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生物实验题
1、探究光对鼠妇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10只鼠妇、长方型铁盒、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透明的玻璃、不透明的硬纸版(可以补充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实验办法和步骤:
1.先在长方形铁盒中放入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
2.将鼠妇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
3.将玻璃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将纸版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
4.静置10分钟后,大部分鼠妇跑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
5.依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在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在实验结束后,应该如此处置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 的不同对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影响。
8.本实验为何要用10只而不是1只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何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一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____值。
(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5)假如“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需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
2、实验一 【显微镜的用法】
(1)显微镜怎么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①对光 ②装镜头 ③放置 ④升镜筒 ⑤降镜筒
⑥低倍镜察看 ⑦细准焦螺旋 ⑧探寻物像
(2)对光时,应第一转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若想察看到较多的细胞,应用的物镜是__________。对光时用的物镜是__________。
(5)放大倍数的计算办法:物镜放大倍数乘以__________倍数假如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察看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______。
(6)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像。(掌握判断玻片标本如何移动?)(能判断看如“F”、“上”等的像是什么?)
(7)如何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移动玻片时,污点动则在玻片上,如不动,换物镜,污点没则在物镜上,如没则在目镜上
8.用显微镜察看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线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线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C )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 物镜25×
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9、用显微镜察看根尖纵切面切片,先用10×的物镜察看,再换用40×的物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线的明确度和亮度变化是D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明确、变亮D、明确、变暗
10、用显微镜察看的材料需要需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显微镜察看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如果是在光线非常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使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C )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12.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办法中,正确的是
A、察看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
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先用高倍镜探寻物象,再用低倍镜察看
D、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线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13.用显微镜察看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
①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坐落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降低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转动转换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线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象;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线中的物象明确
⑥将要察看的物象移到视线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⑥ B、④③①②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4、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C )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载物台
3、实验二 【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C )
①染色 ②撕取实验材料 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盖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用盖玻片的办法是(B )
A、将盖玻片飞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迅速盖上
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手
D、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4)预防气泡产生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盖上____________________
(5)染色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察看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察看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含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D、用碘液进行染色
3.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下察看,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征是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
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两个目的?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碘酒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处置的目的让__________消耗干净,隔水加热的目的_预防酒精爆炸____。
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把一部分用黑纸遮挡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现象?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1、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或缺的条件2、叶片见光部产生了淀粉
将叶片变蓝的部分制成切片察看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了蓝色,这说明淀粉形成的场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办法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____________________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__________下照射。使叶片的见光部分和未见光部分形成对照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使叶片含有些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
(5)用__________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会儿后,用清水冲洗叶片,察看叶片颜色变化。
结果: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没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结论:
(1)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见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这一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未遮盖部分产生了有机物,遮盖部分没产生有机物,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6、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
如图所示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没标号的种子将正常萌发。据图回答问题。
(1)本实验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合的温度、肯定的水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粒种子不可以萌发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粒种子不可以萌发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水分温度低__________。
(5)第④粒种子在哪些条件下大概萌发?温度适合。
(3)做实验时,假如6号种子没萌发,请剖析缘由(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表是不同条件下100粒种子萌发状况,请依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装 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
场 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
温 度 | 23℃ | 23℃ | 23℃ | 23℃ | ||||
干湿状况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
数日后种子 萌发状况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92 | 8 | 0 | 100 | 93 | 7 | 0 | 100 |
(1)依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萌发后,假如继续培养几周,幼苗成长较好的应该是__________甲 __________组。你判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长
(3)要证明“光对种子萌发是不是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
7、实验【察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用途】
(1)操作步骤 1、制淀粉糊2、取唾液、3、向1试管滴2滴清水,2试管滴2滴唾液4、将放入37℃的水中恒温故知新10分5、向2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碘液
(2)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__________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有消化用途__________
(二).下表是唾液淀粉酶以淀粉的消化用途的实验记录,依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问题上。
试管号码 | A | B | C | D | E |
加入物质 | 浆糊、清水 | 浆糊、唾液 | 浆糊、唾液、盐酸 | 浆糊、唾液 | 浆糊、唾液 |
温度 | 37℃ | 37℃ | 37℃ | 100℃ | 0℃ |
时间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加入碘液 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若以A和B为一组,则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若以B和C为一组,则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若以B、D和E为一组,则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消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唾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用途,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策略。
分组 | 1 | 2 | 3 | 4 | |
处置 | 馒头块 | 0.5g | 0.5g |
|
|
馒头碎屑 |
|
| 0.5g | 0.5g | |
水 | 2ml |
| 2 ml |
| |
唾液稀释液 |
| 2 ml |
| 2 ml | |
条件 | 37℃保温5分钟 | ||||
碘液测试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
实验现象 |
|
|
|
|
① 假如把2和4作为一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状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用途,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1__2_。③ 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变蓝_和___________。你对此现象的讲解是________________。
(四)、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依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试管编号 | 加入材料 | 水温(℃) | 恒温时间(分钟) | 加碘液后的现象 |
1 | 馒头碎屑+唾液2 mL | 90 | 10 | A |
2 | 馒头碎屑+唾液2 mL | 10 | 10 | B |
3 | 馒头碎屑+唾液2 mL | 37 | 10 | C |
4 | 馒头碎屑+清水2 mL | 37 | 10 | D |
(2)表中C:_____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
(3)表中A和B都可能:__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
(4)比较1~4四组实验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现象A~D,经过认真剖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8、演示实验【植物散失水分】:塑料袋内壁上水珠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示实验【】
察看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染成红色? 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__________
⑴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用途是__________。
⑵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量多带些叶片,主要为了增强枝条的__________。
A.光合用途 B.呼吸用途 C.蒸腾用途 D.分解用途
10、演示实验【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
形成瘤状物的地方及形成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说明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__________
十1、察看草履虫的实验:
1.吸取培养液的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及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棉花纤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用吸水纸吸去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看清草履虫的纤毛,显微镜的视线应较__________
十2、实验六 【临时装片的制作】
进行徒手切片时,右手捏紧并排的____________________,对着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切下的薄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察看气孔的实验中要用镊子撕下叶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3、演示实验【察看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__________现象?分层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4、实验【用显微镜察看小鱼尾鳍内的血液循环】
(2)他在视线中发现了如此一些血管,如图:A段是( 静脉 )、B段是(毛细血管 )、C段是(动脉 )。
如何判断毛细血管?红细胞单独通过的血管
进而如何判断动脉、静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
此实验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鱼做实验,做实验时应注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小鱼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包裹起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心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5、实验【测定胸围差】
测定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6、实验【向澄清石灰水吹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试管有哪些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
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气体相比,呼
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
的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__________
壁和__________壁进人肺泡,然后随__________的过程排出体外。
十7、实验【膝跳反射实验】:
(2)叩击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受器、效应器的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经冲动传导的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8、察看鲫鱼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酒精浓度 | 清水 | 1% | 3% | 5% | 8% | 10% | 15% | 20% |
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 | 33 | 30 | 28 | 24 | 22 | 21 | 18 | 死亡 |
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上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它连成一条曲线。
(2)上述图表表明,水蚤心率比较容易遭到__酒精浓度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伴随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_减慢____________。
(3)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由于酒精浓度过大而致使__死亡。剖析其缘由,就比较容易得出,酒精具备__抑制心跳用途,所以会减缓心脏的跳动。
4.在“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你的结论和缘由剖析是:
(1)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__________用途,这是由于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__________,一定量地提升__________的开心性;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__________用途,由于它对__________起麻醉用途。
(2)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__________用途,由于烟碱(如尼古丁)有使
有哪些用途。
(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及对结果的剖析,你最后的结论是,在日常应该__________。
二十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影响大吗?作出的假设是:酸雨使种子不可以萌发。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控制在4.0以下。他设计的实验策略是: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通过__________合成有机物,而绝大多数则通过__________散失到空气中。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__________
写出合成有机物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分)
二十5、下图是晴天的上午,张娟设计的用于察看蒸腾用途的实验装置,请你据图回答:
(1)此装置是不是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正确,请你在改正处画出正确的装置。
__________
(3)下午打开口袋,飞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每天亮就打开袋口,飞速伸进一支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
二十六“察看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置,图2示显微镜下察看到的视线图像,请依据实验的办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察看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水___,如此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⑵一般情况下,用_低_倍显微镜察看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状况。
⑶图2示显微镜下察看到的图像,你觉得[1]是_动脉___血管,判断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2]是_毛细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3]是_____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二十七.(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测试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测试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它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什么地方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天天察看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依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⑵设计3号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它比较适合与_2 _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__________
⑶科学地讲,3号能否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