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初中  小学  高中  化学 

小学习数学四大类应用题解析,办法方法都在这里了!

   日期:2025-01-29     来源:www.guoxuecom.com    浏览:783    
文章简介: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应用小学习数学中的定义性质、法则、公式、数目关系和解题办法等最基本的常识,还要具备剖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也是为何孩子感觉难是什么原因。

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应用小学习数学中的定义性质、法则、公式、数目关系和解题办法等最基本的常识,还要具备剖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也是为何孩子感觉难是什么原因。今天颜老师就来和大伙来详细研究一下应用题的四大种类。

1

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没固定的结构,也没解题规律可循,完全要依靠剖析题目的数目关系找出解题的线索。

● 要素: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手?

从条件入手剖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问题

从问题入手剖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已知条件。

● 例题如下:

某五金厂一车间要生产11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天天生产130个。剩下的假如平均天天生产150个,还需几天完成?

● 思路剖析:

已知“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天天生产130个”,就能求出已经生产的个数。

已知“要生产1100个机器零件”和已经生产的个数,已知“剩下的平均天天生产150个”,就能求出还需几天完成。

2

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中,有些题目因为具备特殊的结构,因而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办法来解答,如此的应用题一般称为典型应用题。

(一)求平均数应用题

● 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规律是:

总数目÷对应总份数=平均数

注:

在这种应用题中,大家要抓住的是对应,可依据总数目来划分成不一样的子数目,再一一地依据子数目找出各自的份数,最后得出对应关系。

● 例题如下:

一台碾米机,上午4小时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时碾米1096千克,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

● 思路剖析:

需要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这一天总共碾了多少米?(一天包含上午、下午)。

2、这一天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上午的4小时,下午的3小时)。

3、这一天的总数目是多少?这一天的总份数是多少?(从而找出了对应关系,问题也就得到知道决。)

(二) 归一问题

● 归一问题的题目结构是:

题目的前部分是已知条件,是一组有关联的量;

题目的后半部分是问题,也是一组有关联的量,其中有一个量是未知的。

● 解题规律

先求出单一的量,然后再依据问题,或求单一量的几倍是多少,或求有几个单一量。

● 例题如下:

6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300亩,照如此计数,8台拖拉机7小时可耕地多少亩?

● 思路剖析:

先求出单一量,即1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的亩数,再求8台拖拉机7小时耕地的亩数。

(三) 相遇问题

指两运动物体从两地以不一样的速度作相向运动。

●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

1、相遇时间=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和。

例题如下:

两地相距500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行60米,小明每分钟行65米,几分钟相遇?

2、相隔距离(两物体运动时)=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例题如下: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10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比货车快20﹪,求甲乙相距多少千米?

3、甲速=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相遇时间-乙速

例题如下:

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64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相遇问题可以有不少变化。

如两个物体从两地相向而行,但不同时出发;

或者其中一个物体中途停顿了一下;

或两个运动的物体相遇后又各自继续走了一段距离等,都要结合具体状况进行剖析。

● 另:

相遇问题可以引申为工程问题:即工效和×合做时间=工作总量

3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应用题有三种,下面分别谈一谈每种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的规律。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这种问题的结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目,所求问题是这两个量间的百分率。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罢了,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时,要用除法计算。

● 解题的一般规律:

设a、b是两个数,当求a是b的百分之几时,列式是a÷b。解答这种应用题时,重点是理解问题的含意。

● 例题如下:

养猪专业户李阿姨去年养猪35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6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百分之几?

● 思路剖析:

问题的意思是: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是去年养猪头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应用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去÷去年养猪的头数,然后把所得的结果转化成百分数。

(二)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 解答这种问题时,要从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那个已知条件入手剖析,先确定单位“1”,然后确定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这种应用题可以用方程来解,也可以用算术法来解。

用算术办法解时,要用除法计算。

● 解答这种应用题时,也要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已知条件入手剖析:

先确定单位“1”,再确定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些稍难的应用题,可以画图帮助剖析数目关系。

(四)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问题。

● 这种题目的特征是:

工作总量没给出实质数目,把它看做“1”,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所求问题大多是合作时间。

● 例题如下:

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合修4天后,剩下的任务,有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 思路剖析:

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

已知两队合修了4天,就可求出合修的工作量,进而也就能求出剩下的工作量。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几天完成。

4

比和比率应用题

比和比率应用题是小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要紧组成部分。在小学中,比的应用题包含:比率尺应用题和按比率分配应用题,正、反比率应用题。

(一)比率尺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是研究图上距离、实质距离和比率尺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 解答这种应用题时,最主要的是要了解比率尺的意义,即:

图上距离÷实质距离=比率尺

依据这个关系式,已知三者之间的任意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未知的量。

● 例题如下:

在比率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城到B城的距离是8厘米,A城到B城的实质距离是多少千米?

● 思路剖析:

把比率尺写成分数的形式,把实质距离设为x,代入比率尺的关系式就可解答了。所设未知数的计量单位名字要与已知的计量单位名字相同。

(二)按比率分配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的特征是:把一个数目根据肯定的比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求各部分的数目是多少。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唯一接触到的不平均分问题。

● 这种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是:

先求出各部分的份数和,在确定各部分量占总数目的几分之几,最后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各部分的数目。

按比率分配也可以用归一法来解。

● 例题如下:

一种农药溶液是用药粉加水配制而成的,药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100。250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5.5千克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

● 思路剖析:

已知药和水的份数,就能了解药和水的总份数之和,也就能了解药和水各自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了解了分率,相应地也就能求出各自相对量。

(三)正、反比率应用题

解答这种应用题,重点是判断题目中的两种有关联的量是成正比里的量,还是成反比率的量。

假如用字母x、y表示两种有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肯定),两种相向关联的量成正比率时,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kx=y(肯定)。

假如两种有关联的量成反比率时,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y=K(肯定)。

● 例题如下:

六一玩具厂要生产2080套儿童玩具。前6天生产了960套,照如此计算,完成全部任务共需要几天?

● 思路剖析:

由于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已知工作效率肯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率。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