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明受了委屈
却不敢让爸爸妈妈看见
前些天接儿子放学,发现他额头上有一道抓痕,问他什么问题。
儿子低下头小声地说:
母亲,是我一个人不小心挠的,已经不疼了。
看孩子没事,我也就没放心上,不料第二天中午,我正在开会,收到老师发来的微信,说儿子头部受了点小伤,有轻微的流血,正在给他清理。
我丢下文件撒腿就跑,等我急急忙忙赶到学校时,儿子正捂着敷了膏药的伤口哭泣,衣领圈也沾了不少血渍,老师陪在他身边安抚。
讲真,作为一个妈妈,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都碎了。
老师告诉我,儿子由于跟同桌抢粉笔玩,被他们用教具敲到了头。
“那你额头上也是他抓的吗?”
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儿子才抹着眼泪,嗫嗫嚅嚅地承认。
图片来源:电影《看起来非常美》
“为何不告诉母亲?”
看着他那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仿佛有根毒针扎进了我的心口,难受得要命。
除去心痛,更多的是不解。
弱小无助的孩子,让人欺负后本应想到找父母,为何反而不敢让爸爸妈妈了解?
后来在母亲群里一打听,才了解,原来如此的孩子,还有不少:
他们让人打了骂了,不找爸爸妈妈;他们在外被处处刁难,不找爸爸妈妈;他们遇见自己解决不了的事,不找爸爸妈妈。
那到底是哪些原因,让孩子宁可一个人承受痛苦,也不告诉爸爸妈妈?
02
那个从小依靠爸爸妈妈的孩子
为什么不见了?
小时候被别的孩子欺负,告诉父母后,大家听过多少如此的回复:
为何被欺负的一直你,而不是其他人?
让人骂了,还有脸回来讲?
肯定是你的问题,不然人家如何会如此。
你如何这么笨,不会打回去吗?
其实,孩子在外面遇见了问题,想到来找爸爸妈妈,是出于一种依靠。
可假如每次都指责,只能丧失他们对爸爸妈妈的信赖。
而这种信赖,总是直接影响着孩子遇见问题后的态度和处置方法。
综艺节目《中华好母亲》里,一位台湾母亲讲述了到今天都很难忘怀的一件事。
小时候,爸爸妈妈的一位男士朋友来家做客,趁他们不在,这位叔叔欺负了她。
她跑去告诉父母,没想到母亲非但不以为然,还责怪她孩子子乱讲话,说假如让叔叔听到了,会非常尴尬。
这让她很委屈,从那将来,遇见任何困难都没敢再跟爸爸妈妈提起。
即使目前已为人母,每每想起这件事,她心情都无比沉重。
面对最信赖大家的孩子,大家却在质疑,当他们的失望攒够了,心门也就关闭了。
唯有站在他们这一边,理解他们,孩子才会对大家打开心扉。
郑渊洁的童话作品《智齿》中,女生小新在学校被怀疑偷东西。
老师原本想她若再不交代,就公告父母。
没想到小新对着全班同学大声说:
你们冤枉我,我要告诉父亲。
找父母来,这本是所有孩子都怕的,而她却正好相反,大伙惊讶之余,不由得羡慕起来。
只有在爸爸妈妈包容和理解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这种“天塌下来砸不着我”的底气。
其实换作是我,也会羡慕,哪个不期望有如此的爸爸妈妈呢。
不论我是不是出色,他们都会选择相信我,做我最坚强的后盾。
每一个孩子,过去都很依靠爸爸妈妈,而当有一天他们明明非常需要大家,却不敢挨近,无非就是感觉自己背后空无一人。
在他满身伤痛的时候,无人会张开双臂,拥抱他们,信赖他们,无条件地支持他们。
03
“如果让父母了解就惨了”
这句话毁了多少孩子
知乎上有个提问:
小时候你羡慕过其他人什么?
一个高赞的回答:
羡慕别的孩子受欺负有父母保护,而不是自己天天带伤回家还要挨骂。
深以为然。
本想找爸爸妈妈寻求安慰和保护,结果却只能自己关起门来暗然神伤,一个人舔舐伤口。
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假如没办法打造打开心扉的信赖,那孩子在遇见困境时,他们的第一想法不是告诉爸爸妈妈,而是“让父母了解就惨了”。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之前,一名应届女生在求职过程中,短短2天内被网贷骗走7万。
不言而喻,工作没找成反临大祸的她,处境有多艰难。
事情一出,有人质疑她的IQ,也有人理解她的遭遇。
而最叫人心疼的,是女生说的那番话:
我目前都快自闭症了,既不敢让家人了解,又怕自己扛不下去。
声声句句,无不透着惶恐与绝望。
可即使这样,她宁可一个人承受,也没想过找爸爸妈妈。
幸亏报警准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无独有偶,南京一位 9 岁小孩子,因不小心打碎学校玻璃,怕被爸爸妈妈责骂,经过三天漫长的思想斗争,他留下一封遗书后,便从学校高楼跳了下去。
遗书里那句“我了解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叫人痛心至极。
简短而又稚嫩的几个字,却赤裸裸地呈现了孩子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日常,那些平常看着无知无畏的孩子,一旦遇见事,内心其实很煎熬和害怕。
他们不敢讲出,更不敢让爸爸妈妈了解。
只能靠自己硬扛,而当一己之力没办法撑住所有些重压时,便比较容易走向极端。
说到底,终究是对爸爸妈妈缺少信赖。
正如尹建莉曾说:
孩子宁可承受痛苦,也不告诉父母,这其实就是个信号,说明父母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而这个问题,就是孩子在潜意识里,已不再信赖爸爸妈妈。
有时,悲剧的发生并不是一瞬间,而是在如此日益隔阂的亲子关系中演变而来。
由于爸爸妈妈不理解他们的痛苦,反而厉声斥责,长此以往,孩子会感觉,说了还不如不说。
遇见这样的情况,大家可以多深思自己,多置身孩子的处境,多点同理心,多些信赖。
04
爸爸妈妈的理解与信赖
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
遇见问题时选择一个人承受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多少有的孤单和无助。
但也有不少孩子,他们不受原生家庭束缚,有爸爸妈妈的理解与宽容,生活得非常阳光,非常快乐。
电视剧《遇到幸福》里,少女春妮上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大学而她真的喜好的是音乐。
狂热的歌手梦想,让她权衡再三后,背着爸爸妈妈偷偷退了学。
退学后的她不敢回家,流浪在歌厅和网咖惶恐度日。
等到身无分文无处可去时,才战战兢兢拨通了爸爸的电话。
本以为会被骂,没想到爸爸在反复确定她的人没事后,告诉她:
无论什么时间,只须有父母在,就没过不去的坎。
你若是真的喜欢音乐,可以去追求,由于在父母眼里,你的快乐非常重要。
接着爸爸还推荐了自己相同的历程,语重心长地提醒她:
唱歌的梦想大概成功,也会失败,但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
一个孩子在有错或遇见困境时,她其实了解我们的问题,也害怕被爸爸妈妈责备。
这个时候,大家好好安慰他,理解他,抱抱他,跟他说:
没关系,你知错能改就好,大家永远支持你。
这比打骂一顿要好不少。
即使要批评,也应该注意方法办法,可以参考“三明治效应”,就是把批评的内容夹杂在两个表彰当中,让他们同意的时候不产生任何负面的心理。
心理学家戴·埃尔金德说:
孩子们最需要了解的是,他们对爸爸妈妈非常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只有当孩子了解不管他好坏,大家都是爱他的,他才会在遇见问题后第一时间找爸爸妈妈。
05
唯有信赖
才是守护孩子最好的铠甲
亲子相处中,爱孩子是爸爸妈妈的本能,相信孩子却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扪心自问一下,在任何时候100%信赖孩子,大家是不是真的做到了?
彼此理解,相互坦诚,我高兴与不高兴,都会和你推荐,而你遇见困境也会放心地告诉我。
了解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这就是信赖。
即使全世界都与你为敌,我也永远在你身后。
你有大错而担惊受怕,我包容你;你让人误解而满腹委屈,我理解你;你遭人欺负而心生惶恐,我维护你。
唯有信赖,才能让大家在孩子面临困境时,走进他的内心,扳直他的脊梁,扶正他的臂膀,告诉他:
没关系,你只管好好成长,大家来保护你。
就如《麦田守望者》一书中说: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如果有什么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
用心守望,让孩子相信,即使身处黑暗,爸爸妈妈也会成为照亮他们的那一道光。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种问题。假如大家可以跟孩子站在一块,他们就会感觉背后有依赖,心中有底气。假如大家站在孩子的对面,他就要孤军奋战,承受被压垮的风险。
爱、包容、耐心、尊重,是这类,让一个孩子更强大,更自信。能笑着赢到最后的,也肯定是在爱里长大的孩子。
作者介绍:那年美美,企业高管,美国认证协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师,培训讲师,爱红妆,更爱笔墨书香。深度婴幼儿教育(ID: baomabaobao ),天天中午一点半,为你推荐有深度,有态度的婴幼儿教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