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付高考考试,学校将考试成绩在300分以下的学生,“一刀切”地转入到美术班,无论学校动机怎么样,这种做法都值得商榷。可话又说回来,假如不学美术,“差生”的出路又在哪儿?
近几年一些省区的高考考试最低录取线,理工类和文史类大都在300分以上;而艺术本科的一本和二本的录取线一般低于290分,三本的录取线一般低于260分,而艺术高职高专的分数线一般低于200分。应该说,300以下的学生走“艺考”的道路,好像更有期望。所以,尽管“艺考”存在如此那样的积弊,但它毕竟另辟了一条蹊径。
学校的错在于“强制”和“一刀切”。差生是不是转艺考,第一应听取考生和父母的意愿,还要看考生本人有没这个专长,让300分以下学生都进美术班,这显然忽略了考生的意愿和专长。
学校霸道做法与教学评价机制有关。一直以来,“高考考试升学率”是评价教学水平的要紧标尺。为提升升学率,学校当然会想方设法大做文章。近日,重庆一高中学校曾动员差生舍弃高考考试,就是为了减小“分母”,以提升升学比率。
由此不难看出,要为“差生”开辟更多的出路,第一要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摒弃“唯升学率论“的评价弊病。第二,也需要注意到,差生走“艺考”的道路也是非常窄的,只有极少数考生能成功。所以,笔者呼吁,应进一步加强高考考试改革力度,为“差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同时,也期望国家能大力进步其他职业技术教育,拓宽人才培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