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关注当地新闻,特别是与孩子有关的报道,更会特别留神阅读。 一是出于身为母亲的本性,二是为了从事件中总结考虑,以防止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犯下很难弥补的错。
近期,有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有一个美国母亲被捕,缘由是用危险性武器伤害我们的女儿。 警察在接到这个美国母亲的邻居报警后赶到事发现场,邻居说先听到尖叫,然后看到小姑娘跑在街上,后面紧跟着她的母亲,母亲的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剪刀。
警察发现她们时,小姑娘的乳房已经受伤。初始询问时,孩子的母亲并没承认是自己伤害的女儿,只说是孩子不小心摔倒后扎伤了自己。孩子被送往医院,所幸不是重伤。母亲在后来的审问里,供述是自己把剪刀扔到女儿身上,刺伤了她。
这个母亲说,孩子在电视机后面玩,比较容易把电视推倒。她连续喊了三次,让女儿出来。女儿不听,母亲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怒火,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剪刀就扔向了女儿。
事件还在调查中,警方并没公布孩子的年龄,除去这个经过,他们还公布了这个美国母亲的照片,照片中的她,泪流满面,直觉并非一个“恶贯满盈”的母亲。
家庭暴力,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大家并不排除世界上有一部分成年人存在人格缺点。他们习惯用拳头,用棍棒,用利器,不停地伤害着我们的孩子,而这种暴力爆发的频率非常高,一旦打骂成了习惯,就仿佛形成了一种恶性循坏的模式,愈演愈烈。 孩子并不会在拳头下变好,反而心中积累愤怒,更加不听话和憎恨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就会越发变本加厉,下手时更不留情。
大家都了解,在法制愈来愈完善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由于这种施暴,已经触有法律。
但,并非所有些爸爸妈妈都是习惯性地打骂孩子,大家不可以排除有些爸爸妈妈很爱我们的孩子,大多理智而宽容,但偶尔会有情绪特别暴躁的时候,冲动之下会伤害我们的孩子。
这类情绪特别暴躁的时刻总是有着千头万绪的外在缘由。譬如工作重压特别大,当天的心情实在糟糕,在外面憋了一肚子火,孩子又处于一个特别调皮的阶段,非常难交流,就像这个事件中的孩子,说了几次都不听,母亲猛然盛怒,愤怒的情绪成了主管自己理智的心魔,除去武力,她想不出其它的办法。
有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在天天的日常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可能已经疲惫不堪,而孩子的捣乱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我一个人也是母亲,如此的历程数不胜数。总是是我累得筋疲力尽时,孩子们总会哭闹争吵,那样的时候,理智早就飞走,我只能大吼大叫,甚至会打孩子的屁股。
虽然除去打屁股,我没过更极端的行为,即使这样,这种处置方法也丝毫没主张之处,更别说用剪刀伤害孩子的暴力举动,虽然值得同情,却不可以随便原谅。
看到那个美国母亲泪流满面的照片,我心里颤动着,好似我每次冲孩子发火之后的悔不当初,她自己也会是自责不已吧。
为了防止伤害孩子,降低盛怒之下与孩子的冲突,爸爸妈妈可以尝试有意识地掌握掌控我们的情绪,以预防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上演。
第一, 爸爸妈妈若最近内有重大的变故,如失业,工作调动,或是家庭重大问题等,心里重压大,容易焦躁发火。这种时候,应该至少有一个可以真诚交流的人,彻底地把烦恼讲出,如此一是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二是可以防止在家与孩子互动时发火。爸爸妈妈也应该对孩子如实相告,无论孩子能否听懂,起码他们会掌握承担家庭责任,由于他们也是家庭成员。
第二,爸爸妈妈尽量不要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回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无论是什么工作,何种职位,总会难免在某一天遇见特别心烦的事,假如这种烦恼没得到准时排解,积压在心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里,孩子调皮吵闹时,极易引发爆炸。因此,爸爸妈妈在回家之前,应该想方法先把负面情绪排解出去,或者和一个朋友倾诉一下,或是下班后在附近喝杯咖啡,自己静心。找一种合适我们的办法,让心情平和下来,缓冲之后再回到家,就不会随便因孩子的调皮而发怒。
第三,与孩子交流时需要随时意识到我们的情绪,刻意转移焦点。由于我在与孩子们的互动时也常常会发火,而过后又后悔不已。后来总结到,每次碰到如此的时候,我都需要提醒自己要沉默。也就是无论孩子如何闹,我都不会回话,就算是去另一个房间关上门,自己静默几分钟,也强于和孩子针尖对麦芒。我有一个朋友,她说我们的办法是愤怒时就跑到另一个房间打枕头,这也是转移和发泄负面情绪的办法。如此做的目的都是尽可能防止在盛怒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甚至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伤害孩子的行为。相信我,转移焦点之后,人冷静下来,处置方法立刻就会理智很多。
最后, 持续持续的心理学习。 我一个人的亲身体验告诉我,养孩子真不是一件简单事,而在漫长的婴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对孩子发怒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学习是每一个爸爸妈妈义不容辞的。可以选择上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也可以读心理学方面的书本,还可以找一个比较精通心理学的朋友常常交流,如此的学习会成为自己婴幼儿教育的道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的家庭教育的道路。
我相信,天底下的爸爸妈妈大都深爱着我们的孩子,爸爸妈妈对于子女的深情发自于人之本性。然而,身为爸爸妈妈也是有着正常情绪的自然人,是人就会有喜怒哀乐,而孩子年幼调皮时,或是青春不听话时,更容易引发本已重压重重的爸爸妈妈发怒,这类怒气是情绪对于理智的控制,一旦爆发,毁灭性很难估计。正如这个美国母亲,假如可与时转化盛怒,孩子就不会受伤,而自己也不会面临牢狱之灾,更不会担忧自己或许会永远失去抚养女儿的权利。身为人母,还有比这个更为心痛的下场吗?
因此,情绪需要得到管理,盛怒不应转化为对孩子的伤害。有些伤害,用尽一生,都很难弥补。
“不论对你一个人还是对你的孩子而言,自控力是做爸爸妈妈的必不可少的素质,怎么样控制我们的情绪也是做爸爸妈妈的需要演示给子女的。这就更难了,但受益无穷。 ”——《我的情绪为什么总被别人左右》 (美) 埃利斯 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