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失眠啊,到凌晨两点才勉强睡着,可刚睡着又被吵醒啦!我非常痛苦啊!如何解决?救救我啊!”中南大学大一新生周兰找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辅导员求助。问其缘由,在于不适应宿舍集体生活。
记者采访获悉,开学一个月,不少新生就遭遇“怎么样适应群体生活”的一大难点,宿舍“闹剧”频频上演。对于多数从小没离过家的九零后,怎么样在短期内与室友打成一片成为了他们的一大难点。
“公主小妹”遭到异样眼光
打开各大高校平台、贴吧,能看到很多“求助”帖子:“跪求宿舍交往小窍门”,“宿舍有一‘夜猫’,如何解决”等等。
周兰家在河南,独身子女的她从小是家的“公主”,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来到“新家”的小兰感到无所适从。“宿舍非常小,桌子非常小,床非常小,东西要和其他人共用,不习惯不喜欢。”偶尔吐出几句抱怨话的小兰,遭到宿舍同学的异样眼光。
一次,室友说周兰的东西乱放在洗漱台,周兰听了当时就闷气,于是跟室友一番“过招”之后,两人就相互不理睬了。后来周兰发现,宿舍的其他同学也日渐疏远她了。
“大家宿舍有一‘香奈儿’,每天涂着浓浓的香水,弄得“香气扑鼻”,更何况跟她同宿舍的大家呢!”湖南大学的大一新生朱玲如是告诉记者。
一天晚上,“香奈儿”抱着几个瓶瓶罐罐进厕所洗澡,一洗半个小时。本来已让在厕所门口等着上卫生间的朱玲急得跳!等到她出来了,厕所香气弥漫,叫人透不过气来。朱玲好久才从“晕浪”中清醒过来。跟“香奈儿”协调,她却笑说“宿舍香一点不好么?”大伙都张口结舌。
像周兰、朱玲遭遇的宿舍“闹剧”不在少数,一些宿舍还出现了“呼噜王”、“裸奔姐”、“洁癖女”、“吸烟帝”等。一部分同学表示,忍忍就过去了,而某些“抗压”不强的同学则要找心理老师帮忙“降压”。
改变自己或者趁早“撤退”
“这类有哪些?以前哥也得到了不少未有过的‘待遇’呢,慢慢就能习惯了!”湖南科技大学08级的小李自若地说。原来,宿舍有两个男孩是纯正的“夜猫子”,每晚狂打魔兽至三更半夜,让一向早起早睡的小李不知所措。了解没办法扑灭他们的“斗志”后,小李也日渐掌握改变我们的习惯。目前的他虽称不上什么“夜猫子”,但也能偶尔熬个通宵。
湖南师范大学的王燕远没小李淡定,说到宿舍关系便一声叹息。
王燕还记得大一开学时那段开心的时光,宿舍8个人一块卧谈到深夜、成群结队去逛街……可伴随时间推移,大伙忙于各种活动,天天踩着铃声进出教室,赶着熄灯点前回宿舍,当初的“按期交流”约定就被淡忘了。因为日渐缺少交流,宿舍人间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产生误解,久而久之,矛盾也来了。
大学周围租房的学生中,一部分就由于宿舍关系弄不好而探寻新空间。一外宿女孩说,被宿舍矛盾困扰已经受不了了,宿舍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离心力”,只不过在被“丢掉”之前先“逃逸”罢了。
建议树立室友的一同目的
中南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唐海波表示,新生宿舍有“闹剧”是是正常现象,特别是九零后个性鲜明的一代,交往中的磕磕撞撞更是在所难免的。不会宽容和换位考虑,又缺少人际交往方法,宿舍间的矛盾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冲突,乃至出现“宿舍危机”,紧急的还会诱发心理问题。而唐海波提出的对策就是“助人为快乐之本”。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教授唐克西表示,宿舍关系好,不只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更能够帮助学生的学习,所以新生应当看重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方法。他建议,探寻宿舍成员间的一同目的,选一位有责任心的宿舍长,协调矛盾,带领成员向目的一同努力。
有关新闻
文明寝室的“老大”这么当
“其实宿舍关系也不难搞好,大伙要学一些秘诀。”湖南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叶柏青拍着胸膛告诉记者。叶柏青是宿舍的“老大”,大一时她们获得“宿舍文化评比”一等奖和“文明宿舍”的称誉。
5个女孩来自天南海北,虽然个性不同,但她们都掌握了相互理解和尊重。
“像大家宿舍的几个女孩,一直‘疯疯癫癫’的,常常看到某一搞笑视频,就把姐妹们都拉过来推荐一把,或是想到什么可玩的新点子就‘策’一把,叫人捧腹大笑。大家还有每周的‘家庭会议’,打开心扉,把矛盾和困难讲出,大伙一块解决。如此宿舍就愈加和谐啦!”
师大学生刘丽塑造“和谐宿舍”有妙招:
1.与舍友统一作息。
2.不搞“小团体”。
3.不触犯舍友的隐私。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给予其他人关心,有难要帮,自己有事也需要。
6.不拒绝零食和宴请。
7.不逞一时口快。
8.维护一同的生活环境,完成该做的杂务。
9.掌握赞美,不吝啬对其他人的夸奖。
10.合理方法解决平时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