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其他人比较、当着孩子宣泄不满、当众批评孩子、做事拖拉……你可能没注意到,孩子正在模仿和学习你。为了孩子,这10个不好的习惯赶快改掉!
1.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
害处:有些父母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出手大方,以为如此是爱孩子,可除去让孩子掌握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好的投资理财意识,反倒不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些他该掌握的品质,如节省、有计划的支出等。
改变办法:爱孩子不是给他昂贵的东西,而是给他适合的。从小教会孩子投资理财,了解感恩和回报、了解节俭的道理,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2.没礼貌
害处:父母平常“出口成脏”,或者总做些没礼貌的事情,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渐渐把这类举止变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礼貌的人。将来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礼貌都将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改变办法:审视自己的行为,争取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言传、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3.携带孩子一块看电视剧
害处:有的父母喜欢携带孩子一块看电视,由于如此既能照顾孩子还能自己娱乐,两不耽误。但不少电视节目并不合适孩子观看,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而且长期看电视多孩子的视力发育很有害。
改变办法:给孩子看的电视节目肯定是要合适孩子的进步阶段的、内容健康的,而且孩子子看电视的时间也要严格规定。最好使打游戏等来取代看电视。
4.喜欢拿我们的孩子和其他人比较
害处: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己家里孩子比较,第一或许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或者由于一直对孩子说“你看XX如何”之类的话,让孩子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人孩子身上,比较容易受外面影响,没信心、自卑。
改变办法:不要一直用别的孩子的规范衡量我们的孩子,让孩子顺着自然的方法自由进步,只须他没出现滞后、迟缓的情形,就不必过于担忧。
5.过于爱惜孩子
害处:你心疼孩子,所以什么也不让他做,但如此事实上就是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让他没学习的机会,得不到训练,孩子就非常难掌握照顾我们的技能,同时出现依靠的思想,变成一个“懒惰”的孩子,以后也非常难适应集体生活。
改变办法: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给他分配一些事情,让孩子了解付出才有收成的道理,也让他掌握该有些能力。孩子动手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渠道,过于爱惜孩子事实上是害了孩子。
6.携带孩子一块玩电脑
害处:有些父母既想玩电脑又得照顾孩子,于是“一举两得”地携带孩子一块打游戏,但电脑的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非常不利,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会伤害孩子,也容易导致颈椎等骨骼发育问题。
改变办法:孩子接触电脑太早并非一件好事,不只能力达不到,也没好处,虽然不少父母想让孩子尽快接触电脑,但也必须要适龄适当才好。
7.当着孩子的面宣泄各种不满
害处:工作有重压了、朋友间有误会了、夫妻间出现争执了,你都毫不隐瞒地向孩子倾诉,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如此做不只解决不了问题,也会导致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让他慢慢掌握找其他人的问题,而不可以审视自己的错误,掌握错误的处置事情的方法。
改变办法:你可以用公正的态度向孩子述说,告诉他日常有不美好的事情,但别指望孩子替你解决,你也要尽可能试着给孩子更积极的印象。
8.撒谎
害处:有时,父母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撒谎,甚至为我们的谎话沾沾自喜。这所有,看在孩子的眼里,会是哪种?第一,孩子会感觉撒谎不是错,那样他也会拥有这种“品质”;第二,会让他因不解,而对爸爸妈妈的认识产生偏差。
改变办法:珍惜孩子的信赖,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必须要做到。无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9.做事拖沓
害处:有的父母做事一直拖拖拉拉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如此的做法延续到孩子身上,容易让孩子也没时间观念,对不守时、迟到之类的不好的事件都没正确的认识,日后就比较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
改变办法:从小给孩子灌输时间观,让他们知道时间重要程度。平常做事必须要按计划进行,严格按规定时间完成,不要一直“来日方长”。
10.不遵守交通规则
害处:看看左右无人、无车,就随便乱闯红绿灯,如此不只威胁自己及别人的安全,也让孩子不看重交通规则,存在侥幸的心理。没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无论外出在外或者在家都比较容易遇见危险。
改变办法:不论是不是带孩子外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平常也尽可能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程度,告诉他,如此做事实上是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