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烦啊,很不容易盼到周末,本想跟同学好好玩一玩,没想到刚进家门就被父亲逼着看书写作业,电视都不让看。”日前,在南宁某中学就读的高中三年级复读生小李,在q群上向群内网友诉说自己近期遇见的烦心事。原来,小李高考考试落榜后选择了复读,爸爸给他拟定了“必须要考上一本”的硬性指标,并对他的学习生活严加看管,让他重压倍增。新学期伊始,不少没顺利达成升学计划的高中三年级毕业生由于种种缘由,纷纷走上复读的道路。对此,广西特级教师、南宁天桃实验学校前校长、南宁弘毅培训学校校长周积宁觉得,父母最知道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态变化,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其言行和教育办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进步与再一次迎考的成败,都将起到至关要紧有哪些用途。
父母常犯的几个错误
在同意记者采访时,周积宁指出了复读生父母常犯的几个错误。
1、期望值太高。“无论怎么样,明年你得给我考上重点大学。”不少父母对我们的孩子认识不够全方位,产生了不切实质的期望,把孩子的目的拟定得太高,不允许孩子犯一点点的错误。周积宁觉得,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无形中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进步,孩子的学习也会遭到影响。作为父母,对孩子提出任何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需要,都大概致使孩子走向自暴自弃之途。
2、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生活、心理呵护不够。“你母亲到学校看你来了”。爸爸妈妈到学校看望孩子,原本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可对复读生小陈来讲,却感觉是一种心理负担。自从选择复读之后,小陈的母亲就常常打电话到学校找老师,询问女儿各科学习的状况。为何有时爸爸妈妈明摆着的关心,孩子却不领情呢?周积宁剖析说,一些父母表面上非常关心我们的孩子,其实不然。譬如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在校生活和心理情绪变化却极少过问。当孩子获得就算一点小小的进步时,没给予足够的看重和鼓励,甚至有时还冒出“这点进步算什么”之类伤人的话,他们对孩子的过错或过分放大,或无端指责;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要一味迁就,对其其他缺点则视若无睹,没配合学校加以纠正。
3、教育办法简单、暴力。曾几何时,不少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既简单又暴力。有些父母不注意说话的场所,也不会想到要给孩子留什么面子,在公众场所羞辱和打骂我们的孩子,完全没想到这不只会给孩子身体导致伤害,也会让他对我们的爸爸妈妈产生抵触情绪。周积宁说,在他接触过的案例中,有个学生的父母在一次家族聚会时当着不少人的面羞辱孩子,还说“送他去复读只不过试试看看,我看他再读两年也考不上”。这番话,不只让孩子内心大受伤害,学习信心也遭到了很大打击。
父母要做孩子的“加油站”
周积宁觉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作为复读生的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本身无可厚非。但越是在这个很时期,父母越要调整好我们的心态,期望值不要定得过高,要符合实质,要充分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他肯定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1、争取成为孩子思想、心灵的“引导者”。孩子复读期间,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心理重压也会增大。此时,父母不要做孩子思想、心灵的“指导者”,应该争取做一个“引导者”。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并以平等的态度去考虑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平稳度过心灵困难期。
2、争取成为孩子的朋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理解、信赖孩子,急孩子之所急,忧孩子之所忧,更重点的是要当令与孩子推荐成功的快乐。有些父母没与孩子推荐成功的快乐,而是一盆冷水浇到底,不自觉地伤害了孩子。
3、准时鼓励孩子。一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须准时得到鼓励性的建议和表彰,他就大概鼓足能量去做事。只须当令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好的自我感觉,孩子的自我勉励也就产生了。父母的准时鼓励,对孩子来讲是至关要紧的。父母的鼓励不只能体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期盼,还能向孩子传递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4、宽容孩子的过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孩子需要过分严厉,需要孩子需要做到每件事完美,会使孩子在错误面前成为惶恐的惊弓之鸟。作为父母,可以宽容孩子的错误。孩子的成长一直磕磕碰碰的,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会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父母要掌握宽容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维持善意的期待,让孩子感觉自己在父母身边是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如此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