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高中  数学  小学  化学  初中 

怎么样为初学少儿选教程

   日期:2024-12-14     来源:www.xkathm.com    浏览:759    
文章简介:《拜厄钢琴基础课程》:迟到的低音谱号《拜厄钢琴基础课程》由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拜厄撰写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正是古典乐派至浪漫乐派的初期。该教程的进度明确,看重技术的练习,具备肯定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拜厄钢琴基础课程》:迟到的低音谱号
《拜厄钢琴基础课程》由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拜厄撰写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正是古典乐派至浪漫乐派的初期。该教程的进度明确,看重技术的练习,具备肯定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这本教程也存在非常紧急的缺点:
1、低音谱号进入初级练习太晚,直到第54首才出现低音谱号。
2、教程进度的安排不够均匀:特别教程后半部分困难程度技术过大、过快,缺少过度感。
3、教程内容偏重于右手的方法性练习,而对低音听觉的培养和左手的练习内容相当缺少。这类都难以满足儿童内心多样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听觉需要。
相比拜厄课程,小汤、儿教(《儿童钢琴初级课程》)和《巴斯蒂安钢琴课程》都更好地弥补了拜厄的上述缺点。特别是儿教和《巴斯蒂安钢琴课程》中,都体现了风格的多样性:吸收了民族音乐,时尚音乐,爵士音乐等各种音乐风格,使得儿童可以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汤普森系列:黑键在哪儿
汤普森系列钢琴教本,是由美国作曲家约翰汤普森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撰写的系列教程。该教程的特征是:使用了多种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乐曲,包含附有很多的插图,无疑增加了教程的趣味性,提升琴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但,汤普森系列钢琴教本有一个要紧的问题:它忽视了系统性的黑键的学习。因为刚开始只弹白键,孩子们会对黑键非常陌生,随之比较容易产生对黑键的排斥心理。《巴斯蒂安钢琴课程》,则是刚开始就把黑键与白键融为一体,从而有效防止了传统教程中儿童惧怕黑键的问题。五册《巴斯蒂安钢琴课程》从理论、技术、视奏等每个方面综合全方位练习的整体设计,使这套教程在面对新手时更具适应性和实用性。它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课程编排,既有按部就班的设计又有生动有趣和图文并茂的各类作品,这种整体教学的特点,使其在达成全方位的音乐教育方面不可多得。
《巴斯蒂安钢琴课程》的局限
虽然相比上述的这类教程而言,《巴斯蒂安钢琴课程》有着相当突出的优越性,但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其进行补充。
第一,中国作品的缺失。
《巴斯蒂安钢琴课程》是针对美国儿童创作的系列教程,为美国儿童所熟知和喜欢。但这类美国儿歌、民谣,未必都能在中国儿童中间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初级钢琴的教学中,应适合加进大家前面介绍的国内的启蒙教程如《婴幼儿钢琴课程》、《儿童钢琴初级课程》等。因为这类乐曲不少都是中国歌曲改编的小曲,也很合适丰富儿童训练乐曲的范围,更贴近孩子们的实质,因此,将这类教程交叉、辅助进行学习,更能增加琴童们学习钢琴和知道音乐的兴趣与动力。
第二,缺少联弹、合奏的曲目练习。
现在,中国学习钢琴的儿童大多都是一人弹奏乐器,极少有与人合作的机会。《巴斯蒂安钢琴课程》中除去有少量的教师伴奏外,其余都是独奏乐曲。
其实,从儿童的天性来讲,他们很喜欢合作、参与的项目。钢琴的学习和演奏同样这样。越早让孩子接触合奏合作弹奏的练习,越有益于孩子子培养互合适合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特别是目前不少家庭都是独子,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和单一儿童的家庭环境,使得不少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或者团队的意识。因此,初级钢琴的学习加入联弹和合奏的练习很必要。
练习联弹与合奏,不只可以提升他们的演奏能力,更要紧的是让琴童们在联弹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倾听别人演奏的习惯与树立团结合作的定义。这种能力的培养,总是超越音乐学习本身。
现在国内好的合适初期儿童学琴的四首联弹不多。台湾的全音乐出版社过去出版过一些非常不错的初级四首联弹教本,如《儿童的钢琴联弹曲集》。这本曲集中就采集了不少海外名曲改编成的四首联弹小曲。除此之外,日本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初级钢琴联弹教本。
钢琴教师们可以在上述这类初级钢琴的教本中,适合地加入一些四手联弹的乐曲,进行师生合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如此既能够帮助在儿童心中打造起多声部的感觉,同时也能培养倾听的习惯,提升儿童互相协作配合的能力。
当然,任何教程和课程都有年代的限制和多少的缺点。教师们应该依据学生学习的实质状况,灵活学会、因地制宜,对各种版本的教程进行研习剖析,活用教本,扬长避短,综合吸收,找到最好的教学策略。
多声思维的教程《小宇宙》
前面讲到了不少钢琴学习的启蒙教程,内容涉及基础练习、兴趣性、风格多样性和整体性等方面。但仍有两个方面尚未涉及,那就是初级钢琴教学中有关多声部的思维练习和即兴演奏的练习。
多声思维练习方面的教程当首推由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巴托克于1926年到1937年间写成的六册钢琴曲集《小宇宙》。该曲集共六册153首小曲。前两册(1-66首)主如果为儿子彼得学钢琴所作,3、四册(67-121首)集合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精华,5、六册(122-153首)不是单纯的训练曲,而是可以选为音乐会用曲。可以说,《小宇宙》整套教程形式多姿多彩,从新手浅易的小曲到可供音乐会演奏的高困难程度曲目应有尽有,是一套独具匠心的钢琴曲集。它丰富的钢琴词语、方法、调式和步伐。浏览课程不难发现《小宇宙》的四个特征:


1、乐曲短小精悍 重视音乐性
与传统教程相比,《小宇宙》更重视音乐性,它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独立的标题。《小宇宙》这套教程的内容可大致总结为:方法性的训练、音级架构的训练、形象生动的标题小曲和民族风格的乐曲。与普通的钢琴训练曲相比,《小宇宙》更重视通过一些乐曲来培养学生的乐感,加上形象的标题以便帮助理解。《小宇宙》前四册的曲目几乎都没超越一分钟。如此的曲子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对教师的解说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有益处。
2、调性风格多样 按部就班
《小宇宙》不同于常用训练曲基本使用主调的构成方法,但又不同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一类专门的复调训练曲集。
它很看重复调练习,用现代对位法进行创作,从刚开始的两手齐奏到简单的模仿,再到卡农及倒影卡农,做到按部就班。
巴托克在谈到德彪西时说:(他)使所有音乐家恢复了对和弦的感受力。他同时向大家展示了先进形式的贝多芬一样要紧,他也把大家带入对位法的高超境界的巴赫一样要紧。我一直问自己,一个人能否合三位大师一体而创造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当代风格。这是他创作《小宇宙》的要紧指导思想之一。他一生为追求这个境界而奋斗,最后成为现代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创作《小宇宙》的目的之一是使新手习惯现代乐汇,同意好的音乐熏陶,使之能与现代音乐同步,并能分辨其中各种进步与守旧风格的特征。
《小宇宙》的教程中涵盖了丰富的调式,比如利地亚调式、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俄罗斯风格、特兰西瓦尼亚风格等,并且教程对这类巴洛克调式的风格和特点都进行了浅易的剖析说明。
另外,《小宇宙》在复调的困难程度安排上也根据按部就班的原则,逐一将平行、反向、移位、模仿、对位、卡农等各种形式的复调作品引入到教学练习中。
譬如,从学琴的早期(第22首《模仿与对位》)开始就引入了复调音乐,使学生较早确立声部的定义。早引进复调,其好处是从技术上练习学生的双手协调性,从音乐上培养学生的复调思维。在此之后,便不断出现各类型型与不同困难程度的复调乐曲,如第36首《自由卡农》、第76首《三声部》、第89首《四声部》等。
《小宇宙》中的复调作品与常见的巴赫复调作品,均各自鲜明地体现了年代特点。巴赫的复调是根据严格的大小调体系而作,结构严谨、声部协调,展示了巴洛克时期的风格。而《小宇宙》的复调作品打造在多种调式的基础上,音响新颖奇特,体现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风格。
除去复调风格的多样性以外,《小宇宙》还有不少演奏技术的说明、风格题材的说明甚至触键方法的标注等,如第38首《断奏和连奏》;有些说明技术种类,如第10首《双手交替弹奏》;有些说明调式调性,如第48首《混合利底亚调式》;有些说明作品风格,如第90首《俄罗斯风格》;有些说明一些基本乐理常识,如第75首《三连音》;有些说明作品体裁,如第97首《夜曲》;有些说明步伐种类,如第113首《保加利亚步伐》;有些说明表情变化,如第49首《渐强渐弱》;有些说明音乐织体,如第85首《分解和弦》;有些说明乐曲的复调性质,如第93首《四声部》等。
3、变换多样的节拍
《小宇宙》中除去容易见到的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2/2拍等节拍,还广泛用了复拍子,如第33首《慢速舞曲》是6/4拍,第48首《混合利底亚调式》是5/4拍,第113首《保加利亚步伐》是7/8拍,第118首《9/8拍三连音》是9/8拍。此外,作者还常常改变拍号,以准确地记录下不规则的、不匀称的乐思。如第126首《节拍的改变》,全曲共变换了5种节拍,其中包含2/4拍、3/8拍、5/8拍、3/4拍和6/8拍。第140首《自由变奏》全曲共变换了7种节拍,包含3/8拍、2/4拍、5/8拍、6/8拍、9/8拍、7/8拍和8/8拍。在第148首未来的几首《保加利亚舞曲》中,又出现了带有细致节拍划分的复拍子。如第148首中的4+2+3/8,149首中的2+2+3/8,152首中的2+2+2+3/8等,这种节拍在传统教程的曲目中是极为罕见的。
4、合作能力的练习和培养
《小宇宙》分别加入了双钢琴作品4首(作品43、44、55、68)和声乐伴奏4首(作品65、74、95、127)。传统教程中合奏训练主要以四手联弹的形式出现,并且教师弹奏声部和学生弹奏声部困难程度相差悬殊。而此教程用了同等困难程度的双钢琴训练,既能够师生之间合作,也可以学生之间合作,对于学生提升合奏水平有好处,为学生弹奏双钢琴协奏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声乐伴奏作品是《小宇宙》的一大闪光点,这种形式的作品在传统教程中从未出现过。巴托克的创作动机就是培养学生好而富有乐感的、健全的钢琴音乐风格。
因此,《小宇宙》是一套按部就班、富有特点、有多方面练习价值的不可多得的钢琴教程。今天,中国钢琴普及教育仍是以哈农、拜厄、车尔尼为三大支柱,这对于目前中国钢琴教育来讲是不够健全的。将《小宇宙》纳入钢琴普及教程体系中来,让它与传统教程取长补短,对健全现在的钢琴教学有非常重要的补足意义。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