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今天,大家就来聊聊综评那点事儿。
什么是综合评价?
综评是上海重点高校(及浙大),针对上海考生的一个招生模式。是基于“学生高考考试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根据肯定网站权重比率进行折算的多元录取机制”。
举例便捷大伙理解,以往大家高考考试普通批次录取,是根据高考考试分从上往下录取,那样,综评就是高考考试完根据“综评分数”从上到下录取。
招生院校
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浙大、上财、上外、华理、东华、上大、上海中医药,总计11个大学,每年招生计划大概2000人出头,其中复旦、交大占了差不多一半。录取方法
综评分数根据高考考试成绩占85%+校测成绩占比15%来进行计算,所有考生的综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报名及报名要求
报名日期:综评一般每年4月底会公布当年的招生简章,然后5月初大伙可以去对应高校的官方网站进行报名,提交有关的资料。
报名要求:这里的考试报名条件没特别硬性的需要,基本上是大伙都可以报名。
综评招生步骤
初审:5月底(具体还需要等待官方公告),各高校会公布报名初审的名单,这个环节其实不太会筛掉多少人,基本都能通过,而且报名环节理论上也是可以所有学校都报名,所以初审结果公布的时候不少人是会显示通过了多所大学的初审。
录取:
1)正常参加高考考试。出分后,市教委会公布一个特殊分数控制线,也可以理解为是综合评价入围线,只有过了这个线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综合评价的校测。
2)进行综合评价批次的志愿填报,每一个人可填报4个专业(可以是不一样的几所大学)。
3)志愿填报后,每个高校会公布入围本校综合评价校测的名单。这个时候每一个人只能收到一个大学的校测资格,然后去参加相应的校测。校测的内容一般以面试为主,几个老师面对一名或几名考生,进行相对开放的一些面试交流,然后给出一个校测的分数。
4)公布录取结果,综合评价录取正式结束。
下面这张图大伙可以直观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初审报名中,需要自荐信等材料,譬如成绩证明、课题研究、社会活动等,都是从高中一年级上就开始筹备的。(之后记者也会专门为大伙解说自荐信该如何写)
目前,大伙对综合评价这个定义有大致的理解了吗?那样可能就有父母想问了:
为何要参加综评呢?综合评价历年的分数线有吗?想参考一下。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需要考虑综评?我家孩子成绩平平不再计较吧?
综评的面试重视什么?是否必须要有竞赛奖项才有胜算?综评的录取率如何?没被录取会干扰后续录取工作吗?……
大家来一一作个解答。
1)为何要参加综评?复旦、交大,上海两所顶尖高校,近8成的招生计划都放在了综合评价批次,综评占比分别为83%和85%。假如加上对应的两个医学院,今年仅交大和复旦就在综评批次招收了1310人,不过这也同样占据了综评批次11所高校总招生人数的6成左右。

大家再来看看综评分与裸考分的差距!
2021年综评与裸考对比剖析
虽然这张表只包括了部分综评院校的数据,但也是可以看出目前综评批次的趋势的。复旦、交大的综评分数整体比裸分低很多,对不少分数不那样高的同学来讲,综评也是次“低分逆袭,在此一举”。假如没能在综评批次进入复交,那裸考进的可能性也较低。
因此,目的在复旦和交大的同学,你是绕不开综合评价的。2)综合评价历年的分数线有吗?想参考一下。今年具体的综评院校招生专业介绍选科需要和历年分数线大全之前都有发过,
3)只有成绩顶尖的学生才需要考虑综评?我家孩子成绩平平不再计较吧?成绩没那样顶尖的学生,照样有不少例子凭着面试中的好发挥逆袭名校。从往年数据来看,复旦、交大两所高校的录取考生高考考试成绩分布中,在平均分上下相对很平均,甚至人数集中的分数段波峰均出目前平均分之下。
不过,从新政的调整来看,高考考试分占比提升到了85%,所以说高考考试分数还是硬道理啊!
4)综评的面试重视什么?是否必须要有竞赛奖项才有胜算?综评中的校测,也就是面试,给到了高校肯定的自主选择权,对考生也会需要拥有更强的综合能力。但,这里的综合能力≠竞赛能力。
通常来讲,校测面试采取专家与考生多轮一对一/多对一等方法组织考核,形式多以提问为主,内容涉及对学生思想品德、革新能力、实践能力、逻辑思维等各种方面进行考察。校测面试的题目都比较开放灵活,没固定的内容,每一个学校的考察内容和方法都不同,具体以每年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因此,回归到这个问题本身,有竞赛成绩更好,没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