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又说,一般上,学龄前教育或英才教育等是为人所诟病的。由于,有的人士担忧这种教育的结果,孩子的人格容易偏拗,身体情况也较弱。然而,卡尔斐达不只有完美的人格,而且还活到八十三岁的高龄。
卡尔斐达在婴幼儿期已经掌握三万个语汇,会说法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特别是具备数学才能。才9岁的他即进入来比锡大学就读,十三岁获哲学博士,十六岁得到法学博士之后,在德国的各大学教授法律。除此之外,在留学时,对但丁的研究也令专家学者啧啧称奇。
早在卡尔出生之前,决定儿童能力的是遗传?抑是后天的教育?便一直争论不休。卡尔的牧师爸爸坚持倡导教育比遗传更要紧。从出生到5、六岁之前的教育决定婴幼儿的以后。非常可惜,牧师这种独特的倡导,在当时仅获一人支持。牧师愤慨地说:不信的话,等我的孩子出世后,我要用我们的教育办法教育他,证明给大伙看!
不久,牧师的第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但非常可惜地,不久就被上主接回去了。卡尔是他的第二个孩子。这位爸爸于是开始根据我们的信念,细心地培育他的孩子。
在此,读者先要知道卡尔决不是一个天生资优的儿童,相反地,他是个几乎被觉得是傻子的孩子。连他的妈妈都说:这个孩子看来这么笨,你还是少费苦心好了。但,爸爸执意不愿舍弃。他觉得:大家有义务让孩子在出社会之后降低挫折。于是这位睿智的爸爸尽心地教育卡尔。他的教育的根本理念如下:
假设婴幼儿与生俱来的能力有100,却不去发现栽培,则他的能力会慢慢地衰退,五岁时可能减为80,十岁时减为60,十五岁时只剩下40。因此,必须要把握住机会,让孩子的潜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总之,愈早愈好,亦即,在婴幼儿的智商进步之初,教育工作便要开始,那样,具体作法应该怎么样?就从教婴幼儿语言开始。语言是吸取常识的最好工具,语言学习得愈早,了解愈多,其吸取常识的能力也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