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最心疼孩子,又最期望孩子好的,是爸爸妈妈,也是老师。爸爸妈妈与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人,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者。
一位校长看到女儿由于被批评而哭泣,对她说了一番话:
孩子,你见过磨刀吗?被磨刀石狠狠磨砺的刀,肯定非常疼,可它没哭。
由于它了解,只有经过如此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好刀。
母亲刚刚跟老师通电话了,她说今天的批评就等于一次磨刀,就是叫你同意反复的磨砺。
由于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所以才会愈加严格。
教育路上,最心疼孩子,又最期望孩子好的,是爸爸妈妈,也是老师。
爸爸妈妈与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人,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站在同一阵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假如不可以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不可以肩并肩,心连心,又能相信哪个呢?
01
父母不护短
教育才有力量
一个孩子由于迟到被老师罚了,父母却说:多管闲事。
一个孩子由于不听课被老师留堂了,父母却说:耽误我的时间。
老师可以不管孩子,父母却不可以舍弃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不该护短的是父母,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
校园以外没温室,长大之后没儿戏。目前不管,外面的世界早晚会狠狠惩罚那些任性妄为的孩子。
教育孩子要趁早,需要严管,需要惩戒,不可以以爱的名义一味对孩子让步。
02
老师不姑息
学生才有将来
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不少孩子都感觉老师是个“坏人”,老师也认了。由于只有当孩子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敬畏课堂,敬畏常识,敬畏将来。
无人想当一个坏人,但在教育中,为了孩子,老师想做如此一个“坏人”。
老师无法对孩子太好,太温顺,由于教育的底色,从来不是绝对的放纵和快乐。
教育的本质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好的习惯的根除。
目前时尚的快乐教育,正在让孩子误入歧途。
教育里肯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没惩戒的教育,不是真的的教育。
03
为人师表是尊严
教书育人乃天职
疏忽,在所难免。抱歉,没办法让所有父母认可。
老师虽不是无所不可以的,但肯定都心怀理想,抱着教育孩子的热忱,为所有学生尽心尽力。
虽然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但也是老师的学生。
对学生负责是老师的职责,是师德,也是个人品德。
所以要把孩子留堂时,请父母不要抱怨;要联系父母解决孩子的问题时,父母不要推脱。
大家为孩子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都一样。
老师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得只想让孩子有一个好将来。
04
通往专业的路上
广大教师从没忘记过努力
老师不是“孩子王”,更不是“铁饭碗”,目前社会对老师的需要,愈加严格。
教师资格认证一年严格过一年,早已不是那个鱼龙混杂的年代。
学生、父母和社会提出的需要愈加多,促进老师不断成长,一直进步。
当老师前的岁月静好,已经变成当老师后的风风火火。老师一天24小时,有十多个小时都在围着孩子转。
为何会选择当教师:
无非是想用我们的绵薄之力,开垦贫瘠的荒原,施下常识的肥料,浇灌智慧的甘泉,让树木成荫,欣欣向荣。
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是所有老师的心愿,更是出于教育孩子的责任感。
05
不为难老师,不打扰教育
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愈加多的老师,对于管教孩子有心无力:“我真的非常想教好孩子,可我不敢管啊!”
“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这是目前教育的两大弊病。
《人民日报》过去发表评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哪个之过?》
学生好似树苗,若不准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世界上,最不该被苛刻的是老师,最不该被娇惯的是孩子。
教育是收获孩子的事业,无论怎么样,都不应演变成学校和父母之间的拉锯战。
安静下来,才是教育最该有些样子。
06
老师不怕为孩子辛苦付出
就怕父母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会管学生,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或苦口婆心地批评学生。
老师肯管、肯教、肯批评,都是由于孩子值得!
可再出色的老师,也没办法完全替代父母;再负责的老师,也不能离开父母的配合。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成效,取决于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老师和父母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大家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所以当出现分歧与误解时,无论老师与父母都应谨记:
1、不发泄情绪,温和地交流。
2、正视教育环境,要紧的是解决问题。
3、不争对错,所有以有益于孩子为优先。
07
有远见的老师都带点绝情
爱孩子的爸爸妈妈都舍得狠心
没什么爸爸妈妈真的舍得让孩子吃苦,不然不会有那样多宠溺孩子的悲剧。
可大家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
目前不狠心逼孩子掌握“72变”,以后哪个来帮他挡“81难”?
有远见的老师都了解,只有狠心地管,孩子才能真的成器。
有远见的爸爸妈妈都了解,目前逼迫孩子,以后才不会留遗憾。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胡同里也练不出千军万马。
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他不争气。
教育需要严格且坚定的力量,古往今来都一样。
08
只有家校和谐了
学生才能真的受益
一位资深老教师说过:
“父母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但凡父母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无一例外。”
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叶,社会教育是干。
只有家校和谐了,教育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学生才能真的受益。
出色的父母不会跟老师争对错,出色的老师会和父母主动交流。
在教育路上,老师和父母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
老师了解寻求父母的帮忙,父母足够信赖老师。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父母和老师在背后奋力托举。
新学期,让大家成为不护短的父母,对孩子的错误不姑息的老师,愿大家并肩努力把孩子教育得愈加出色!
本文源自超级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天天推荐最好的婴幼儿教育、亲子文章,叫你成为超级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