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十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里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留守儿童这个沉重的话题,第三牵动着国人的神经。6月15日,华商报记者对城固县二里镇二里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学校共有学生总数555人,过半数是留守儿童。结果显示,50位留守儿童中,每周只和爸爸妈妈联系一次的有21人,占调查儿童总数的42%。
44人的班29个是留守儿童
城固县二里镇二里小学是,典型的山区学校,距县城37公里。本次调查选择针对学校小学三年级和小学四年级的4个班,共计179名学生。留守儿童有98人,占学生总数的55%。3年级班43人,留守儿童24人;3年级班46人,留守儿童27人;4年级班46人,留守儿童18人;4年级班44人,留守儿童29人。
此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50名留守儿童,发放50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0位学生中,天天都打电话联系的只有3人,占调查总数的6%;每周与爸爸妈妈只联系一次的学生人数最多,有21人,占调查总数的42%;2—5个月与爸爸妈妈联系一次的有20人;时间间隔为半年的,总共有5人,占总数的10%。其中一位同学一年跟爸爸妈妈联系一次。
半年见一次面的为2人,占学生总数的4%;一年与爸爸妈妈见一次面的有38人,占调查总数的76%。两年见一次面的有3人,占调查总数的6%;其中一位孩子学生已经4年没见过我们的爸爸妈妈。
50位同学基本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块。其中43名学生会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占调查人数的86%。
23名学生会自己做饭,占调查总数的46%。
对于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影响,多数学生觉得,没爸爸妈妈的帮忙,我们的学习遭到影响。部分学生感觉自己非常孤单,缺少关爱。
吃穿不缺就缺爸爸妈妈的爱
你最想对爸爸妈妈怎么说?“父母,我好想你们”,“外出打工不要太辛苦”,“父母,你们辛苦了,我长大将来肯定好好孝顺你们”,除去对爸爸妈妈的想念以外,对于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懂事的孩子还是期望爸爸妈妈可以平安,注意身体。能与爸爸妈妈在一块,享受他们的呵护,是留守孩子的最大心愿。
小学三年级班的张楠浠今年9岁,她出生不久,爸爸妈妈就远赴浙江打工,这类年,她一直随奶奶一块生活。张楠浠说,爸爸妈妈每周都会给她打电话,按期会给她寄钱,家吃穿都不缺,只不过看到别的同学能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块,非常是羡慕。“我期望父母快一点回来,没他们我就没温暖。”
据校长梁柱介绍,学校共有学生总数555人,过半数是留守儿童。
“学习是一方面,缺少关爱是最主要的。”梁柱说,目前农村的年轻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留下子女和爷爷奶奶一块生活。目前的生活条件好了,在生活方面没任何问题。但爷爷奶奶只能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缺少关注。
通过他的长期察看发现,和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常见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注意力不集中。学校也会按期组织集体活动,安排老师结对子,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