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教师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她从4岁开始学钢琴,一直学到四年级,最后还是舍弃了。这位汪姓老师对记者说:回忆这6年孩子学钢琴的历程,那真是一段辛酸史。
女儿当初学钢琴时,汪老师只想增强孩子的艺术修养和风韵,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缺憾,并没想过非要让她成为一名钢琴家。开始女儿还对钢琴有点兴趣,但上小学后,学习重压愈加大,渐渐对钢琴产生了厌倦情绪。每当汪老师催促女儿练琴时,女儿一直表现出烦躁和不满的表情,甚至怨恨妈妈。有一次,女儿练琴时还差一根手指的指法没练,汪老师就批评女儿,女儿居然气鼓鼓地说:干脆把这根手指砍掉算了!母亲,我不想活了。
目前我才了解,女儿并不合适学钢琴。汪老师说,作为一名父母,我感到自己真的非常失败。
事实上,像汪老师如此培养孩子专长的失败历程,很多父母都历程过。他们并没真的发现孩子的兴趣,而是依据我们的兴趣为孩子培养专长。本来不喜欢音乐,非要让孩子学琴;本来嗓子不好,非要让孩子学唱歌;本来喜欢美术,非要让孩子学习跆拳道。这种逆孩子兴趣而培养专长的方法,最后会遭受失败。
薇薇今年10岁,但她已经有6年的武龄了。她母亲告诉记者,培养孩子的专长需要量体裁衣,当初她本来想让薇薇学钢琴,后来发现孩子爱蹦爱跳,对武术非常着迷。于是,她改了主意,让薇薇学武术。目前,薇薇参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武术比赛,她非常想在外人面前展示我们的本领。练武术,薇薇不只强身健体,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和胆识,学习成绩也愈加好。
汪老师的女儿停止学钢琴已经快两年了。汪老师感慨地说:大人应该擅长发现孩子的兴趣,而不应该人为地为孩子造一个兴趣。目前,经过四五年前给孩子疯狂报各种兴趣班的白热期,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专长时,都少了几许盲目,多了几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