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庆期间,一部能唤起全民爱国情怀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C位出道,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买好了预售票,只等正式上映。
坐在电影院里面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像如此的一部主旋律电影应该要怎么样拍出来?
由于以前看主旋律电影,比较容易就会产生离大家非常遥远的感觉。
但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后,我的印象被颠覆了,由于这部电影,聚焦的就是每个普通中国人身上的故事,所有人都能从中发现我们的影子。
黄渤扮演的工程师林治远,负责开国大典上的电动升旗部分,为了一面红旗,他和同事走街串巷去找红绸子,其他人问他为何这么较真,他嘶吼着说:
你以为升起来的只是一块红布吗?28年革命,2000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大家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开国大典前夜,他熬了一个通宵,一遍一遍地试验。
当国歌奏响,国旗缓缓升起时,影片中仰看着国旗的人都红了眼眶,影片外的我,眼里也涌出了泪意。
张译扮演的科研职员高远,在西北科研基地进行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因为工作需要高度保密,他告别爱人,隐姓埋名,一去就是三年。
高远到医院休养的时候,心依旧牵挂着原子弹工程,他打听消息的途径只有一种,就是问护士:今天街上有哪些庆祝活动吗?
得到无数次否定的答案后,他心急如焚,悄悄跑出了医院,坐上那辆他无比熟知的公交车,就在那里,遇见了三年前的爱人。
即便他戴着口罩,爱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他垂下头拼命不承认,但在爱人说起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时,他满眼都是藏不住的沉痛、思念、歉疚。
那个口罩外的眼神,深深地震惊了我,我不由得想,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里,还有多少像高远如此的英雄?他们是如何背井离乡、舍家为国?他们内心背负着什么样的情怀和使命?
电影里,高远就在和爱人相遇的时刻,听到了那个他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国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当漫天的报纸像雪花一样倾洒下来,当《歌唱祖国》的合唱声响起,当高远摘下口罩,露出一个苍白却畅快的笑容,我听见身边有人在低低啜泣。
我不由得想,大家能有今天的幸福岁月,是经过了多少像林治远、高远如此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奋斗?
他们无显赫的名声,但在各自的范围精益求精、鞠躬尽瘁,甚至,随时做好了牺牲的筹备。
我今天能舒适地坐在电影院里,可以在电影结束后穿过繁华的街道,回到温暖的家里,是无数个他们,用青春,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
影片中7个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最深刻的联结:没国家,就没个人,没个人的奉献,就没国家的强大。
02
他叫张富清,是一名抗战老兵,战功累累,攻陷摧毁敌人碉堡四座,多次充当突击队员,两次获评战斗英雄,一次获评特等功,三次获评一等功.......
可是他在抗战结束后却选择了归隐,藏起功与名,连他家人都只以为他只不过一名普通的队伍军人,还是在退伍军人普查的时候,大家才了解真相。
其他人问他为何不向大伙说出这所有,他回答说:
“一想起和我一块并肩作战的战士,有不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哪些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我有哪些功劳啊?”
说完,他哭了。
九死一生尤不悔,不需要功名上景钟。
他叫杜富国,一名在边境排雷的战士。
在一次行动中,他被地雷炸掉了两只双眼的玻璃体,炸断了手臂,满脸都是血,胸前的扫雷服被炸成棉絮状,头盔护镜被炸裂。
即便情况这样惨烈,杜富国还想着身体恢复了再继续扫雷,可惜他双眼再也看不见,手臂再也没了。
授与勋章的时候,杜富国说:
“兄弟们,对不起,原谅我再也没方法跟你们一块扫雷了,请你们替我继续完成任务,向你们致敬,我等着你们胜利归来。”
说完,他非常快举起被炸伤的右臂敬礼,全场人为之泪奔,一股英雄的气息在心中升腾。
他叫梁思礼,是近代名人梁启超的儿子,也是火箭控制专家。
他过去说过一段话:
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回国了,他留在了美国。他搞的是美国的洲际导弹,我搞的是东风导弹,我的薪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
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什么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守卫大家祖国的!”
他叫林俊德,他把我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家国家的核试验。
晚年的时候,癌症缠上了他,大夫说他只能活几个月,可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尽头,依旧在移交国家机密科研资料,布置和叮嘱后面的实验项目怎么样拓展。
最后一天,他坚持了工作整整76分钟,直到手指不可以动了,他才叹息着舍弃。
上面的这四个人,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大家,都是海量为了国家和民族付出鲜血和努力的一个个缩影。
前辈们点燃炬火,新一辈的青年紧紧跟随。
一代又一代人,就如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03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正在念书,灾情发生之后,大家和同学们纷纷在广场的草坪上摆上蜡烛,祭奠那些逝去的大家。
我的电脑里面一直保存着一段视频,那是四川电视台主持人宁远在播报新闻,当天她在汇报灾区状况,德阳死亡一万零二百九十余人,绵阳死亡九千六百四十余人,成都死亡四千三百一十余人,阿坝州死亡………
说着说着,她就忍不住哽咽,眼泪不断地滴落。
记得当时我正在学校饭店,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后来我就一直保存着这段视频,从来没舍得删。
所以,当我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时候,那个从四川来北京看奥运的孩子,在一连串戏剧性的历程后,说出他关于汶川的故事,让我感慨不已。
孩子背负着汶川的故事想要走进奥运会场,和我保留那段视频的意义是一样的。
大家的国家,是一个遇到过不少磨难的国家,而大家的国家目前这样兴盛昌盛,不能离开前人的牺牲和付出。
他们都是普通人,但大家偌大的国家,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去建设的。
在知乎上有个长期霸占热榜的问题:身处每个行业的普通人,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
我看到一个回答非常不错,简单来讲,就是在你一个人所在的地方发光发亮。
假如你是一名公务员,那你就做好我们的事情,多为百姓办点实事,对工作中藏污纳垢的部分不要视若无睹。
假如你是一名教师,那就教育好祖国的花朵,对孩子三观、常识学习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
假如你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就多写一些正能量和价值正确的东西,承担自己该有些态度和社会责任。
不要先给自己下了概念:“我能干什么啊,我就是个普通人”,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我们的社会分工。
“国家”这个题目看着非常大非常宏观,但把它放到每一个普通生活活里,就是做好自己分内事,过好我们的生活已经足够。
什么是国家?
就是那个只不过念一念就会哽咽不已的名字;
就是我平常会吐槽她、抱怨她,但容忍不了别的人说她不好的妈妈;
就是一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升起五星红旗,就忍不住热泪盈眶。
大家的祖国,她过去太平盛世、势如破竹、国富民强、文化昌盛,她也过去闭关锁国、四分五裂、内忧外患,屡遭欺凌。
她是老者,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人类历史文明绵延上下五千年,她也是幼者,建国到今天,不过70年。
她有缺点、弱点、弊病、狼藉,但请勿忘记,她是从最高点跌落后,携带泥泞,擦着泪水,一路走至今。
她的崛起需要时间,她的强大需要积累,她的历史,需要无数个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去改写!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如何,中国便如何。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