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生来讲,高考考试成绩是决定命的几个数字。那样,作为评判出这类数字的高考考试阅卷老师,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他们在阅卷工作中有什么酸甜苦辣、搞笑趣事?有没为看到好的作文或答案,感到开心;有没为那些“连这种题目都不会”的学生,感到气恼?假如判错了,他们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今天,就请几位往年曾参加过高考考试阅卷的老师回忆阅卷历程,让大伙对高考考试阅卷的公正、科学和阅卷老师的辛苦,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1、阅卷职员组成
两部分组成,阅卷组和一线阅卷职员。阅卷组主如果大学教授及出题职员,与一两个有关机构官员,中学教师有但极少。阅卷组主要把握大方向,标准答案在出题时已经完成,其中详细到包含每一个得分点失分点,可能阅卷组会商榷个别得分点,譬如把某个得分点从1分变动到1.5分之类,但大的变动基本是没的。除此之外还有答卷细节,很详细罗列了各种大概出现的状况,总是有数百条之多,譬如“把Tan写成Tg完全得分”这种,基本上能想到的极品状况都有,而且还会依据阅卷状况进行增补。
一线阅卷职员基本就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了,完全根据答案及细节阅卷,具体后面再提。
除此之外,天天还会有一个单独的巡视组,负责巡查及处置特殊状况。包含每隔半小时要去现场巡查,处置重大分歧卷,统计当日阅卷数据等工作,具体后面提。
2、阅卷过程
考试结束之后两天内所有试题都会输入系统,所有阅卷职员看不到一张完整的纸质试题。全程电子化,什么从试题袋子里抽出试题改卷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阅卷职员会有一天的培训,主如果掌握操作及背熟答案细节,等考卷数据到位后,阅卷正式开始。
基本上每一个阅卷职员就改一道大题,原理非常简单,每道题至少要经过两位批改,假如两位批改的分差在2分以内,取平均;假如分差在2分以上,系统自动分配第三人批改,第三人分差在2分以内则取其中相近两位的平均数。举例,某道题A判了18分,B判了17分,那样就是17.5分;假如A判了18分,B判了14分,系统将自动分配给C,C判15分则取BC平均14.5分,C判17分则取AC平均17.5分。阅卷职员并不会了解自己眼前这份是一改二改还是三改,不会有任何显示。
还有一种少见的状况,即ABC的改卷分歧都在2分以上,那样这份试题就会被判为重大分歧卷,需要上报给巡视组,由阅卷组老师斟酌评判,阅卷组给出的分数即最后分数。数学大题一般15分左右,重大分歧卷则此题差值至少5分,总分三分之一且至少两个得分点的完全分歧,在事无巨细的评分细节需要下是不多见的。
除此之外,这个分差临界值并非完全固定,这题2分,那题3分,英语作文5分,语文作文7分。而且也大概在阅卷过程中发生微调,但不多。
3、阅卷时间
每次批改都以秒计,30s的时候会有一次提醒,90s的时候就超时自动进入下一张。想想看一周之内要改完数十万份试题,每份有七八道题,至少要改两次,可以想象时间有多么紧张。而且阅卷数目直接挂钩奖金,所以大伙都自发加班,基本就是富士康模式。第一个上午之后,阅卷职员就能达到人机合体境界,如条件反射般飞速阅卷。
4、巡视组工作
巡视组天天要巡视,和监考老师差不多,这是最基本工作。第二,所有些三改卷需要经巡视组审核,重大分歧卷则需要公告所有阅卷组成员讨论。除此之外,每小时进行一次阅卷抽查,数目不等;有阅卷职员无效试题率太高要进行单独约谈;有重大状况如发现疑似作弊之类要准时上报等等。
5、满分试题
阅卷组所有人,特别是命题职员,都期望能出现满分试题,满分试题是需要写进材料报上去的。试题就好似一座精巧复杂的迷宫,满分意味着终于有人能破除所有关卡,与早已等待在终点的出题人相遇,总之颇有点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意思。
筛选满分试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先从最后一题开始筛选满分,能过这一关一般就只有不到30份,然后筛倒数第二题,倒数第三题。。。。。。假如主观题都是满分,就去调客观题答卷卡状况。可惜满分并不常有,某年有一次某份试题主观题全部满分,阅卷组本来十分excited,结果客观题一看,第二道选择题就搞错,“顿时心都凉了半截”。
6、零分试题
零分试题只能有两种可能:要么故意一个字也不写,要么判为作弊。零分试题也是需要上报的。一个字不写的状况极少,至少得排除突发机器问题,假如所有正常那就零分,当然这是有意的。
判为作弊就非常复杂了,第一阅卷职员发现可疑故意标示需要上报,巡视组也需要上报。但最后是不是判为作弊,则由专门负责的工作组决定。工作组和阅卷组是完全独立的,阅卷组并不了解工作组是不是断定为作弊,工作组也并不了解阅卷组到底给打了多少分。至于什么是可疑标记呢?这个非常复杂且年年有变化,画个乌龟写个标语一定是会上报的(并不主张这么做),但并不意味着会被判为作弊。总之,真的在阅卷阶段(注意是阅卷阶段!)被断定为作弊的基本没。
假如完全正常考试步骤,打零分可比打满分难多了。选择题即使你背运到家,大题你设个X列个公式,都不至于一分没。总之若是零分,快去买彩票吧!
以下内容为某阅卷老师的真实历程。
刚好有幸参加了2015年的高考考试阅卷,我当时是在校的研二学生,早在高考考试前就已经被联系到,参加的是高考考试英语阅卷,第一个感受是非常开心,哈哈,将来又有一件可以吹牛的事情讲了,
高
考结束后,10号发下来的工作证
名字、照片和学校信息都码了,那几个丑丑的字不是我写的,发下来就那样,
还发了纪念杯子:
够怀旧,有纪念价值,用它喝过一次水就存放起来了。
还非常贴心的给发了清凉油和滴眼液,
第一天就是去报到,给工作证,贴照片,分宿舍。分宿舍是由于来参加高考考试阅卷的老师们是来自全省的,所以需要住宿的不少。宿舍通常都是上下铺,四张床,但一般住4个人的样子,住不满。宿舍职员也是自由结合的,可以和自己认识的老师一块住。宿舍里基本什么都有,连洗衣粉衣架之类的都有,所以住宿的老师仅需带上个人洗漱物品和换洗衣物就能了。
报到完了就是开会,就是高考考试阅卷老师动员大会,有宣誓之类的,然后会在大会上公布分组,一般一道小题一个组。
开始阅卷!进入阅卷地区要过安检和机场安检差不多,进入阅卷室不能带任何东西,当然外出也是不可以带任何东西。包含水杯,由于会发杯子,每一个人都有,需要贴上我们的名字。进入阅卷室每一个人发一个档案袋,里面有高考考试卷子一份,答案解析一份,笔记本一个,红色黑色中性笔各一支。
看完答案,一般答案会有好几个,都要背下来,卷前先要通过试阅,大概有200份,都是在电脑上,自己阅哪道题,屏幕上就只有那一道题。然后就是正常的用键盘操作给分。一排的最前面是本组组长,会监控每一个组员的正确率,具体不懂如何统计的,假如某一时间段正确率稍低,阅卷组长会过来提醒你,认真点。天天阅卷结束都有总结,哪个今天正确率最高,哪个数目最多。这个在结束阅卷的最后一天用于评出出色阅卷老师。
每个上午中间都有休息,休息都会发饮料,天天都不同,绿豆沙、绿豆糕、小布丁、雪糕、冰糖雪梨、冰红茶。之类的,都是冰的,非常喜欢。不限量的。伙食很好,感觉饭美味,跟学校饭店一样的。有医务室,我当时发烧去拿了药,但不可以休息,吃了药继续阅卷。
整个文科阅卷都在一块,大家阅卷时间是一周,像地理啊、历史啊、政治的老师,可能四天五天就全部结束了(然而也是拿七天的薪资…委屈脸)。大家组当时改的快一点的老师,到最后两天也会抽去帮忙别的组阅卷。最后两天基本上进入纠错和复查阶段。对了,天天阅卷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人是在一台机器上抽查的。假如一组的正确率低于百分之八十多仿佛…就要把这段期间改过的卷子重新打回去再改。
审察还是非常严格的,大家自己也非常认真,基本没什么主管感情色彩,翻译踩点给分。有的同学写字特别工整,但全部都不对…有些字迹潦草的…也有得满分的。但老师不会由于你字迹工整多给你一分,绝对不会。
有人问我薪资问题,有餐补,有住宿补贴,都是一百多吧,餐补是发一张卡,有200块仿佛,最后吃不完的可以退,钱自己拿。总共加起来仿佛有3000左右的样子,还是挺很好的。
参加阅卷这几天虽然挺累的,天天手指都按酸,但一直非常开心,想想自己可是在评阅高考考试试题呀,这可以说是世界最大的考试盛会了吧。
问题1、“阅卷教师到底能否看到考生的真实名字?”
不可以!试题被送至扫描后,生成试题全图信息,在生成全图的同时,有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用保密号代替考生号,该过程是所有数据安全的基础。
【保密号】为每份考生答题赋予一个唯一的编号,以达到隐藏考生信息的目的,这个唯一的编号称为答题密号,答题密号包含科目代码等信息,这个保密号是由阅卷主管行政部门生成。
所有考生个人信息在此刻被替换为一串唯一编码,高考考试时是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入闱保密职员保管,“保密号和考生信息关联库”光盘存放在保密室,直至阅卷结束,成绩处置时,由双人取出现场所成。
而阅卷时,所有职员!所有职员!所有职员!都能看到的只有保密号,(从某种意义来讲,无所谓直系亲属避嫌,由于你根本找不到任何考生信息),并且所有教师十几天阅卷工作中,只有只能看到自己批阅的小题切块,像流水线一样,精于某个环节,但全部步骤一无所知。
问题2、“阅卷教师随意输入分数如何解决?”
第一普及几个名字讲解:
【双评差值阈限】控制两评、三评成绩的误差范围的阈值。
【多评】网上阅卷过程中同一道考试试题需要通过两位及以上评卷员评阅后,依据误差控制方法计算最后得分的评卷方法。
【仲裁】网上阅卷过程中经过三评的考试试题的三次得分两两之间的差值仍旧超越误差控制阈值时,系统自动将该考试试题分发给仲裁员进行仲裁后生成最后成绩
【仲裁率】评卷过程中提交仲裁的考试试题数目占所有评卷数目的比率。
任何试题都至少保证【多评】,阅卷教师“有意无意”出现输入分数时,系统就会比对【双评差值阈限】,次数过多,系统就会送入【仲裁】,当该阅卷教师【仲裁率】超越肯定数值时,就会进入以下步骤:依据缘由查实,是未学会得分点要点?还是消极怠工?后果非常紧急!轻则谈话劝勉,重则~呵呵。
问题3、“主观题答案字这么多,阅卷教师都能记住?”
普及解释说明:
【标准卷】专家给出的具备评分等级的样本卷,作为评卷的参考标准,供阅卷教师评阅时进行参考。
【试评】将随机抽取的答题随机分发给阅卷教师评阅,主要为了统一阅卷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把握尺度。试评答题来自学考试生的正常答题,试评给分不影响考生的最后成绩。
【正式评卷】将考生的答题随机分发给阅卷教师评卷,系统经过误差控制,产生考生的最后成绩。
阅卷前由专家对样卷评分并分类挑选出培训卷、测试题、标准卷。之后开始培训,题组长需要监控评阅员的培训状况并且依据培训状况决定是不是把该阅卷教师评阅状况由试评转为正评。
也就是说,在【正式评卷】之前,已经用正是试题进行试评了,基本涵盖了所有主观答卷形态。并且题组长时刻把握评分曲线,譬如评分分布曲线(反映同题组教师是不是一致),平均分曲线(该题标准答案是不是过高/过低),标准差曲线(控制无效得分),每天评分均值曲线(控制阅卷教师效率与休息),每天评分标准差曲线(阅卷日水平一致度)。任何很规评分都逃不过统计学的威力。
先说说遇见的极品试题:
过去遇见过一整篇作文都在告白的同学,如何喜欢班里哪个哪个哪个,考不上大学就计划如何,必须要等我之类的,这不是个笑话,这是事实,当时看见这个孩子都乐了,有时一件同样的考验放在不同人的面前,还真的是什么都大概发生。
还遇见过不会答卷的孩子在考试题子上画画,画的好看也就罢了,贼拉丑的一笔…我只能标注异常试题了…这个锅俺不背,让检查小组给这二货定性吧…
还遇见过在考试题子上写着着爹妈怎么样在考场外等待的,如何困难的可怜爸爸妈妈心,你心疼父母孝心重我了解,这如果作文也就罢了,题目问古诗词鉴赏,关你考场外爹妈啥事……跑偏!不给分!
最后说几件评阅老师们的感受吧!
第一就是非常累,记得最后一天的时候,我的身体情况大不如前了,天天晚上回去,双眼都有一种酸疼感,甚至晚上做梦还能梦到有尖细的刀片划伤角膜,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小双眼伤痕累累。一坐就是一整天,腰酸背痛,简直折磨。
第二是淡然。最初参与阅卷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正义感,感觉自己是主宰其他人命的人了,需要要负起来这个责任,所以阅的很慢。旁边师兄师姐一群老司机一边抠脚一边阅的又快又准,这都什么鬼…再后来就发现了,当评阅标准熟练学会将来,一道题目字斟句酌十分钟才给分和扫一眼踩分点立刻给的分数是一样的…所以别总吐槽阅卷老师如何快、如何不负责任,你写的那些玩意真的多给你十秒得到的结果还是一样。何况熟能生巧,历程十天的魔鬼练习之后,早已经把题目背的滚瓜烂熟,说论秒算给分并非夸张。日渐的,就没哪种心理上的崇高了,只有工作的责任感而已。
虽然作文是语文阅卷组的,但数学习英语阅卷组老师没事总会去看看。毕竟数学是理科,英语绝大多数是选择题,只有语文不少主观题还有作文这个大项目,可以供考生搞个大新闻。
事实确实这样,出目前作文的三改和重大分歧卷远多于数学和英语,当然从总量上看比率仍然是非常小的。至于阅读理解据了解比微博段子还精彩,什么五花八门极品怪论都有。
事实上,互联网上所有流传的零分作文100%都是假的。前面讲解过,除非你作文一个字不写或者判作弊,不然写个标题就有2分。网上那些零分作文写得有板有眼的,即使离题千里也不会给零分的。倒是满分作文大概是真的,每年一定会判出满分作文,等当年高考考试工作全部结束后,是可以向社会公开的。
其实除去满分作文,作文得分状况主如果以下几类,这也才是真的的评分标准!
10%左右差到不可以看的作文,字不可以看、语句不可以看、主题不可以看、逻辑不可以看,但至少会给个感情分20分左右,就算只写一小段话,也会给个5-10分。其实这二三十分对于这名考生也没多大用,量改、质不改;
5%以下空白卷,无法,只能零分。千万不要交白卷,即使写一句话,都会给两三分。
50%左右中等水平的作文,大部分是这个水平,会给45分—49分,假如有一两句出彩的句子,会加几分,不会超越52分。最讨厌生硬的排比句,为了凑排比句而排的句子特别讨厌,一看就是听了老师的话,写排比句有气势能加分。
20%左右中等偏上的作文,行文非常流畅,看出来有一些功底,基本上在50-55分之间,一般会给52分左右;
10%以下非常好的作文,一般会给55分以上。字迹工整真的可以加分,假如一篇原本内容只有55分的作文,字迹再工整点,或许会再加个2-3分。
为何凭字迹就加2-3分?改卷子虽然在大夏季,但有空调,一点也不热。最累的是高步伐工作,一天8小时对电脑,双眼十分受不了,那字写的不好的,还要凑到电脑屏幕上认字,再公正客观的也要骂两句,放心,不会扣分的。搬一句老师常说的话:你了解两三分能甩多少人吗?!所以字不好看不要紧,但要工整,不潦草,能叫人认出来。还有一点假如作文内容很好,字不好,大家会认真看,由于好文章毕竟难得,不会由于字不好减分。假如内容不太好,字工整的,加不加分未必。毕竟,作文看的还是内容。
不到1%的满分作文,真的的满分作文还是极少极少的。每一篇作文至少都会被改两遍,两名阅卷人同时给出满分,印象中还要被第三个人批改,真的觉得可以满分的作文,才会给满分。每出一篇满分作文,全场都了解,甚至都会跑过去看。感觉就像古时候榜眼探花一样,写得一手好文的学生,各方面素质都不会太差。嗯,那个,真见过作文用篆书写的,就是不了解是不是费时,有这性情的学生自然也会刮目相看。
最怕的是立意不清楚的作文,这样的情况一种发生在水平不什么样的学生身上,估计大概他一个人也不了解想表达什么;好生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猜测是想标新立异,千万不要,那种意识流的大家看不明白你在怎么说,意识流更不是哪个想写就能写的。主题不清楚,但看着文字功底还有的的,一般也就给个37分左右,假如好好写,至少会有四十七八分吧,可惜了。给三十七八分的还算好了,很抽象的,有些只能给十七八分,更可惜了。
关于争议性的作文。作文这种东西不像理科和英语那样客观,是携带主观性的尽量客观的东西,所以出现争议性的作文也非常正常。每篇作文都会随机给两名阅卷职员进行批阅,相差的范围保证在3分以内(这个记不太清,差距不会太大)。假如超越3分,就会被再发给3、阅卷职员批阅,然后再定最后的分数。争议性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立意不清楚的作文了。当时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一篇作文两个人给分,一个给了十七八分,另一个给了五十七八分,相差很大,一个觉得这写的什么跟什么,一个觉得这篇文章立意非常高,需要高分;鄙人感觉就是一个写实派跟一个抽象派的较量吧!最后呢,不少老师一块阅,给个公正分,40分左右。
请尽可能抽时间练字!请尽可能抽时间练字!请尽可能抽时间练字!
不夸张的讲,颜值爆表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帮忙有多大,一手好字给高考考试带来的帮忙就有多大。特别是作文,一手好字的潜在好感度影响太大了。这条需要列在第一。
假如字不好看,也请尽可能对齐。
数学大题是没格线的,有人喜欢写得歪歪扭扭。要了解阅卷职员几十秒就要看一份,精神高度集中让他们全身除去眼珠和手指都是完全僵硬的,你偏偏要让他们对着电脑来个歪头杀,第一印象会好?还有人写字不自觉往一边偏,密密麻麻堆砌在作文那种格子里,阅读体验是灾难性的,“看得双眼冒火”。
不要画墨点。
墨点严重干扰注意力,不了解有没心理学有关人士给一个科学讲解,但几乎所有些老师都这么说。写错了对角线划一下就好,假如在数学大题里一大段写错了,方框框起来打个对角线就好,不要乱涂搞得像画秘密花园一样。
文科请尽可能写满,理科请尽可能答详细。
其实阅卷就和去公立医院一样,大夫一定是挖空心思治好你,阅卷老师也是挖空心思给你抠得分点,没什么阅卷老师吃饱了撑的故意跟你过不去。主观题最基本就是抓关键字,你写的越多,就越大概被抓出关键字,就越大概挨近得分点。另外不要什么都写在草稿纸上,省略步骤是理科大忌,能写尽可能写,不然中间可能只不过一点微小的错误,但没过程,不了解哪儿出错整个大得分点全部没。文科是抓对的,写得越满抓的越可能多,分得的越多;理科是抓错的,写得越详细越了解错在哪,分扣得越细。
请勿胡乱堆砌公式。
目前有一种说法就是什么也不会就往上堆公式,拿个公式分,胡乱堆砌公式对阅卷职员肯定是负担。假如做不出,不相干的公式不要列,好好把该设的量设好,把题目已有些信息在用数学语言复述一下,写个有关的公式即可,如此给阅卷职员的体验会好不少,也会更容易助你找得分点。
有一些提醒还是要说:
1.千万不要答错了地方。千万不要答错了地方!!!虽然大家阅卷时候到后来才发现有一个非常小的错卷上报键,但不少老师会选择不给分。
2.背背背。能背的绝对要背。尤其是默写这种送分题。基本上改300份才出现一个满分的也是醉醉的。改默写会出现各种极品的自己编的诗句也是逗。改翻译的时候已经被各位考生天马行空般炫酷的想象力所折服。真的是仅仅八个字,有些学生就能扩写成一篇小说而且完全驴唇不对马嘴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