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希望学校在学校饭店推行“男女孩分地区就餐”的消息引发互联网关注。学校到底为什么颁布这一手段?该校师生对此有什么怎么看?记者进行了采访。
2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希望学校。员工向记者提供了该校2013年12月23日发给呼和浩特新城区教育局的文件,此文件称:“为规范我校学生行为,使学生合理借助时间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特结合我校实质,精细化学校管理,对男女学生就餐地区给予划分。”
记者在校园采访了多名学生,他们均表示男女孩分区就餐规范仍在实行中。就推行这一手段的缘由,呼和浩特希望学校校长高景宏介绍说,该校为一所寄宿制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高中等多个教学部,这个手段是借鉴了兄弟学校的做法,对初中部、高中部的男孩女孩推行分地区就餐,防止学生在就餐期间打闹、聊天,还可以防止男女孩互相喂饭的现象,“由于个别同学借助这块监管不到位,有搞对象的。”
对于如此的手段,该校学生是不是支持呢?记者当日中午来到了该校饭店一楼,在大厅里记者看到,坐落于中间地方的承重柱上一侧贴着“男孩就餐区”,另一侧贴着“女孩就餐区”的字样,打好饭菜的学生都在各自地区用餐。
采访中,两名初中一年级的男孩告诉记者,他们感觉这个手段非常不错,可以降低部分男女孩吃饭的亲密行为,“以前总会在饭店见到,感觉非常不好。”两名高中一年级女孩对此也有同感,她们说,以前确实有点儿过分,情侣互相喂饭的行为天天都有,看着不太舒服,遇见了就换到别的座位吃。
三名高中二年级的理科女孩也表示,她们感觉这一手段挺好的,能够帮助把学校风气变得更好。
对学校的做法表示“无所谓”的也大有人在。一名高中一年级的男孩说:“我以前也没和女的坐一块吃饭。之前碰到过情侣就餐,也见过情侣互相喂饭,看着有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反对男女孩分地区就餐的同学大多感觉学校的手段过于生硬。
一名高中一年级的女孩告诉记者,她感觉学校的手段“有点儿搞笑”,由于未必男女孩吃饭都是情侣,有时有的话题也想在饭桌上简单交流一下。“感觉学校里面正常友谊多一点儿,不期望继续搞男女分区就餐。”
另一名高中一年级女孩则说:“目前来大饭店吃饭的人少了,由于有老师在旁边盯着,有约束感,男女孩在饭店连话也不敢说了。”
还有学生表示,分地区就餐阻止不了男女孩谈恋爱,而且男女孩之间也有纯粹的友谊,咋就不可以坐在一块吃饭呢?“其实,男女孩坐一块吃饭非常正常,但这个手段一颁布,就把原本非常正常的关系搞得不正常了。”
尽管学生对这一手段怎么看不一,但部分小学部的班主任老师则表明了对这一手段的支持态度。一名小学部的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三4月份她携带班级的学生在饭店二楼吃饭,就遇见过高年级学生情侣互相喂饭的状况,她的学生见到了都非常害臊,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对于学校的这一手段在互联网和师生之间产生的争议,高景宏表示,当时的理念是对学校管理好,也没想那样多。他说:“这一手段的提出有的太出人意料、太草率,没提前把思想理念给学生贯穿下去,这是大家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下一周大家将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记者获悉,此次主题班会将在该校初中部所有12个班级和高中二年级文科班的1个班级进行,并将包含现场辩论环节。
对于呼和浩特希望学校这一做法,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利说,类似的状况在其他学校也发生过,学校最主要的初衷是防止青少年早恋,但这样管理有的过于简单,初高中的学生处于恋爱的懵懂期,学校更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棒子抹杀,就像治理洪水一样,应该疏堵结合,而且初高初中生总是逆反心理较强。学校完全可以从加大就餐管理的细节入手,加大宣传教育,用愈加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改变就餐秩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加大对教育规律、心理规律的研究,不可以想当然。
高景宏也表示,现在该手段还在实行中,但因为临最近末没办法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讨论,假如最后全校师生的主流建议觉得该手段有待商榷,校方将进行相应调整。