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早起学习,他偏要睡懒觉;
让孩子回家吃饭,他偏要出去吃;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一直想和他发脾气,甚至对着干。
但当爸爸妈妈选择暴力对抗孩子的时候,虽然短期压制住了青少年叛逆的心,但却给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大家以为这是战胜了孩子,其实却失去了孩子的爱与信赖。
在这种对峙下,无人会是赢家。
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感慨良多:
有个男生与爸爸起争执冲突之后,喝了点酒的爸爸,一怒之下,拿起一个手办模型就往地下砸。
男生看见自己珍藏多年的手办碎了,忍不住顶撞爸爸,没想到,爸爸干脆把儿子房间里所有些模型砸个稀碎。
第二天,已经清醒的爸爸没为昨天冲动的举动感到愧疚,反而警告孩子:
“假如将来再顶嘴,就把你所有热爱的东西都毁掉!”
男生看着屋子里一片狼藉的模型碎片,哽咽落泪。
父子两个为何争吵,从新闻中不能而知。
可是用毁掉孩子热爱的东西,来“应对”孩子的顶撞,用途让人怀疑。
当爸爸妈妈选择暴力对抗孩子的任性,虽然短期压制住了青少年叛逆的心,但却给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大家以为这是战胜了孩子,其实却失去了孩子的爱与信赖。
在这种对峙下,无人会是赢家。
01
与不听话的孩子较劲
爸爸妈妈一直成不了赢家
假如问:孩子什么行为最让大人很难同意?
任性、不听话、不配合绝对榜上有名。
当孩子好言不听、固执、倔强、屡说屡犯,爸爸妈妈与之交流中渐渐失去耐心,并且开始焦虑,这个时候,大部分爸爸妈妈最易用“蛮力”来让孩子听话。
有些爸爸妈妈是言语上批评、打击;有些爸爸妈妈揍一顿完事;有些爸爸妈妈是装监控、摔手机、拔网线......孩子越任性,父母就表现得更严厉。
但这种办法并非每次都见效,特别是遇见一些个性要强的孩子。
孩子在幼时,他们一直会畏惧这种“蛮力”,可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愈加强,不堪忍受爸爸妈妈的强制管束。
在与爸爸妈妈的对峙中,他积累了反抗大人的经验,等待下一次的不听话升级。
有个学生高考考试完想去省外的学校上学,可是爸爸妈妈又不想孩子离家太远。
争吵无数次无果之后,父亲直接放狠话:“翅膀硬了就想飞是吧?你去外地念,学费你一个人给!”
最后孩子无奈妥协。
爸爸妈妈这种强硬做法,让孩子内心充满无力感,“报复”的念头在心中生起。
上了大学之后,他迷上了游戏,常常旷课,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末,三门课挂科,让爸爸妈妈震撼不已。
但他却淡定地对爸爸妈妈说:“不是你们要我来这的么?你们认可了吧?”
像这种事情,在大家日常并很熟悉,不少孩子在历程过爸爸妈妈逼迫、强制之后,选择用伤害我们的方法来报复爸爸妈妈。
这就是孩子能想到的最极端的反抗方法。
而这种对抗的结果,一直两败俱伤。
02
孩子越不听话
越是在提醒爸爸妈妈要改变教育方法
“虎妈”蔡美儿曾在我们的书《虎妈战歌》中提到过如此一件事情:
3岁的女儿露露不想练琴,两手在琴键上胡乱拍击,蔡美儿见状,立刻威胁女儿说:
“假如你不练琴,你就给我站到外面去。”
听了母亲的话,露露也不慌张,自己走到院子里。
当时正值寒冬,外面寒风刺骨,露露冻得牙齿打战,但她却扬起头来看着母亲,一脸的挑衅。
蔡美儿这才意识到:“我不能不飞速改变战术,在这场战争中,针尖对麦芒,我赢不了。”
无论是什么阶段孩子,爸爸妈妈越是压迫、威胁,越是会激起孩子的反抗。
孩子们在用冲撞和反抗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以此提醒父母准时调整我们的角色和教养方法。
孩子的不听话,说白了无非两点:
第一,是孩子不满爸爸妈妈定下的规则,想要反抗你的权威,获得尊重与自由。
第二,是孩子不认可你对他的态度,或者说你们的关系出了问题。
越不听话的孩子,越是需要爸爸妈妈准时调整方案和态度,一旦这种对抗频繁出现,亲子之间的矛盾开始变得不可调和。
譬如改变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给孩子一点空间等等,时间久了,孩子会有较大的改变。
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总会等来好的结果。
我身边有不少家庭,孩子直到上大学,不听话就像落叶,轻悠悠地飘落在水面上,没翻起任何风浪。
在这种家庭里,爸爸妈妈之所以可以解决孩子的任性,是由于他们能放手权威,真的理解孩子。
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打败孩子,而是为了取得孩子的心。
有了这个认知,爸爸妈妈和孩子永远都不会变成敌人。
03
掌握拥抱一个刺猬
有如此一个预言故事:
一把大锁挂在大门上,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办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开,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何我费了那样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易如反掌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由于我最知道他的心。”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爸爸妈妈用硬碰硬的“蛮力”,永远也打不开孩子的心。
作家麦家的儿子也有一段不听话的时光,高中之后,孩子就把自己封闭起来。
有一次儿子和同学打架,老师把麦家叫到学校,麦家甩手就是一巴掌,儿子的鼻血顿时流了出来。下面几天,儿子都不理麦家。
麦家本人也有一段不听话历程,他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大人越是暴力,憎恨的种子也会埋得越深。
他改变了我们的态度,面对不听话的儿子,选择了理解、伴随和宽容。
在这将来,儿子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终于打开了我们的心,父子间的关系也迎来新的篇章。
麦家欣慰地说道:“他目前不给我爱,将来会加倍地还给我。”
孩子之所以变得很难管教,是由于他们不信赖成年人。
当我束手无策时,可以先用伴随和交流打造起你们之间的联结。
正如麦家所说: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战争,其实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你永远是处在被动方。你这时你只有忍耐。由于没一个人永远会造反下去。我的方法就是把问题交给时间,要有耐心。”
再不听话的孩子也只不过个孩子,他们就像是长满刺的小刺猬,表面看充满攻击性,其实内心脆弱不堪,渴望爱和理解。
大人不要总想着拔掉孩子的刺,而是要学习怎么样拥抱一只刺猬。
在这个过程中,耐心倾听,耐心等待,总有一天,他们想在你面前露出柔软的肚皮 。
只须你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的不听话就不会成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