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炎热的夏季,飞机在空中播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变成二氧化碳,这一物态变化叫_________,周围的水蒸气则______热量变成小冰晶,后又经_________变成小水珠。
2.如图所示,两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依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借助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办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日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内的。
4.如图所示,盛夏将一块固态金属“镓”放在手心,它非常快________成了银白色的液体,由于其熔点较低为29.78 ℃,金属镓是__________。
5.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察看皆学问: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字
(1)炒菜时、碘盐不适合与菜一块同加热,这是由于碘在高温下比较容易________变成碘蒸气“饱掉”;
(2)冬季水________成冰时.因为体积增大会使水管涨破;
(3)寒冬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的镜片容易变得模糊.这是因为室内高温水蒸气遇见冷的镜片________成小水珠了.
6.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因为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气体“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
7.体温计的测量范围_____。依据如表的数据,可知,酒精和水银来比较,制作可测水的沸点的实验室温度计用_____更合适,制作可测量低温的寒暑表,用_____更合适。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07℃ | 78℃ |
水银 | ﹣39℃ | 357℃ |
8.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方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依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_______
(2)在BC、CD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况?
________;________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沸点是________
2、单选题
9.以下是日常容易见到一些物理量的估计,最符合实质的是( )
A.一张试题的厚度约为1nm
B.PM2.5的单位是微米
C.洗澡时最适合的沐浴水温约为60℃
D.运动会百米赛跑时小明的速度是12m/s
10.如图所示,是肯定水平的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
D.该物质在第1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况
11.下列温度最接近22℃的是( )
A.健康的成年人体温 B.江阴市冬天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叫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12.监测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直接去测量另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37.0℃ B.37.5℃ C.38.3℃ D.39.5℃
13.下列物态变化是凝固的是( )
A.雾的形成 B.河道结冰 C.冰冻衣服晾干 D.露珠的形成
3、多选题
14.在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煮鸡蛋时,水沸腾后,用小火和大火成效一样
B.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在于晶体有肯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
C.温度计只可以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工作
D.秋季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15.依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B.纯金掉进铜水中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也可以用 D.在-256℃时氢气是固态
4、简答卷
16.如图,在北方的冬季,为了预防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为何?
5、计算题
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质值为多少?
1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标准大方压下,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6℃,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0℃.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42℃,则这杯水的实质温度是多少℃。
6、实验题
19.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征”的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依据了解到的_____现象,断定水开始沸腾。
(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它读数记录到表中。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___ | 99 | 99 | 99 | 99 |
(3)依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________。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选填“渐渐升高”、“维持不变”或“渐渐减低”);停止加热,水不可以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_____。
(5)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是_____℃,说明此时目前大方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方压。
20.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此物质肯定是__.(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__,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____.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____;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征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升华, 放出, 熔化
【分析】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在空气中遇热会变成二氧化碳,发生升华现象,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此时周围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在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伴随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又由于摩擦生热,小冰粒又会熔化变成小水珠,即形成了雨。
2.8℃﹣3℃ 热胀冷缩.
【分析】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甲温度计上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8℃;
乙温度计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3℃;温度计是借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减少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
【分析】使气体液化有减少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办法;
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借助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可以大大的降低体积,可以节省空间.
4.熔化晶体
【分析】将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好端端的一块银白色的金属,却非常快熔化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即固态变为液态,所以这是熔化过程;
晶体有肯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却没肯定的熔化温度,所以金属“镓”是晶体.
5.升华;凝固;液化
【分析】(1)炒菜时,固态的碘遇见高温时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即极易变成碘蒸气,这个过程是升华现象;(2)水凝固成冰后,水平不变,但密度变小,从而体积变大;
所以冬季水管爆裂是由于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3)从室外进入室内后,眼镜的温度非常低,而室内的水蒸气遇见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镜片模糊。
6.蒸发;沸腾
【分析】图甲中,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属缓慢的汽化现象,即液态变为气态,这就是蒸发;
图乙中,在液体内部,一些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整个过程较为剧烈,也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这就是沸腾.
7.35~42℃水银酒精
【分析】(1)人的体温不会太大,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2)1标准大方压下沸水温度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此时酒精已沸腾,因此不能用酒精温度计;
而水银的沸点较高,在此时,水银仍为液态,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
北方有-50℃低温,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此时水银已凝固成为固体,因此不能用水银温度计;
而酒精的凝固点非常低,在北方的低温状况下,酒精仍为液态,应该选择酒精温度计.
8.水;固液共存态;液态;00C;1000C
【分析】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即0℃,因此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固态为冰,液态为水。 BC段温度为0℃,因此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CD段温度高于熔点,已经熔化完毕,因此CD段表示这种物质呈液态; 由图象可知,BC段是物质熔化过程,此时温度是0℃,即该物质的熔点是0℃;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此时温度是100℃,因此在1个标准大方压下,该物质的沸点是100℃。
9.B
【分析】试题纸的厚度与人的头发的直径差不多,在75μm左右,由于100μm=105nm,故A不符合实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故B符合实质;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但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质;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初中生百米成绩不可能达到10m/s,一般在7m/s左右,故D不符合实质,故选B。
10.D
【分析】由图象了解,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维持不变,所以,其熔点是80℃,即该物质是晶体。因为该物质在10至25分时间段是熔化过程,所以,该物质在15分钟中时,处于固、液共存状况,故只有D正确,故选D。
11.D
【分析】A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
B、江阴市冬天最低气温在0℃左右,不符合题意;
C、标准大方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题意。
12.D
【分析】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液柱的地方在38.5℃处,温度计的示数是38.5℃;
依据体温计的特征,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降低,依旧显示的是38.5℃,即测量结果不可能低于38.5℃,故D正确。
13.B
【分析】A.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河道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B符合题意;C. 冰冻衣服晾干,冰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 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14.CD
【分析】A、液体沸腾时的最显著特征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小火只须能保持沸腾的状况,此时大火、小火的成效基本相同,而用微火可以有效的节省燃料.大火没办法提升沸点,反而浪费燃料,故A正确;
B、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故B正确;
C、不一样的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不同.液体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是借助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故C错误;
D、花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但液化放热,故D错误;
15.CD
【分析】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由表格数据了解,钨的熔点是3410℃,高于灯泡正常工作的温度,所以不容易熔化,故A正确;因为铜水的温度最低是1083℃,高于金的熔点1064℃,所以当金掉到铜水中,超越金的熔点,还能继续吸热,故金会熔化,故B正确;固态的水银的熔点是-39℃,-40℃低于-39℃,在-40℃时水银处于固态,所以,不可以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故C错误;由表格了解,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259℃,氢处于固态,故D错误,故选CD。
16.由于北方的冬季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借助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至于太低,菜不至于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分析】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由于北方的冬季气温低,当气温降低时,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由于水凝固时也会放热,所以,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使菜不致冻坏。
17.34.4℃.
【分析】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
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
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为:,
热水温度的实质值为:
.
18.50℃
【分析】依据题意了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是:,
当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42℃时,水的实质温度是:。
19.水的内部产生的很多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 98 见分析所示 维持不变 吸热 99 小于
【分析】(1)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很多气泡,且气泡上升变大,到表面破裂开来,所以实验过程中,依据了解到的这一现象,断定水开始沸腾。
(2)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图示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
(3)依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4)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维持不变;
停止加热,水不可以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热。
(5)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温度达到99℃,温度不再升高,所以水沸腾时,温度是99℃;
由于沸点与充气压力有关,充气压力减少,沸点减少,故说明此时目前大方压小于1个标准大方压。
20.晶体80固液共存态固态容器壁均匀高于有固定的熔点
【分析】从该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第8分钟到14分钟,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
(1)所以此物质肯定是晶体.
(2)温度不变时的温度即为熔点,故此物质的熔点是80℃;
在第10min时处于熔化过程当中,即有固体也有液体,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温度还低于熔点,没开始熔化,所以物质处于固态.
(4)依据温度计的用法规则知,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容器壁.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
同样为了使试管中物质受热均匀,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征是有固定的熔点,即吸热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