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初中  小学  高中  化学 

「15岁寒门神童高考考试667分」好的家庭教育才是真的的起跑线

   日期:2025-02-01     来源:www.89ja.com    浏览:348    
文章简介:15岁寒门神童高考考试667分:好的家庭教育才是真的的起跑线 这两天,15岁的姜明宇火了。 小小年龄参加高考考试却获得667高分。

15岁寒门神童高考考试667分:好的家庭教育才是真的的起跑线

这两天,15岁的姜明宇火了。

小小年龄参加高考考试却获得667高分。

更难人可贵的是,当媒体都争相报道,称他为“神童”时,这位15岁少年却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沉稳,淡淡回话:

“我是被吹神的,只不过IQ稍微好一点,对学习感兴趣。”


对于高考考试成绩,他也表现得非常淡定,甚至不认可,觉得可以考得更好。

对于将来的规划,他则很坚定,称不想被揭秘,将来想做科研,目前目的是先把大学10年读完 (本科4年,研究生、博士各3年)。


理智、谦虚、有志向、IQ情商双高,如此的孩子早就超越了“神童”的赞誉。

而当大家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后,更是赞不绝口。

姜明宇的家庭比大部分家庭都贫苦,他自幼爸爸妈妈离异,爸爸不久出车祸,后又患血管瘤,长期休养不可以外出赚钱,奶奶查出得了膀胱癌,只靠年老的爷爷照顾。


家徒四壁,甚至多年没吃肉,成长在寒门单亲家庭的姜明宇怎么样能变得这样出色?

这不能离开他自己的努力,更不能离开爷爷的守护和栽培。

虽然没像其他高考考试学霸一样,出生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但爷爷却给了他最好的教育。

家庭贫困可能决定不了孩子起跑线的地方,但教育上的富养却可以帮孩子加快起跑速度。

真的的起跑线,是好的家庭教育。



01

了解挖掘培养天分


对爷爷来讲,出生5天就由他一手抚养大的姜明宇,是他生命的全部。

姜明宇1岁时,爷爷发现了他的学习天分。

一次,他拉着爷爷的腿问对面人民医院几个字如何念,爷爷随口告诉他。没想到,第三路过,他就能脱口念出。

几次之后,爷爷惊喜发现,姜明宇对文字很敏锐,再生僻的字,教一次他就能记住。

爷爷有意识培养小明宇的认字能力,烟摊、药房、广告……能蹭字的地方都留下过爷孙两个身影。

小明宇是幸运的,他学习的天分和热情被爷爷早早挖掘培养,2岁自学英文,5岁直接读小学二年级。


《目前起发现你的优势》一书说:

每一个人至少有1项能力,比其余80%的人优秀,但只有不到20%能发现,大多数被埋没了。

每一个孩子都有我们的优势,但不是每位爸爸妈妈都能慧眼识珠。

一位朋友曾十分灰心,觉得孩子除去打游戏,弹琴画画都不想学,什么兴趣喜好都没,焦灼抱怨。

先生提醒说,不对啊,机器人展览会上,别的孩子只呆5分钟,儿子流连忘返2小时,每一个机器人实验操作一遍。

朋友试着带孩子去上机器人课。

结果,孩子乐疯了,全程热情高涨。他主动需要报课,甚至提出假如课太贵,就用自己送报纸的零用钱补贴。


后来,孩子从机器人编程想到用程序思维解奥数题,多次在数学竞赛中获奖。

抓住小小兴趣的他成了“其他人家孩子”。

发现孩子的优势难也不难,对有天分的事,孩子会表现出特别的专注和偏好,需要父母去留神觉察辨别。

每一个孩子各有花期,但静待花开之时,不是什么事都不干,更不是焦虑不安,而是放手固有些观念,耐心带孩子接触不同事物,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引导并支持他的内驱力。


02

伴随是最温暖的底色


自幼成长在离异家庭,并没让姜明宇遭到影响,反而出落得自信阳光开朗。

由于,爷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给了他最优质的伴随。

家穷没钱买书,离家近期的书店,成了小明宇去得最多的地方,刚开始的故事都是爷爷带他在那里蹭读的。

没钱去早教,爷爷携带他到钢琴店看人弹琴,同意音乐的熏陶。

5岁时,他上学了,爷爷天天风雨无阻接送。上学放学路上,是爷孙两个最好看的好的时光,闲言碎语间流淌的都是爱。


虽然物质贫乏生活不容易,有了爷爷的亲密伴随,姜明宇童年的底色是温暖多彩的。

陶行知先生曾说:

有了爱,孩子才会忽视日常的苦难,感觉到美好和阳光。

而伴随在哪儿,爱就在哪儿。

对不少爸爸妈妈来讲,现实可能两难,“放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每时每刻的伴随,只须全心全意,就算只不过几分钟他们就能感觉到。

教育学者钱志亮老师说:

甚至爸爸妈妈边做家务做工作边陪孩子,都可以是优质伴随,重点在做事时的情绪和态度。

一期《极品说》,蔡康永说,小时他爸爸非常忙,父子极少有独处时间。但家里有客人来,爸爸都会让他一块陪客人吃饭。

吃饭时爸爸周全照顾每位客人,他耳濡目染掌握如何周到为人处世,也因此日后被夸赞高情商。

说起这段往事时,他满面笑容,如此特别的伴随,一生不可以忘怀。


▲蔡康永


有爸爸妈妈伴随的时光永不褪色,爸爸妈妈的伴随是每一个孩子小时候最温暖的回忆。

孩子的需要其实非常简单,只须爸爸妈妈在身边,就是满足和幸福。


03

再穷也不穷教育


生活虽然艰难,爷爷在教育上却一直坚持富养孙子。

与家徒四壁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明宇的“精神粮食”十分丰富。

他的房间里书本一堆堆、一排排堆成山,从字典到百科常识的各类杂乱书本应有尽有,有的是好心人送的,有的是爷爷捡破烂捡来的。


▲书架


他们一家挤在租住的六十几平方米小房屋。

初中后,姜明宇热爱化学,爷爷硬是让他在不足6平米的阳台上,开辟出一个化学实验室。

烧杯、酒精灯、试管、浅易显微镜……在小空间里整齐立着,珍贵的实验器材有些是老师送的,有些则是爷爷省吃俭用买的。


▲阳台实验室


无论多困难,爷爷都竭力给明宇最好的条件,满足他的好奇心,让他在常识的海洋里自由探索,获得学习乐趣和动力。

与很多孩子觉得一复1日念书,既枯燥又乏味不同,姜明宇学习是自律又开心的,用爷爷的话说:“他一直自学,从来不出去耍。”

他看过的书和做过的试题,叠起来有近10米高。

教育上的富养,让姜明宇突破了贫穷的局限,有了更宽广的胸怀,更开阔的视线。

他站到比同龄人更高的高度,走源于己的广阔生活。



04

爸爸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将来


面对与生俱来的贫困、艰难,姜明宇爷孙两个虽然活得艰辛,却没不少抱怨,只提到两件事:感恩好心人帮助,到大学将来会继续努力。

爷爷说,“不少好心人帮助大家,不然真的挺不过来,这类人情,以后要还。”

姜明宇点头同意,一脸坚定。

对将来,姜明宇早有规划,报读南开大学习化学专业,然后考研读博,只须能继续就不停止学习深造,“这不光是为了自己,更是完成对爷爷的承诺”。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贫穷和苦难的现实没办法改变,爷爷用广阔的胸怀和格局去接纳,努力为孙子撑起一片天空,让他有能力飞向生命的海阔天空。

如此豁达有智慧的爷爷,成为了姜明宇精神上的引领者,他谦虚、独立、有理想、知感恩。

爷爷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影响了姜明宇看世界的角度,他对命的考验甘之如饴,对追求的梦想竭尽全力。


▲姜明宇


作家孙生龙曾说:

这年头,不是富豪的天下,更不是有权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比钱、拼权都是假的,拼智慧、拼情商、拼给孩子最好的传承,才是真的。

爸爸妈妈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用我们的人格魔力、考虑问题的角度、有智慧的处事方法去感染孩子。

爸爸妈妈的格局,藏着孩子的将来。


05

姜明宇的故事,让我想起707分考入北大的寒门女生王心仪,她的成长也不能离开她母亲的伴随和引领。

她那篇《感谢贫穷》中有一个细节,我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湿了双眼。

小学三年级时,心仪和弟弟要去乡里上学,母亲担忧寄宿在学校伙食不好,坚持天天骑着破旧自行车、走过坑坑洼洼的乡道,风雨无阻地接送。

记得有一次下雪,雪积了有一尺厚,车子出不了门,母亲裹着棉袄,顶着风,走到学校来接大家,一路上也不了解有多少雪融化在了妈妈的脸上。

但我和弟弟开心得不能了,一边玩雪,一边和母亲说着今天学到的新常识。大家三个人就如此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

我想,雪地中这动人场景,就是每一个孩子最向往的家庭的模样吧。


▲王心仪


莫言曾说:

每一个人从生下来最早同意的就是家庭教育,遭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好的家庭,不在于贫穷或是富有,有文化或是没文化,地位显贵或是平凡,而在于是否有好的家风去引领孩子,有足够的爱去滋养孩子。

出色的孩子不是天赐的,而是好的家庭熏陶灌溉出来的,爸爸妈妈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命。

愿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遇到更好孩子,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15岁寒门神童高考考试667分」好的家庭教育才是真的的起跑线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