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是指甘愿迁就别人,非常在乎其他人的感情和需要,常常忽视自己,看到其他人满足和同意,才会感觉自己有价值。孩子出现讨好型人格与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怎么样帮助孩子摆脱讨好型人格,也成为父母常见关注的重点。
孩子讨好型人格如何纠正
给孩子自信和支持。让孩子了解他们是被爱和支持的,无论他们干什么都会得到爸爸妈妈的支持和一定。
鼓励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让孩子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如果要紧的,并且有权利表达出来。帮助孩子掌握坚定地表达我们的建议和想法,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建议和想法。
勉励孩子独立考虑和决策。让孩子参与决策过程,让他们掌握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后果。如此可以帮助他们打造独立考虑和决策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让孩子了解他们的价值和重要程度,不要让他们过度关注别人的评价和怎么看。帮助他们打造我们的标准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主人。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当孩子的自信心强大时,才会形成自我,也更会由于自信心的支持,才可以敢于反驳别人的建议,只须他敢发出反对的声音,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就会彻底消失。
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事:父母需要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就要渐渐地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预。所以对于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多走一些弯路,尝一尝错误带来的后果并不是坏事。
一定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让他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是让孩子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根本缘由。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需要常常去一定孩子的行为和想法。
讨好型人格孩子的特征
过于迎合其他人的爱好。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是以其他人为中心的,遇事就算他们自己心中千百般不想,但只须其他人喜欢,他们也会硬着头皮满足其他人的需要。由于,他们害怕一旦不去迎合其他人,其他人就不喜欢他了。
不敢对其他人说源于己的爱好。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根据其他人的想法亦步亦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取得其他人的喜欢。这种孩子压抑我们的欲望,让他们不习惯对其他人说源于己的爱好。
没我们的主见。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过多地在想“其他人喜欢什么”“其他人想如何”,关注的都是其他人的欲望和看法,把个人的需要放在最后。久而久之,他就成为了没主见的孩子。所以,不少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长大后都是“好好先生”,遇事决策能力也不可以。
不会拒绝。即便再不喜欢,再不情愿,也从来不说“不”!他们完全不会拒绝其他人,在其他人眼里是个典型的“老好人”,“好说话”,脾气好,性格好。事实上,这类孩子都在委屈自己,就算困难全都留给了自己,也会咬牙忍住。
过分敏锐。讨好型人格的人对其他人的评价和怎么看很在乎,就算是非常小的批评或质疑,都会让他们感到受伤。
情绪波动。因为过分关注别人的怎么看,他们容易遭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一会儿开心,一会儿沮丧。
孩子讨好型人格怎么样变得自信?爸爸妈妈要如此引导
让孩子掌握正视我们的感受。爸爸妈妈需要让孩子了解“众口难调”的道理,每一个人都没办法真的做到让所有人都爱自己,与其卑微地讨好其他人,不如看重我们的真实体验,使我们的内心达到平衡。
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做事情不应该只不过为了取悦其他人,而是要依据我们的意愿和价值观去做。同时,要教育孩子要有自信,相信我们的想法和能力。
不要过度赞扬或批评孩子。父母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不要过于苛刻或宽容。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的行为,给予适合的表彰和批评。
帮助孩子打造好的人际关系。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样与人相处,打造健康的人际关系。如此可以让孩子愈加自信和独立,降低讨好行为的发生。
帮助孩子打造自信。爸爸妈妈要在日常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坚定的培养与练习,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情绪表达方法,孩子都能一直坚守我们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