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日子,也是孩子开始叫“苦”的日子。
重新回归校园,所有都要重新开始、重新适应。
加上面临开学小测和更多的常识要吸收,很多孩子最初就喊着“撑不住了”“要舍弃了”。
孩子,我了解学习非常苦,但当你想要舍弃的时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张照片,你就会发现,你的努力没白费!
01
宁可欠你一个疯狂的青春
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这张微笑着抬起头的照片,来自过去的“高考考试零分少年” 徐孟南。
2008年的他,豪言壮语,用0分考卷狠狠地抨击应试教育;
2018年的他,重回考场,用行动来忏悔年轻时疯狂的自己。
这10年里,他组装过广告箱、制造过井盖、甚至还离过婚,历程了太多生活的艰难和苦头。
念书时、高考考试时,那些所有没吃过的苦,现在都加倍地还给了他!
千万不要等步入社会后,才遗憾“书到用时方恨少”;也别等到遭遇挫折时,再怀恨“白首方悔念书迟”!
请不要再该努力的年龄叫嚣着青春本该骄傲疯狂,放纵我们的肆意妄为!
只有目前就逼着自己念书、逼着自己变出色,才能在成年后过上骄傲的生活!
02
自律者出众
不自律者出局
在疫情期间,衡水中学再度登上热搜刷屏,只因一张学生推荐的“作息时间表”。
透过这张作息时间表,很多爸爸妈妈终于了解,衡水中学的高考考试神话,并非由于他们是天才,而是他们足够努力、足够自律!
相比之下,自己家里孩子上“网课”是如何一种状况?
爱睡懒觉、父母不盯着就切屏到游戏、老师提问假装听不到、作业乱七八糟……
“学霸”借助假期努力往前冲,而“学渣”却在假期里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差距就如此无情地被拉开!
俞敏洪曾说过:
没自我管理,生活很难变得更好。
不自律的孩子总想着各种方法偷懒和逃避,时间和精力都被这类“琐事”所耽搁和消耗。
开学等待他们的,是惨不忍睹的成绩;
以后等待他们的,是碌碌无为的生活!
03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
就是在该努力的年龄选择安逸
去年,复旦大学一次性清退了12名研究生,攀上了热搜,下图就是清退名单。
其实,大学生被清退事件已经不是首次了:
延边大学清退了136名研究生;
深圳大学清退了132名研究生;
武汉大学清退了92名国际留学生;
清华大学清退了136名硕士、博士生……
被重点大学清退,大概就等于亲手毁掉自己吧。如此的滋味不好受,哪个尝过哪个了解!
残酷的生活又一次地告诉大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选择“混日子”会被淘汰!
说到底,天下永远都没不收费的午餐,在最好的地方和最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不只辜负了过去努力的自己,更让自己成为社会的“废物”!
04
我期望你用功念书
只为了叫你有权利选择喜欢做的事
与这类被清退的大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 大概就是下面这张图的主人公了吧。
他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14级直博研究生左鹏飞,刚毕业就收到了华为年薪200万的offer,阿里、腾讯等业界巨头同样也向他伸了橄榄枝。
那样你了解,在左鹏飞年薪百万offer背后的是什么吗?
是他的那句“哪儿有天才?我只不过把其他人打游戏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了。”
有些父母觉得,条条大路通罗马,假如孩子不喜欢念书,那就随它去吧,总会在别的范围发现亮点。
可左鹏飞用它的亲身历程告诉了这类父母,努力念书,才是走上成功的最好捷径!
念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都无人能做到最好的解答。
但有位作家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都深信不疑:
孩子,我期望你用功念书,不是想叫你和其他人比较成绩。
而是我期望,以后你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你不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是你有权利选择你喜欢的事去做,只因一句“你非常值得”。
05
念书的人
有多“可怕”?
这张照片被网友戏称为“乌镇局”,网络巨头齐聚于此,叫人不禁感叹,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肯定都有好的学历在支撑。
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大……
努力念书的人,真的好可怕。
不是可怕在以后赚的钱有多少,而是他们拥有比普通人更长远的目光,看到了将来和进步。
猛然间想起就在不久前,上海交大甚至公开招聘硕士学历“保安”的新闻。
无声无息中,过去叫人引以为傲的本科学历,已经渐渐变得“一文不值”了!
06
有的孩子光是上学
就要用尽全部力气
有一部纪录片叫做《寒冷的高山有犀牛》,讲述的是主宰云南邵通的姐弟两个,天天需要花费2小时,翻山越岭才能到半山的小学去上课。
对于他们来讲,上学甚至是一件用命换来的奢侈品,所以,他们将上学视若珍宝。
还记得疫情期间,有一位天天爬1小时山路,到距离家4公里悬崖边上网课的女生吗?
她同样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努力念书!她不是不怕苦,而是害怕一辈子被困在原地,失去拥有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越是出生艰难的孩子,越是不怕在学习上吃苦,由于他们了解:只有念书,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07
努力念书吧
这是普通人改变命的唯一捷径
这张照片摄于疫情期间的河南焦作,一位在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的8岁男生和在旁边伴随他的奶奶。
大家都了解疫情期间的教学采取网课的模式,可这位男生却没足够的条件进行学习,只有依赖自觉主动念书。
即使在如此糟糕的生活环境里,这名小孩子的成绩依然是班级第一第二,他的成绩是不是叫你的孩子自愧不如?
心疼,又感动。不止是他的努力,还有默默伴随的奶奶。
俞敏洪曾参加过三次的高考考试,他说,他想要改变我们的命,摆脱一辈子只能待在农村的恐惧。这位男生何尝不是呢?
既然没优渥的家庭条件,那就用我们的努力,拼命念书,考上大学,携带奶奶一块改变命!
08
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
其实最期望你好
这是一位来确诊新冠肺炎病毒,却坚持直播教学的高中三年级英语老师。
她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学生们,也令无数网友愈加信奉教师的伟大。
总有人说,老师针对我,对我一直特别严格。
可你知不知道?老师对你的严格,正是对你的爱!假如老师不喜欢你,他根本就不管你!
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仅仅只不过教书而已,关心和教会,是她对学生额外的付出!
请相信:
“每一句批评声中,都饱含着老师的期望,期望高了,自然需要严格,如此才会促进孩子成长。”
老师的每一句批评,都是对你将来的期待!
09
有远见的爸爸妈妈
都了解“逼”孩子一把
重温《家有儿女》这部剧,就会发现其中有太多的教育意义。
就譬如刘星说的这句“从小你就得逼着我学!”
所有有远见、爱孩子的爸爸妈妈,都了解是时地逼一把我们的孩子!
由于他们了解,孩子长大后,就会了解也会理解当初的“绝情”是正确的!
切莫等到孩子长大了一事无成,你才后悔当时为何放他自由任他放任!
请记住,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也没办法撤回重新来过,你今日的不忍心,就是他以后的坠入深渊!
10
孩子不想听我的
但他喜欢模仿我
最后这张图,来自一对地铁上念书的母子。
有人问这位母亲,你是如何劝说你的孩子去阅读,而不是玩各种电子设施的呢?
母亲说:孩子其实根本不听我的,但他会模仿我。
是呀,和孩子说一万遍好好看书,不如以身作则,让他们看着大家的行动后学习和模仿。
有一期的《少年说》里,一位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对母亲大声“控诉”:
到底是学习要紧?还是你儿子要紧?
母亲回答到:
学习尤为重要,但儿子非常重要!大家是一个团队,要一块合作,一块进步,没一个人可以掉队!
母亲的这番话,非常不错地勉励了我们的儿子,所有些学习品质,不就是如此潜移默化地去影响的吗?
最后:
当孩子不想念书时,爸爸妈妈切莫对他大声责骂,而是对他讲述念书的重要程度,并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他,成为他的榜样,和他一同进步!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