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孩子最让爸爸妈妈感到头疼的问题,下面这类肯定榜上有名:
上课容易跑神、很难集中注意力;
写作业时一直要玩玩这摸摸那,拖拖拉拉;
玩起电子商品来就忘乎所以,管不住自己;
不可以做到按时起床睡觉,生活习惯比较差······
其实,这类表现的根本缘由在于孩子缺少自制力。
高尔基曾说:“就算对我们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自制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十分要紧的心理素质。研究表明,比起智商、性格,自制力对于将来收获的影响更大。
一个孩子是不是有较强的自制力不只表目前学习成绩、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人际交往上。
有自制力的孩子,一般成绩更优秀,习惯更好,也更容易取得友谊。
自制力的培养其实也是毅力、坚持、意志力的培养,这类好的品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在孩子自制力进步这个问题上,父母起着重点性用途,做好下面这三点非常重要:
日常有规矩,让孩子明确界限
不少爸爸妈妈等到孩子青春期时,表现出不少不好的习惯才开始着急,总是有点为时已晚。
由于一个孩子的言行习惯是从小形成的,伴随年龄的增长只能愈加根深蒂固,再想纠正需要花费巨大的心力。
喜欢过分娇纵、放纵、放纵的家庭,孩子一般比较随性,肆意妄为,不可以非常不错地控制我们的情绪和言行。
其实孩子的自制力比大家想象中要强,重点在于爸爸妈妈平常有没给孩子立规矩,讲原则,让孩子了解自己言行的界限在哪儿。
在节目《母亲是超人》中,由于女儿咘咘平时喜欢吃零食致使每次吃饭都是一件难事,贾静雯决定给咘咘定下规矩,三天不吃零食挑战。
她打从心底感觉这个挑战一定会失败。然而出人预料的是,当她反复跟孩子讲了解规则后,每一次面对自己喜欢的饼干、糖果时,咘咘都能坚持不吃。
所以有时候,不是孩子自制力不可以,是爸爸妈妈原则性不够强,可能在看到孩子撒娇、耍赖、哭闹后,就妥协了,打破了既定的规则,让孩子尝到了甜头。
在教育孩子时,不要用太多规矩约束了孩子的探索行为,但一些必需的规矩还是要有,譬如对于零食、电子商品、作息时间的需要等。
打造规则时必须要跟孩子商量和讨论,由孩子自己讲出的规矩,他会更乐意去实行。
定下了规则,父母必须要坚持原则,语气、情绪可以非常温和,但态度和立场需要坚定。
譬如规定了孩子天天只能玩10分钟手机,假如孩子玩了20分钟,那样第二天就不许玩,不管孩子如何需要都要拒绝。
在适合的规矩中,孩子会慢慢由他律变为自律,了解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不可以超越多久,自制力得到进步。
当孩子做出专注、有自制力的行为时,父母可以给予鼓励和赞美,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孩子的潜力,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父母做好榜样
打造民主平和的家庭教育环境
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
“在童年和少年的早期,在7-11岁时,就要教会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还要让孩子们掌握“强制自己”的能力。如果是错过了这个时期,将来就会不可防止地出现‘重新教育’的问题。”
孩子的自制力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需要爸爸妈妈在日常的大事小事中慢慢培养。
第一,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规律生活、说到做到、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好的管理和约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一个自己都管不住我们的父母,又如何能教出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第二,研究表明,爸爸妈妈的教养方法会干扰孩子自制力进步。
爸爸妈妈应做到不暴力对待孩子,用简单暴力的方法让孩子“不做了”、“乖乖听话”,并不可以起到本质用途,他可能还是不知道为何要如此,为何不可以那样。
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平常对待孩子有足够的耐心,不需要情绪压制孩子,而是要循循善诱,跟孩子认真讲解了解禁止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对于孩子反抗、挫败的情绪,爸爸妈妈应表现出理解和接纳,“我认可你的情绪,可以帮你疏解,但我也要坚持我的原则”,这就是正面管教的重点所在。
在正面管教下的孩子,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同时也有规矩的约束,会充满安全感,如此才能进步出愈加稳定的自我,从内心生出源源持续的力量来更好地管理自我。
另外,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上的投入越多,孩子自制力一般会进步的更好。
这就告诫父母平常要舍得花时间多伴随孩子,多和孩子交流,知道他的想法。
一块阅读绘本、玩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游戏、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进步孩子的兴趣专长,让孩子从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开始,渐渐练习出更好的自制力。
不过多控制,给孩子自我调节的空间
爸爸妈妈不要过分放任孩子,反之,也不可以过多控制孩子。
不少爸爸妈妈喜欢根据我们的想法安排好孩子生活学习的很多方面,孩子处于一种被控制的状况,不可以有自己自由做主的空间,极少有机会训练自我控制。
如此严格、一板一眼的管控不利于孩子自制力的进步。不只容易引发孩子的反叛心理,而且一旦当孩子处于一种充分自由的状况下,他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放任自我”。
孩子在感到自己做主的事情上,会表现出更强的自制力。
在一些事情上,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合的自主权,让他有做选择、做决定的自由空间。
譬如放假了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玩,合理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允许孩子有放松和尽情玩耍的时间。
在这种状况下的孩子,是主动的、自觉的,做事情时才会有高注意力和高效率。
父母也可以帮助和提醒孩子培养有计划地做事的习惯,掌握放眼将来,享受掌控感和自由度。
想养出出色的孩子,就从培养他的自制力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