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真的非常累,最大的享受是能睡个好觉!”前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校园,该校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20岁的浏阳女生何平睁着发红的眼睛,疲惫地笑着对大家说。
既要念书完成学业,又要照顾弟弟生活学习,既要勤工俭学养活自己,还要给在老家重病的爸爸妈妈寄钱……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女生身上背负的重压,也惊讶于她的坚强。暑假,弟弟回了浏阳老家,但她不可以回家,她要赚钱,由于一家人的期望都在她身上!
从小就是家的“顶梁柱”
“从小对我爸的记忆,就是常常没征兆地吐血,一吐就是一大片……”何平向记者述说我们的家庭不幸时看上去有的暗然。
1991年,何平出生在浏阳市澄潭江镇吾田村。她的妈妈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后来进步成间歇性精神病,常常疯疯癫癫跑外出,几天不回家。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爸爸,1986年又出了车祸,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还常常吐血。 因为家庭经济困窘,何平五六岁时就掌握了跟村里的婶婶婆婆到花炮厂“做巴巴”、卷筒子。上学后,每期开学交学浪费时间,何平都会交去皱皱巴巴的一摞小额钞票,都是她假期打工挣来的。
2003年,何平的弟弟何君出生了。不幸的是,何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因为爸爸妈妈病情紧急,照顾弟弟的重担又落在何平身上。
兼5份家教,带了7个学生
2008年,何平读高中二年级时,爸爸因中风引发脑出血,开颅治疗需数万元的成本;当年8月,5岁的何君心脏病突发生命垂危……为了救爸爸和弟弟,她白天在外奔波为他们筹钱,只有晚上在重症监护病房照顾爸爸时才能挤出时间学习。在这种家庭重压下, 2009年何平参加高考考试,仍然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对外汉语专业。
到湘潭上大学后,何平最牵挂的就是小她12岁的弟弟何君。今年开学后,何平主动找到外国语学院负责人,将我们的想法告诉院领导,学院领导被这个坚强的女生深深地打动了。今年4月,何平的弟弟从吾田小学转至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小学一年级就读。 他们租住在一间不足8平米的出租房里,为了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何平借助课余时间做了5份家教,带了7个学生。让她欣慰的是,她的辛苦没白费,弟弟这几个月下来长高了,期末考试成绩也进步了——语文97分,数学96分。
洪战辉打电话为她“加油”
尽管生活的担子这么沉重,何平的学习成绩还是维持出色。去年,她获得励志奖学金、校级自强奖等多个奖项,还担任院学生会和艺术团的学生干部。
7月14日,何平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让她感到意料之外的是,这个电话竟是洪战辉打来的!洪战辉在电话中说,他从当地媒体上了解了何平的事迹,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他跟我说,你历程的我也历程过,我真的非常佩服你,作为一个女生,你值得所有人学习!”何平说起和洪战辉的10分钟通话,目前还非常受激励,电话中,洪战辉谈到自己照顾妹妹历程,并告诉她,照顾弟弟的起居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他做人,要用我们的亲身历程告诉他,尽管生活艰苦,尽管命对大家不公,但大家决不可以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