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控制效果显著,这意味着孩子们网课马上结束,春暖花开时,孩子们终于可以回归校园啦。
可以预见的是,疫情和网课,可能背上日后学生成绩降低的大锅。
以什么样的方法拓展网课,上多长时间,能否上新课,直播还是录播等等,一直在调整。
期望大伙真的要了解的是:老师已经做得够好的了。至于学习水平问题,从线上课程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没任何方法可以保证,是的,包含什么每天打卡,开视频,录音,拍照,双师制课堂等等所有方法在内。
不要逃避现实了,这次的网课就是一个“诚实豆沙包”,把孩子们的学习正常状态真真切切地展示在父母的面前。 网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学生的样子 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从刚开始学习网站系统的用法,到整天对着电脑做课件,恨不能学会十八般武艺,来更好地适应疫情期间的教学。
你们更是天天早上醒来手机打卡签到,一整天对着各种电子屏幕,同意来自每一个学科的轮番轰炸。
辛苦么?当然辛苦。状况特殊,大家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适应着,师生之间彼此理解,彼此体谅。
我从刚开始当网课网红主播的无所适从,一堂课嘴瓢十次以上,到目前基本可以应付自如,偶尔还在你们听课疲累的时候,像以前在课堂上一样,说句玩笑话,这个适应的过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屏幕前的我,不只一次想象屏幕后你们每一个人的样子,我多期望,我一个人的学生,能足够努力,以后不会有我的迷茫和追悔。
我用点名、提问、连麦的方法,试图确定每个人的存在。但同时,我想:认真自律的人,这类办法,对他来讲毫无意义;而每时每刻不在偷懒的人,这类办法同样毫无意义。
前者,态度已成为习惯,监督不监督,都不必,小小年龄,已然是同龄人中的人上人;
后者,或许全程对老师讲的内容毫无兴趣,不过点名时恰好在玩电脑游戏休息的空档,不小心向播放网课的屏幕瞟了一眼,答了到,而后继续网盟吃鸡,那这种意义上的“在场”,又有哪些意义呢?
当然,还有介于二者的中间派,或许在无人监督的课堂,不小心有困,走了神,老师一个点名,惊醒梦中人,快点搓搓脸蛋,揉揉双眼,忏悔之前的所作所为,立刻进入听课状况,如此的孩子,也是非常好的。
人难免有惰性,可以同时依赖外面和自己来进行约束,算是觉悟非常高的了。
一个网课,真能有那样多门道?特殊时期,真能将人分出三六九等?好像说的有的玄乎,但这不是无稽之谈。
非典那年,不知有多少毕业生遭到影响。目前已经步入中年的他们,是不是为过去的放松懈怠而后悔呢?
有位老师说:这时,不好好上课,不是“无心”,就是“无力”。“无心”,是无报国安民之心,“无力”,是无自律自强之力。那样,无心无力的年轻人,以后拿什么立足,又何谈达成生活价值?
以上为部分学生出色作业
网课,就是一面镜子,照出生活百态,照出你的习惯、态度、毅力,甚至人品。屏幕后的你是什么样,踏入社会你就是什么样。
目前的你,慎一个人砺,严于律己,以后的你,就可能是独当一面的行业精英;
目前的你,消极怠惰,什么事都不干,以后的你,就可能是好逸恶劳的人。当然,不排除个例。
当你关上卧室书房的门,以专心听课为名玩起了游戏;
当你稍稍动了动手指,将网上的内容复制粘贴,当成我们的习作上传提交;
当父母敲门探望送来一杯牛奶,你装作埋头书本没办法自拔的样子。
你是不是有那样一刻感到羞愧
老师从不愿恶意揣度我们的学生,只愿你们心中存有孩子的良善和真诚!
疫情过后,期望每个你,都坦然迎向日光,心中没半点蹉跎岁月的失落和弄虚作假的心慌。大家不求每件事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网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状况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各地网课的形式,日渐趋于稳定,学生和老师对于上课平台、设施、互联网、与操作的适应,与平台方技术职员的保障,一定会提升网课的效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网课的水平呢?绝大多数的父母担忧的大致可以总结为:
几十上百号人的网课根本没办法令自己家里孩子认真听课,起不到成效; 每节课有限时,有些区域不可以上新课,孩子对旧的内容不感冒,起不到成效; 能上新课的,上得太快,作业少,孩子应对,回到学校又不再讲了,起不到成效; 小学生坐不住,初中生一心多用,起不到成效;
反正就是网课没成效!事实上,没成效的不是网课。网课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孩子的样子,也照出了父母的状况!
把孩子丢给学校,丢给课外辅导机构,然后自欺欺人地觉得学习态度不好就是学校的责任,觉得成绩没法提升就去换一家补课得了,这无异于“皇帝的新装”父母版。非常遗憾,这次疫情成了拆穿真相的那个孩子。
平时刻苦用功的学生,不会由于网课变得投机取巧。
平时自律性差的学生,却只能由于网课而变本加厉。
在我看来,孩子这期间对待网课的态度,某个程度上讲,就是家庭教育成效的照妖镜。
有些家庭母慈子孝,享受着居家学习的快乐。
有些家庭鸡飞狗跳,巴看着神兽早日上学去。
将责任推到不开学上,其实是错的。
只是居家学习,将原先家庭教育的问题十倍百倍放大了。
越早意识到问题,越早做出调整,对家庭越有利。
所以,抓住这个居家学习的机会,静下心来,多关注娃的状况,想方法做出调整。
缺少规则的,重塑家庭规则意识。
缺少伴随的,多进行有效的交流。
更要紧的一点,对于多数有目的感的孩子来讲,网课会让他产生焦虑,继而引发很多的情绪。
网课学习,一人,一屏,孤独感会侵蚀孩子的意志。
当孩子有情绪时,多用积极倾听,多用共情,少给或不给建议。
爸爸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练。
来源:小学生学习(ID:xxsxuexi),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