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学弟学妹:
夜深了。或许你正在为即将来临的二模而紧张备考;或许你正在为那一沓沓卷子挑灯夜战;或许你正在为充满未知的将来,或憧憬,或踌躇。但,无论走多远,请别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就像大家一样,当还未真的背上行囊走进这座大学,我对这座大学的唯一印象,只不过红皮录取公告书上的校名题字与主席像。但目前,可能说我日渐了解了,艰苦朴素地大人的真的含义,日渐熟知了一位位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的老师们,日渐感觉到了地大浓厚的学术环境。我看到了,她不负过去八大院校、211工程、985优势学科革新平台,与双先进的盛名。
真的带我走近地大的是我的思修老师,他在课堂上面给大家讲到:“当我研究生刚毕业时,机缘巧合的来到了地大,一所简陋却依旧驻足于北京众高校的学府。与北京其他高校的工作环境相比,我当时心有不甘,有过想换一个工作环境的念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被地大人身上独有些魔力与精神所感动,那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态度深深的吸引着我,正如你们所见,我最后选择留在了这里。”
我与地大老师们一同见证了地大成长的时刻,从甚至没一本完整的成体系的教科书,通过地质人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到大家有了一部部自己撰写的地质丛书;从老师们一字一句的在黑板上书写地质常识,到拥有综合楼一整套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在这种影响下,还有不少从过去孜孜不倦的好学者,到为地质事业不断努力并为之奋斗的地质人。从无到有,所有的所有,都散发着地质人的魔力,闪耀着地质人的光辉。
中国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打造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架构体系”定义,打造了“架构体系”的定义,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架构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架构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渠道。
地质博物馆的无数经过地质人实地考察带回来的样品,还有那些化石捐赠者,还有实验室里辛勤工作,为改进实验而努力着的老师们等等。
我终于了解了地大校训的真的含义。
“艰苦朴素”就是需要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奋斗、发展进取、创建地球科学范围世界一流大学之实。
岁月静好,值得等待。目前,大家没办法了解,正在读这封信的你,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但,你要了解,当你在高考考试志愿填报系统上庄重地选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时,你面对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更是一种使命。请相信,所有都是最好的安排,9月,正值京华秋,大家在学院路29号,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