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期望我们的子女坚强自信,但他们的一些行为总是使孩子们的自信心受伤。海外专家提出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为人爸爸妈妈的七种通病:
1、说他们是坏孩子。当孩子不小心将牛奶打翻在地时,爸爸妈妈总是会说:“你真是个坏孩子,这已经是这星期第四次了。 ”孩子们会因此产生如此的想法:当我笨手笨脚的时候,我就是个坏孩子。
2、无休止地提及孩子做过的错事。如此的爸爸妈妈一直探寻孩子的错误,然后不断提醒他们。这对孩子打造自信心没半点好处。
3、给孩子起外号。叫孩子“小矮子”、“大耳朵”或者“小胖子”,如此不但会削弱孩子的自尊心,且不利于树立父母的正面形象。
4、觉得他们永远是孩子。“有一天,你会怎么样怎么样”或者“你还小,照我说的做一定没错”是如此的爸爸妈妈常常说的话。这种语言会让孩子们没办法全方位地看待自己。
5、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们听到的批评越多,他们防止去尝试做其他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在运动方面根本就不可以”,“这是你第三次犯这种错误了,我怀疑你从来不会有责任心”,如此的话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伤害。
6、为孩子代言,而不是让孩子用自己特有些方法表达。这只能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失去自信。爸爸妈妈替孩子表达,等于向他们传达了如此一个信息:我可以比你说得准确,由于你还太小,不了解怎么样表达。
7、当着孩子的面随意议论他们。孩子们会想:“天哪,他们居然当着我的面随意跟其他人议论我,仿佛我不在这里,什么都不是。”假如爸爸妈妈感觉孩子不重要,他们自己也会愈加如此觉得。
以上这类行为都是爸爸妈妈无意为之的,却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过,一旦爸爸妈妈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他们的自信心就会非常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