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小可爱问记者,好多逆袭的励志故事都有熬夜学习这一项,我是否也应该熬夜学习呢?记者想说,其实非常不主张大伙熬夜学习,比起熬夜,记者感觉早起的时间更有效哦。
临睡前,接到嫂子电话,让我帮忙评理。
起因是:过了今年暑假,小侄子就要上高中了。
而哥嫂家距离小侄子要上的高中,有大约30分钟的车程。嫂子感觉,小侄子天天7点钟到校,6点钟就要起床,太辛苦了。
她想在学校旁边的小区,租个房屋,让小侄子天天可以多睡半个小时。
可哥哥不认可这么做。哥哥感觉,多睡半小时意义不大,却要因此增加一份房租,减少全家人的生活水平,得不偿失。
其实,我很理解嫂子心疼孩子的心情,但半小时的路程,就这样大动干戈,使家庭失和,真的值不值得?
常言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念书时。
南怀瑾也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生活。
让孩子多睡半小时未必会让孩子精力更充沛,但早起半小时却可以让孩子比其他人提前半小时进入清醒的状况,等于天天比其他人多活了半个小时。
长此以往,会是件多么可怕的事?
老人总说,看一个家族能否旺百年,不看老子看孩子。看孩子有两点:是不是早起,是不是念书。
因此,一个孩子怎么样过早晨,就决定了一个孩子怎么样过一生。
01
想要变得出色,从早起开始
海外学者曾花费5年时间,研究了177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的平时习惯。结果发现:
99%的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
比尔.盖茨,天天凌晨3点钟就起床。
乔布斯天天6点起床,工作两小时,还可以陪孩子吃早餐。
李嘉诚,无论什么时间睡觉,肯定按时在早晨5:59分闹钟铃响后起床,然后读新闻,打高尔夫,去办公室,开始工作,几十年如1日。
王健林早上4点钟就起床,开始筹备一天的工作。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卫红也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近四十年来,他天天早上4点到5点起床,用2-3小时的“纯净”时间进修常识,研究课题,写作书稿,维持对外做功的工作状况。
亚里士多德曾说:在天亮之前起床是个好习惯,这或有助于你的健康,财富和智慧。
前不久,我二刷了《生活效率手册》这本书,注意到一个之前被我忽视的点。
这本书的作者张萌,坚持早起20年。而且,她还有不少事情都坚持了十多年,量变引起质变,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张萌说:“所有习惯的培养,是从决定性瞬间——早起开始的。”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早上这段宝贵的时光。
第一,这是一段优质的时间,精力充沛,没人打扰,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修炼我们的硬本领。
第二,早起可以增加一天可借助的时间,比其他人早起两小时,每一个月就比其他人多出3天的时间,一年就是36天。
譬如张萌,坚持早起20年,那就比其他人足足多出了2年,720天。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那些因早起,所积累的时间所学习的常识,汇聚在一块,一不小心就能帮助孩子通向成功。
出色的人都擅长借助早起的时间,因早起而产生的差距可以决定生活的胜负。
想要变得出色,从早起开始吧!
02
早起的孩子,比熬夜的孩子更可怕
闺蜜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努力,一直学习到凌晨1点才去睡觉。但她的成绩并没多大起色。
直到,她和学霸做了同桌,跟着学霸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技巧。
她坚持每晚11点就去睡觉,但在睡前会做好明天早上的学习计划。
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15分钟洗漱,然后开始根据计划,有条理地复习昨天学过的常识,并在一轮总结剖析中找到昨天遗留难点的答案。
在上学的途中,脱离课本,再一次在脑海中回顾早上的学习内容,凭脑力梳理贯通。
照这个办法下来,闺蜜不只大幅度提升了成绩,甚至还多了一些时间,可以打打球、看看电影。
这个时候,闺蜜终于了解,为何学霸玩得非常快乐,也能考出好成绩。
闺蜜虽然学习到非常晚,看上去非常勤奋,但一天的疲劳战打下来,学习的效率并不高。
错过了黄金睡眠时间(晚上23点到凌晨5点),第二天即便晚起,也还是浑浑噩噩,又影响了白天的学习进度,晚上继续挑灯苦读,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而学霸借助早晨大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学习、梳理、分类,效率大大提升,自然事半功倍。
早起的孩子比熬夜的孩子更可怕。
一方面是由于,早起的孩子生活更规律,学习更主动,且没熬夜带来的健康问题。
其次是由于,当“夜猫子”睡眼惺忪的时候,早起的孩子可能已经完成晨跑,吃好早餐,预习好功课,能量满满地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1日之计在于晨,熬夜的孩子大都在消耗,早起的孩子才是在滋养。
早起的时光,累积下的努力,就是孩子生活开挂的诀窍。
由于取得了早晨,就赚得了回弯道超车的时间。
奥巴马曾说过:当你一直提前,这个世界没什么是你办不到的。
想要开挂的生活,从早起开始。
03
怎么样让孩子不痛苦地早起?
曾国藩小时候常让人讥笑为“愚蠢之辈”,后来,靠两个词翻了身。
第一个词是“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第二个词是“有恒”,他每天早起念书,从不间断,就连行军打仗时也不例外。
其实,假如想让孩子早起,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习惯。
把早起变成一种自动运行的习惯,早起就不再成为问题。
痛苦地坚持早起的人,肯定是不常常早起。
早起的习惯没打造起来,所有都是镜花水月,纸上谈兵。
那样,帮助孩子培养早起的习惯,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爸爸妈妈要同孩子一块早起巩汉林曾在一次采访中讲到:有一次,他们的儿子巩天阔马上外出上学时,看到爸爸妈妈还在休息,便忿忿不平嘟囔了一句。
从那天起,巩汉林和老婆金珠便以身作则,坚持早起做饭。从此,儿子不只没再抱怨过,而且早起更自觉了。
爸爸妈妈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
爸爸妈妈做得好与坏,孩子虽然不会全盘同意,但还是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 用早睡保证早起,用早起倒逼孩子早睡大家需要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孩子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认真学习。
所以,早睡是早起的首要条件,但有一点,父母应该注意。充足的睡眠,不是必须要睡够8个小时。
依据研究表明:有时睡8小时的成效还没睡7.5小时的成效好。为何?由于大家的睡眠是有周期的,1.5小时为一个周期,在周期结束的时候醒来是最舒服也最困难犯困的。
因此,保证4.5小时的睡眠,也就是3个周期,之后每次递加1.5小时,分别是:6小时、7.5小时……大家可以选择更合适孩子的。
3. 给孩子的早起行为一些奖励赖床是孩子的本能,早起痛苦是孩子的正常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一种情绪的“评定—开心”学说:简单来讲,就是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
孩子对于“早起”这个刺激,评估一定是负面的,但假如给天平的另一端增加筹码,给早起、学习如此的事件加上一些奖励我们的刺激,就能让正面情绪一定量上抵消原有些负面情绪。
孩子对明天有期待,心情就会喜悦,也就不会为早起而痛苦了。
被视为家庭教育圣典的《曾国藩家书》中,用八个字总结曾家的教育诀窍:“早、扫、考、宝、书、蔬、鱼、猪”。
其中“早”——全家人早起,尤其是孩子们早起念书,被曾府上下,视为家教的核心大事而常抓不懈。
想要孩子变成一个出色的人,想要孩子有更精彩的生活,必须要从早起开始!
由于这个世界正在悄悄奖励那些早起的孩子。
就像富兰克林所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小心、诚实的人抱怨命不好,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