处置建议等。
4、对暴力倾向较紧急的孩子,鼓励他们作自我竞赛活动或半攻击性运动。譬如钓鱼、射箭、跳绳、打乒乓球等,但不要倡导身体接触的运动,如足球、篮球、柔道、跆拳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