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化学  英语  高中  数学  初中  小学 

英国华裔“虎妈”的艺术教育观

   日期:2024-10-23     来源:www.autombls.com    浏览:782    
文章简介:濮磊磊,8岁。五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开始学习萨克斯。

濮磊磊,8岁。五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开始学习萨克斯。濮晶晶,13岁。自五岁起学习钢琴,芭蕾舞,踢踏舞,现代舞。2008年开始学习吉他、声乐等。
思思,21岁。8岁开始在皇家芭蕾舞蹈学校学习芭蕾,毕业后到英国皇家部队练习,获得荣誉2等星。现为伦敦大学医学院学生。
据英国《华闻周刊》消息,虎妈婴幼儿教育方法的成功在惹来社会各界争议的同时,也将西方和中国式教育搬上擂台。那样各位华裔妈妈们在英国这个大环境下,又是怎么样看待子女的艺术教育呢?这一话题也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关注,英国当地主流电视台还计划制作一档关于家庭教育电视专题系列片,将向英国社会介绍那些有着婴幼儿教育经验且培养了为之骄傲子女的中国虎妈们。
日前,由英中舞蹈和艺术联会举办的虎妈教育座谈会在伦敦市中心举行,邀请了数位华裔母亲一同交流和推荐自己在孩子艺术教育上的技巧领会,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桂秋林也出席了此次茶话会。记者亦参与了此次活动,走进了如此一群看重孩子艺术教育的妈妈,探讨他们眼中艺术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学到的不仅仅是艺术
濮存健是个歌唱家,在国内外参与过多次大型歌唱演出。现在她与英国老公在英定居已18年,并育有一对可爱的子女。大女儿Selena已经13岁了,唱歌、跳舞、乐器样样精通,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才女。小儿子Piers只有8岁,喜好钢琴、萨克斯风,是个可爱的音乐小精灵。因为从小就在家同意艺术的熏陶,两位小朋友对艺术有着一股由衷的热爱。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濮存健在他们的艺术道路上一直担任着引导者的身份,给予最大的支持。濮存健觉得,孩子学习艺术不只培养了我们的情操,还可以让头脑变得灵活。濮存健告诉记者:小朋友从小弹钢琴,对大脑开发是有好处的。通过孩子左右手弹钢琴的训练,可以增强左、右脑的相互运用。另外,他们接触音乐后看东西的角度和其他人不同,视线也会愈加开阔。这类艺术历程帮助他们在情商和IQ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像濮存健如此侧重孩子艺术教育的家庭,在英国还有不少。这类华裔孩子在成长时不断遭到中西文化的碰撞,对艺术总是有着独特的兴趣,其中更是不乏佼佼者。
8岁就开始在皇家芭蕾舞蹈学校学习芭蕾,现在21岁的思思已然长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女孩。说到当初送思思学习芭蕾的初衷,她的妈妈黎丽对记者说:最开始是期望女生可以学习芭蕾,如此对未来的形体、风韵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忙,同时也想让她自己找找感觉,看是不是真的喜欢这门艺术。可能连黎丽也没想到,从刚开始对芭蕾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到芭蕾迷,思思已整整走过了10年的舞蹈生涯,现在她举手投足间都携带一股专业的芭蕾范儿。
可以说,思思的芭蕾历程对她将来一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黎丽说:女儿在舞蹈学校里学的不仅仅是芭蕾舞。她在十年的舞蹈学习中收成最大的就是知道了坚持。这对于她将来做什么事情都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另外,由于学校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与他们的交流让思思接触到了各地的文化。黎丽觉得,女儿在各种场所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都可以说是来源于于学习芭蕾的历程。
在此次茶话会上,英中舞蹈和文化艺术联会和伦敦中国舞蹈学校的负责人张玉霞是两个热爱艺术的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名专业的舞蹈老师。说到艺术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张玉霞觉得,孩子从小接触艺术教育,对他们情商和IQ的开发都起到了辅助有哪些用途。她举了一个例子:当孩子开始学钢琴的时候,刚开始会学习一些轻快的音乐,培养他们的兴趣。后来老师的上课内容会由简入繁,教一些有深度的音乐,同时老师会讲述音乐的来源,让学生在弹琴前感受音乐的内涵,训练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不只这样,孩子的审美观和表现力也会相对增强,艺术给他们带来的自信在与人交往方面也愈加的主动。
收成的不仅仅是方法
英国开放式的文化教育给华裔孩子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多数华裔母亲觉得孩子在英国学习的艺术是大不相同的。比较国内外的艺术教育环境,黎丽坦言:就拿弹钢琴而言,国内不少老师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持续的训练各种曲子以达到娴熟的弹奏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考级,或在比赛中获得名次。她觉得,英国艺术教育更重视对学生整体艺术修养的提升:这边的老师不是看你练了多少小时的琴,他们更重视你看了多少书,知道多少艺术文化。
常在英国各学校举行中国艺术类工作坊的张玉霞也对记者表示,就艺术教育而言,英国学校比国内愈加普及,也愈加自由。英国的学校常常会邀请具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背景的艺术工作者们开设工作坊。这类工作坊会让学生知道和体验我们的艺术文化,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触到全球的艺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项目学习。另外,英国重视的艺术教育传达的是艺术的修养,重视的是参与性,它会提供给每一个孩子拥抱艺术的机会,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将来的音乐家或舞蹈家。
坐落于如此一个开放式的艺术环境下,在英的华裔父母是不是与英国当地父母就孩子艺术教育上的观念有所差异呢?
对此,不少父母都表示,英国当地爸爸妈妈对于孩子艺术教育的态度多为顺其自然。相比之下,中国父母则会更看重一些。黎丽也向记者坦承她对女儿艺术教育的看重:作为一个女生,艺术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可以从小抓起,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会对以后产生重大的影响。可能有些英国父母会完全伴随孩子的爱好,练了1、两年后感觉辛苦就不练了。但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我觉得在重点时刻是需要推她一把的,让她了解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跳跳舞这么简单,她更应该了解做事要有始有终这个道理。目前看来,我对孩子当令的push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濮存健补充道,她对孩子的艺术教育虽然看重但并没如虎妈般的苛刻:我在孩子的艺术学习中所饰演的角色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让他们了解学习艺术非常重要的是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没多么大的野心让他们非得变成大明星,只须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就好。
看重的不应只不过西方文化
现在,伴随父母对孩子艺术修养的看重,华裔孩子学艺术的现象已经愈加常见,中、英各类艺术机构争相为学生们提供各种学习和表演的机会,艺术教育正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况。
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桂秋林就此在同意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目前的华裔妈妈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少父母偏向于让孩子学习西方的乐器,华人孩子真的学习中国艺术的反而并不多。桂老师呼吁:中国有不少源远流长的艺术,在对待孩子学习艺术这个问题,父母不应只局限于西方文化,反而更应该加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大家的孩子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