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水平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共鸣。“公平”“水平”两个词,彰显出党和政府缩小教育鸿沟的决心,概括出新年代国内教育的新使命,明确了教育改革征途的新方向。
更好的教育来自对公平的持续坚守
教育公平、均衡的达成,是社会不变的期盼。学前教育入园难、中小学择校热、城乡教学水平差距大……大家期望,政府能继续啃下这类“硬骨头”,努力降低教育不公平现象。
“公立婴幼儿园要提前大半年报名,私立婴幼儿园要提前一年半报名……”孩子还没出生,怀孕5个月的彭女性已经开始考察住所旁边的多家婴幼儿园。“在北京,要有户口才能上公立婴幼儿园,而且需要提前排队报名。期望政府进一步增加投入,解决民众在家门口上放心婴幼儿园的问题。”
从小升初择校热到课外补习热,折射出教育均衡进步仍然任重道远。广州小学父母张女性无奈地说,大家也并不想让孩子的课余时间都被课外补习班充斥,但重点学校、重点班都要考,都要看排名、竞赛证书,大家不去上就与好学校无缘。期望国家真的落实教育均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要让大部分父母以牺牲孩子小时候、快乐为代价去抢少数的优质教育资源。
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深切期盼。浙江德清县雷甸镇中心小学校长陈云期望,进一步改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享遭到更优质教育。同时从体制上入手,培养一批农村学校出色教师,并留住这类教师长期在农村任教。
辽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镇大河南小学王佳妮是这个仅有2个老师、13个学生的村小小学三年级小学生。她说:“大家学校非常小,没城里学校那些一流的电脑、活动室。我期望来支教的志愿者叔叔阿姨能给大家多带一些书,给大家多上一些美术课、音乐课,让大家开阔视线,增开眼界。”
“国家财政性爱文化经费占GDP比率连续5年超越4%,这是很困难的,有投入才能有规模、有水平、有水平。”广东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说,期望投入能愈加“扶弱补弱点”。
更好的教育来自对水平的不懈追求
“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达成高等教育内涵式进步”……十九大报告对教育水平设立的新目的回话了民众的现实需要。
“素质教育喊了不少年,但学生课业负担却愈加重。”不少父母如此对记者说。衡量“好教育”的规范到底是什么?现在政府和社会仍然以升学率、分数作为主要指标,这致使大家的教育价值取向仍然是功利的,这需要教育部门切实引导改变。
十九大代表、辽宁盘锦高级中学年部党支部书记、主任杨丹说,新的高考考试政策设计初衷很好,引导大伙去考虑小学、中学各阶段的教育目的,让孩子从小树立职业规划,了解我们的方向,掌握选择合适我们的道路,教育应该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校大学生创业企业“辅导君”董事戴立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互联网教育”,作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先行者,“辅导君”团队深受激励。
“网络教育天然具备分布式教学、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务的特征。大凉山村级小学的留守儿童,只须教室里有一根网线,就能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名校的哥哥姐姐实时交流。大家期望充分调动全社会优质闲散教育资源,为两亿中小学生享有公平而有水平的教育尽绵薄之力。”戴立说。
“‘双一流’应健全动态评选,有‘准入’有‘退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炎龙建议,应不断健全改革高等教育学科评价机制,考虑学科建设布局的地区协调进步。
杭州大拿科技股份公司开创者陈明权说,作为一种具备巨大潜力的将来科技,AI正在改变学习技巧。在大家如此的人口大国,“小班化”一时很难全方位铺开,大家期盼借科技之力,加速个性化教育的趋势,让教育变得更温暖。
更好的教育根本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主张全社会尊师重教”,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教师和父母的广泛共鸣。
“目前最不容易做的是小学老师,由于多种缘由,一些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很难纠正家庭溺爱孩子带来的各种问题。这类问题带到初中,就更难纠正了。”十九大代表、辽宁营口第六中学教师丁唯秀说,立德树人教师是主导,十九大报告提出“主张全社会尊师重教”,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都要保护教师的工作权,父母也应正向配合教师工作,共塑尊师重教的好环境。
广东小学学生父母、教师家属程先生说,目前教师的付出与收入还是有差距。作为小学班主任的家属,感觉这份职业不只责任重大,而且很辛苦。期望政府在改变教师待遇方面加强力度,在编制上、收入上,让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杭州一位“二娃”妈妈说,日常,有的老师习惯了被父母“放在眼里”,甚至会暗示父母对其“表示表示”;有的父母自己信奉“不送礼物不好办事”,选择主动输送“糖衣炮弹”;有的父母虽对这种“表示表示”深恶痛绝,但不能不随大流,由于“不送礼物,心不安”……真心期盼这种怪圈能早日被打破。健康的家校关系需要规范环境,也需要好的社会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