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兴趣:是孩子的还是父母的?
在儿童兴趣培养的问题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疑问在于:大家到底在培养哪个的兴趣?这是一个简单到几乎不言自明,却又深刻到足以引起广泛深思的问题。同意兴趣培养的主体无疑是孩子,因此,大家应当培养的理所当然应该是孩子的兴趣,而非父母我们的兴趣。
以王师傅家庭为例,这对夫妇因缺少文化常识和专业技能而在现代社会中处处受限,生活并不顺遂。幸运的是,他们的5岁儿子强强体格健壮、头脑聪明,于是王师傅发誓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必须要让儿子上大学,选择一个既体面又可以赚钱的专业。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王师傅决定从小开始培养儿子的兴趣。
然而,他选择了让孩子学书法,觉得这是打好文化基础的第一步。
然而,强强对书法并不有兴趣,他更喜欢在后院摆弄花草。王师傅对此感到很恼怒,不惜用武力强迫孩子训练书法。结果,强强的脾气变得古怪,甚至通过绝食来抗议,父子关系因此紧张。
王师傅原本期望培养儿子对书法的兴趣,但适得其反。这种现象在现代家庭中并不少见,其根源在于父母没正确区别对孩子是培养兴趣还是培养其兴趣。
培养兴趣的种类与选择
在培养儿童兴趣时,大家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健康、高尚、有益的兴趣
依据兴趣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兴趣可以分为积极兴趣、消极兴趣和无害兴趣。判断兴趣的好坏,重点在于审视其本质是不是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我有一个学生,原本学习优秀,但偶然接触了名为“传奇”的电脑网游后,便沉迷于此,成绩和视力均遭到了严重干扰。甚至由于缺少资金打游戏而走上了盗窃的道路,最后被警察带走,一个本有美好前途的少年就此陨落,这难道不让人感到惋惜吗?
2. 兴趣培养与生活规划、职业设计的结合
父母在培养孩子兴趣时,应将它与孩子以后的生活规划和求职就业联系起来。假如孩子喜欢下棋,但并没计划以此为职业,或者父母并不期望孩子成为职业棋手,那样下棋就只能作为孩子的无害兴趣来培养,即作为业余喜好来进步。
在培养孩子兴趣时,父母应当认识到,兴趣不止是孩子开心的源泉,更是他们将来进步的基础。兴趣的培养应当遵循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选择,并与他们的长远进步相协调。只有如此,大家才能真的培养出孩子健康、高尚、有益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