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教育部明确」“双减”正式入法!请告诉孩子:校园以外没温室,长大之后没儿戏!

   日期:2025-05-23     来源:www.fwwfv.com    浏览:396    
文章简介:家庭教育明确立法了。2021年十月23日,《中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通过,并自202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
家庭教育明确立法了。
「教育部明确」“双减”正式入法!请告诉孩子:校园以外没温室,长大之后没儿戏!
2021年十月23日,《中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通过,并自202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
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从此“有法可依”;
其中明确,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监护人推行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商进步情况,尊重未成年人参与有关家庭事务的权利。
“双减”落地接近3个月了,孩子的面貌有了非常大改变。

有父母说,放学后终于看到了孩子运动和玩耍的身影,听到了孩子发自心底的愉悦笑声。
也有父母说,孩子在学校一天不了解学了什么,回家后不做作业也不学习,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偷懒、贪玩、混日子,成了很多孩子的近况,引起了父母的担心。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由于他们常常任性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作为父母,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再放任孩子了!
必须要告诉孩子:不念书,不努力,你以后拿什么跟其他人拼?

01

学习,永远是普通人最好走的捷径


跟朋友聊天时,我问他:“你感觉生活最可悲的事是什么?”
他说:“是生活没选择权。”
跟富二代相比,他没非常不错的家庭背景,无法拼爹拼妈,更接触不了一流的教学资源。
只能读普通的学校,考普通的成绩,跌跌撞撞地探索成长。
跟高学历的人相比,他的学历拿不出手,他的履历平平无奇,他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找不到非常不错的工作,过不了非常不错的生活,一辈子碌碌无为。
多少人直到他这个年龄,才幡然醒悟:念书和不念书,差的是一整个生活!
可爱生没彩排,不会给你机会重来。当初不吃念书的苦,目前就要吃生活的苦。
绝大部分孩子,都坐不住学习的冷板凳,受不了念书的苦与累。
在最该刻苦学习的时候,沉迷于手游的刺激;在最该提高我们的时候,贪图于一时的安逸。
没错,学习是苦的,要把无数个常识咀嚼烂,要将千万道题目探索透,要用十数年寒窗换成功。
但学习的苦,比不过工地搬砖的苦,也比不过养不起家的苦,更比不过前路渺茫的苦。
今年高考考试后,一位父亲晒了女儿跟她高中三年读过的书的合照,累累的书堆得快到天花板。
「教育部明确」“双减”正式入法!请告诉孩子:校园以外没温室,长大之后没儿戏!
她女儿已经被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录取,去上大学前,父亲特意为她拍下这张照片。
可以想象,在过去上千个日夜里,女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能换来现在的逆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虽苦,但无疑是改变命最好走的路。


02

教育,永远是完成社会分层的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储殷说过:教育就是用来达成社会分层的。
“相比于资本,相比于身份,相比于关系……通过考试来划分人的阶层是最适当的事情!
考试是为了决定你毕业将来挣1万块钱?5000块钱?3000块钱?还是到劳动力市场去打零工?”
他的言论虽然有所偏颇,毕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叫人成长得更好。
但不能否认,假如大家比不过富二代,拼不过官二代,想要改变命,教育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你念书好,成绩拔尖,就能通过高考考试考上一流学府,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前途,进而一步步达成生活的逆袭。
你不念书,游手好闲,没一身常识本领傍身,没一张金光闪闪的文凭作敲门砖,只能一步步滑向社会底层。
如此看来,念书是最公平的事情,也是回报率最高的一种投资。
《超级演说家》的冠军刘媛媛,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例子。
她出生在河北农村的一个贫寒之家,爸爸妈妈是地地道道的文盲,她从小也是一个差生。
她立志要考北大,于是比其他人愈加努力,一天都没停歇,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北大。
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凭着不懈的努力,她获得了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拿下了《超级演说家》的总冠军,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很多人都记得她那场名为《寒门贵子》的夺冠之战:
“命给你一个比其他人低的起点,是想对你说,叫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03

严格,永远是管教孩子成才的大爱


俗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孩子成长中最需要两种“营养”——
一种是“管教”,让孩子走上正轨;一种是“严格”,让孩子得以进步。
假如老师不严格,爸爸妈妈不严格,那样孩子写错的题、做错的事就会被忽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日复1日,年复一年,就会成为学习路上、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女主的父亲毕大千老师是一位有40年从教经验的“严师”。
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毕老师可以说是不择方法,随时抓随时管,让学生十分反感。
但正由于这种不放松的“严格”,他带的班40多个学生,竟有过半人考上重点大学;他的女儿毕胜男从小就出色,年龄轻轻就当上了推广总监。
既为人师,也为人父,毕老师的教育方法可能不可以为人理解,但多年将来,他的学生、他的女儿必然会感谢他的良苦用心。
真的为你好的人,永远不会一味顺从你的心意,而是用他的狠心逼出你的潜能,用他的严格使你真的出色。
大家的孩子,终有一天要离开家庭这个蜜罐,离开学校这个象牙塔,一个人走进社会这个熔炉中去闯荡。
假如手中没一技之长,身上没铜皮铁骨,心里没远大理想,凭什么成才?凭什么走过枪林弹雨?凭什么屹立于不败之地?
孩子凭着的,不过是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严格教育。
必须要让孩子了解:
不要讨厌对你批评管教的老师,好老师势必管教同步、严慈同体。
不要埋怨对你需要严格的爸爸妈妈,有远见的爸爸妈妈都带点绝情。


04

自律,永远是成功者最顶级的品质


互联网上有一段话被反复转载:
“在大学以前,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原生家庭;在大学将来,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学历。
假如说上天决定了你的原生家庭,那样大学就是给你一个改变命的机会。”
想要改变命,那就念书;想要读出成绩,那就自律。
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老师发现,大部分学霸孩子都有一个一同点,就是自律。
他们争分夺秒地学习,披星戴月地背书,废寝忘食地做题,一坚持就是十余年。
他们可以不碰手机,可以不看电视,可以不打游戏,一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他们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不断超越我们的路上,已经赶超了无数人。
人不可1日不吃饭,更不可1日不自律。
当你自律到极致,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然后,成为杨晨煜、武亦姝如此的天之骄子,凭着十年如1日的自律考上全国最高等学府。
成为董卿、郎朗如此的人中龙凤,把自律融入骨血里,用努力换取卓越成绩。
成为全红婵、杨倩如此的天才选手,凭借天分与努力,绽放青春的光彩。
学习与成长都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靠爸爸妈妈或老师在背后推着,用鞭子赶着,只能前进一阵子,到不了终点。
只有靠自律,才能将一时的习惯变成执着的坚守,将心血来潮的“我想”变成就敢坚毅的“我能行”。
孩子,校园以外没温室,长大之后没儿戏,下面的路只能靠你一个人!

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从目前开始,努力,自律,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吧!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