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是中国传统的婴幼儿节日,大家每个人都会历程这个节日,只是现在伴随大家年代的进步,儿童节的过法也是愈加不同了,以下就让大家一块儿认识到四代人的六一情结吧!
儿童节又要到了,作为70后的阮先生一个月前就给1998年生的女儿乐乐筹备好了小礼品。而阮先生的侄女小陈,一个典型的八零后,也和朋友们嚷嚷着要一块过六一。
70后、八零后、九零后,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人群,他们的六一是如何过的?他们的快乐来自哪儿?让大家和这一家人一块回忆儿时的快乐时光,再看看零零后的孩子们又是如何过六一的吧。
70后疯狂夹弹珠也非常野
不管年代如何变,六一游园都是保留节目。各种游戏、演出、比赛,虽然活动大同小异,但参加活动的人却都完全不同了。
阮先生说,70后的游园就是些夹弹珠之类的游戏,用筷子把玻璃弹珠从满是肥皂水的盆里夹出,就是如此简单的游戏,70后也能玩得非常野、非常疯狂。
八零后的游园活动开始有了技术含量,而且基本都是以集体为单位。歌咏比赛、团体舞蹈、拔河比赛,就连游戏也要分组来玩。
而九零后的游园愈加开放,技术含量也更高了。书法、绘画、乐器、唱歌,只须你想,都可以上台展示我们的才艺。在70后、八零后为掰手腕获得胜利而开心时,九零后已从腕力机上了解了杠杆原理。
八零后装嫩大家也要过六一
阮先生沉迷带女儿奔赴各种庆祝活动。上周末,阮先生就和女儿参加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少儿艺术节。陪着女儿玩一个下午,感觉就像自己又过了一个六一。阮先生说。而乐乐显然还不可以理解父亲的开心。在她眼里,六一节不过就是一个节日,这一天不需要上课,还可以尽情地玩,仅此而已。
现在,已到而立之年的八零后开始了他们的集体怀旧。铁皮青蛙、风车、玻璃球、动画片这类儿时玩过的、吃过的、看过的,重新在网上被翻了出来。
80后们唱起了不想长大。大家也要过六一成了八零后们见面时开玩笑的话。小陈说:六一嘛,就是要享受这种可以撒娇的感觉。哪个说超龄就不可以过六一了。
九零后麻木每天都像过六一
谈起我们的六一,阮先生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六一这天早晨,母亲都会给他一个水煮蛋。有一年,母亲给我做了一套新衣服,那是我唯一一个有新衣服的六一。
八零后的小陈说,一般,大家都会提前一个月开始撕着挂历数六一倒计时,就为了那天可以穿上早就筹备好的新衣服。
80后的六一,父母还会多给10元巨款当零用钱,待遇等级和春节划等号。
平常严肃的老师变慈祥了,没作业和考试,老师还会发些小糖果、小礼品,够大家开心很长时间了。
九零后过六一,已经是新世纪了。只须九零后想,他们可以随时买新衣服、吃糖果、挑礼物。小陈说,以前我非常羡慕九零后,从小就有电脑,能接触不少事物。但目前我有点同情他们了,物质上充裕了,却少了一份期待后的满足,他们已经非常难领会到那种单纯的快乐了。
零零后回归跟着爸爸妈妈踢毽子
作为新生代的零零后,现在最大的也不过11岁,他们的爸爸妈妈多是70后末期或八零后的新人类。当八零后集体怀旧过起了六一时,也不忘带上孩子。
于是,零零后开始跟着爸爸妈妈六一逛公园、踢毽子玩好八零后的童年回忆。小陈说,以后,我也要让我的孩子了解大家是如何过六一的。或许几年之后,八零后童年记忆中的传统项目会伴随零零后的增加而华丽回归。
年代在进步,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也在以不一样的方法而庆祝着,虽然是愈加豪华,但好像却感觉不到了过去的那份单纯的快乐,但愿目前的爸爸妈妈们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们的同时,也要在精神上去满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