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初中  小学  高中  化学 

快讯!清北复交等36校强基计划马上发布!中科大等8校招生政策已公布

   日期:2025-02-05     来源:www.xixiupu.com    浏览:324    
文章简介:依据双一流A类高校招办的官方消息,2020强基计划简章将在4月中旬发布。近期,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高招政策宣讲中介绍了2020强基计划招生政策,下面为同学们整理重点信息,并总结招生政策趋势,以帮助广大师生父母在招生简章正式颁布前有...

依据双一流A类高校招办的官方消息,2020强基计划简章将在4月中旬发布。

近期,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高招政策宣讲中介绍了2020强基计划招生政策,下面为同学们整理重点信息,并总结招生政策趋势,以帮助广大师生父母在招生简章正式颁布前有序可循,提前进行考试报名筹备工作。

2020强基计划政策要素梳

1.整体时间步骤上顺延一个月,目前高校招生简章仍在审核中,预计4-5月报名。

2.大全现在高校宣讲信息,招生简章最早要到4月中旬公布。

3.强基计划面向全国招生,但从中科大、南大透露信息来看,会有部分院校只面向部分省市招生。

4.招生对象分两类:高考考试成绩出色;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奥赛较高奖项(现在信息均为银牌及以上)。

5.招生计划分省设置,考生分省角逐。

6.从院校申报招生专业介绍看,除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基础学科外,还包含计算机、医学等符合国家重大策略需要的专业。

7.考生统一平台报名。

8.强基计划有限报,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均明确限报1所。多数院校可报多个专业,但最后只能参加一个专业的考核。

9.入围校考比率大多为1:3和1:4。

10.依据教育部政策,对于极少数在有关学科范围具备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指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的方法。除武大指出破格入围政策外,其他各高校均未提及。

11.校测形式仍以笔试、面试、体测为主。

12.录取高考考试成绩占比高于85%,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用方法各校政策不同。

13.录取在提前批前完成,一经录取不可以参与后续批次录取,没录取不会干扰后续批次录取。

提醒:招生条件虽原则上没限制,但院校限报肯定存在,在简章颁布前考生父母必须要做好功课,科学定位择校。

8所高校强基计划政策

中国科技大学

招生专业介绍

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

招生范围

仅在部分省份拓展强基招生,仅限理科,新高考考试省份需选考物理。暂定推行省份为:安徽、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江西、四川、辽宁、湖南、湖北、广东、天津,共12个省份。

初期筹备在自主招生生源较多的省份,未推行强基计划的省份将增加普招指标。

招生时间表

5月十日-25日 报名

7月6日-7日 高考考试

7月25日 高考考试成绩公布

7月26日 按3:1的比率确定校测名单

7月29日-30日 校测

8月5日 完成录取

入围标准

高考考试成绩入围

江苏:一本线40分以上

浙江:第一段分数线80分以上

其他省份:第一段分数线100分到120分以上

不同省份会有不同的分数限制,各省的详细规定还是要等强基招生简章出来将来才了解。

竞赛生破格入围

数理化金牌、银牌可破格入围校测,而生物、信息则需要金牌。

按3:1的比率来确定校测名单。

校测科目

笔试成绩占比70%:科目为数学、物理;

面试成绩占比30%:考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面试专家;

体质测试:50米跑、坐位体前屈、肺活量测试。

录取方法

分省排序、分省录取,以综合成绩为依据来决定是不是录取和专业。

综合成绩达不到所填报专业的考生,应服从专业调剂,不然不予录取。

强基计划未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

培养策略

在转换专业、培养方法、打折手段、条件保障等方面严守教育部规定;支持鼓励同学们读研、博;培养对象流动性较强;因地制宜,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

较为出乎大伙意料的是,中科大强基计划并非在国内招生,现在暂定只在12个省市拓展强基招生,但最后招生范围,需要教育部审批,所以现在公布的推行范围名单并可能不是最后推行范围。

入围标准方面,中科大给出的信息比较具体,相应省份的同学仅需参照给出的规范进行参考比较即可;关于破格入围,必须要注意只有数理化三科竞赛全国银牌上和生竞、信竞金牌方可破格入围。

对于没银牌、金牌的竞赛党来讲也不必灰心,由于在面试环节,铜牌、省一奖项也会成为你的“加分项”。同时,有过竞赛练习背景的同学,在笔试中也会具备肯定优势。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科大的强基计划按大类招生,录取后具体分流的专业则要依据考生志愿和综合成绩排序确定。

南京大学

招生条件

在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综合素质出色或基础学科拔尖;有志于以后从事有关范围科技工作的高中毕业生。

招生专业介绍

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天文学,新高考考试省份学生考试报名以上专业需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新高考考试省份学生考试报名以上专业需选考物理或化学;历史学,新高考考试省份学生考试报名以上专业需选考历史;汉语言文学、哲学。

入围比率

按4:1的比率确定入围名单

总结

依据南大招办信息,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或将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设定若干专业组,考生只能在专业组内遵循志愿同意专业安排,如此就能尽可能兼顾考生的专业意愿。不过确切的策略,还要以最后发布的简章为准。

东南大学

招生条件

原则上没限制,由于最后是以高考考试成绩来划线入围校考。

限报需要

东南大学强基计划限报1所学校。

入围比率

按4:1或5:1的比率确定入围名单。

培养模式

对于政治思想表现好的,学业成绩出色的考生100%推荐免试研究生;对于其中具备较强研究潜力和革新意识的考生推荐直博,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奖励,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升获奖比率,并且对强基计划的学生设置专门的奖学金,全额资助强基计划学生赴国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国际高水平竞赛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

总结

东南大学此次透露关于强基计划的信息并不太多,不过其中有两个信息点值得关注:第一就是强调了限报,东南大学强基计划限报为1所,建议考生需严谨评估后报名;第二就是录取后转专业问题,东南大学强基计划原则上只能转强基计划专业,不可以往外转。具体的动态调整机制,要以招生简章中为准。

中南大学

招生专业介绍

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生命科学4个专业。

简章公布时间

预计为4月中旬至下旬。

限报状况

仅能考试报名1所高校,但不限专业数目,同时录取后不可以转专业。

校考科目

仅考察面试。

入围比率

预计按3:1的比率确定入围名单。

总结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信息披露同样比较有限,不过值得关注的点是:①预计简章公布时间最早为4月中旬,考生和父母可密切关注这个时间点;②中南大学的校考仅考察面试,这对于那些逻辑思维明确、擅长表达、性格外放的考生很有利,建议这种考生可以重点关注,其它同学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面试练习。

中国海洋大学

招生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药学等基础学科专业。

简章公布时间

可能在4月底5月初公布招生简章。

总结

中海大强基计划公布的细节十分有限,依据现在信息来看,招生专业介绍数目可能较其它高校略少,不过也都是集中在本校优势学科中;简章公布时间可能相较其它高校略晚一些,那样相应的留给考生的报名日期也会有所压缩,想考试报名海大强基的同学就要提早进行筹备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招生专业介绍

数学、物理、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信息安全、工程力学。

总结

北航作为国内工科类专业拔尖的高校之一,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王牌专业有: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这也与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介绍大体相符。

山东大学

招生专业介绍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马克思主义理论。

培养特征

会实行动态进出机制,详细需要要以招生简章为准。

限报兼报

与山东大学综合评价没冲突,可以兼报。

总结

山大招办透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强基与综评并不冲突,而且依据现有信息,强基计划录取在先、综评录取在后,所以对于一些同学来讲,假如二者兼报,把强基看作“冲”,把综评看作“稳”,不失为一种非常不错的考试报名方案。

武汉大学

招生专业介绍

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空间安全、基础医学。

入围资格

高考考试成绩优秀,;五大学科竞赛金牌、银牌,可破格入围。

校考状况

含综合能力测试、体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评价。

体测包括立定跳远,中长跑其中体测有一项不合格即失去综合能力测试资格;

综合能力测试策略由各学院自行拟定,低于60分失去后续资格;

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评价是中学期间学生成长档案,包括体检结果、考试成绩、素质测试成绩、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

成绩核算

综合成绩中,高考考试成绩占85%,综合能力测试成绩占10%,综合素质档案评价占5%。

后续培养

实行阶段性考核及动态分流补入机制,在大1、大2、大三分别进行考核和分流,在大三结束后,依据学生学习状况确定能否获得推免资格、直博资格。

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不可以申请转专业,假如转专业将退出强基计划,假如高考考试成绩达不到武大分数线将非常或许会被退学。

总结

现在武大的强基计划披露信息最详细,招生专业介绍最多,相对来讲考核也最“严格”,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假如转专业,也就意味着退出强基计划,最紧急将面临被退学的风险,各位同学对此必须要慎重。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