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在外,碰上孩子不受控制、无理取闹,总是让父母伤透脑筋。在公共场合怎么样管教孩子?美国《今日心理》杂志给你14个锦囊妙计。
1. 照顾好孩子的基本需要
别携带又累又饿的孩子外出。即使你是要外出吃饭,也需要考虑到孩子可能在上餐之前就饿了,因此得先筹备好点心。假如你在超市购物,先买些让孩子吃的食物。
2. 让孩子了解今天的计划
对孩子说明你的计划,即便是对小孩子也一样。告诉他外出是要干什么,与你期望他在外面时要如何做,比如:“在奶奶家大家吃饭前要先祷告。”并示范给孩子看。
3. 请孩子“帮忙”
跟孩子一块认识新环境、一块想想他可以如何“帮忙”。比如在餐厅等待上餐时,可以问孩子:“那些服务生端著盘子跑来跑去,他们怎洋才不会让食物洒出来?”一块动脑,打发时间。
4. 时时注意你的孩子
假如孩子外出时特别爱作怪,那是由于他们感觉父母的注意力不在他们身上,这让他们感觉没安全感,故意“表演”来引起注意。外出在外也要不时与孩子互动。
5. 让孩子有参与感
孩子的天职就是要用各种感官来探索这个世界,叫他安安静静地陪你逛街是不可能的。找机会让他触摸,问他问题,比如:“看看这类螺丝钉,你感觉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6. 不要忽略躁动的孩子
当孩子开始躁动时,大部分的爸爸妈妈都会跟着焦躁,加快脚步,叫孩子“再忍耐一下”。但这对孩子来讲是没用的。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反而应该放慢脚步,安抚孩子的情绪。
7. 疏导孩子的精力
假如孩子非要在店里奔跑,就带他去外面跑几分钟,然后再带他回店里,告诉他“在这里要慢慢走”,并示范给他看。故意夸张地漫步,逗孩子笑,他也会乐意跟着慢慢走。
8. 听孩子的讲解,不急于解决问题
当孩子开始闹时,试着问他:“你看着非常生气,如何了?原来如此,大家一块想想可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感觉到被倾听、被理解的孩子,很容易冷静下来。
9. 即便孩子抗拒,也要坚守规定
即使孩子躺在地上嚎叫“我要糖果!”你也不必买给他,除非你本来就计划买糖果。买其他你觉得适合的点心来代替糖果。他或许会一路哭回家,但几次之后他就会学到规矩。
10. 将孩子带到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
假如孩子在超市里崩溃大哭,要一边照顾他一边买菜是不可能的。先把他带离现场,或许回到车上,或许是超市里安静的角落,让孩子冷静下来。
11. 爸爸妈妈自己要维持冷静
孩子子行为幼稚是可以理解的,孩子胡闹,爸爸妈妈不必感觉难堪。
12. 想好说词应对围观指点的人群
或者干脆忽略他们,直接把孩子带离现场。
13. 先关心孩子
当孩子的尖叫招来路人的目光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而非路人身上。
14. 假设“观众”都是支持你的
周围的人都是想帮忙,而不是指责你。如此想,能帮你漂亮地解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